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三國小人物誌0065: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向寵,是三國時代蜀漢的一員將領。但凡是讀過諸葛亮名作《出師表》的朋友,對他的名字應該都不會感到太陌生。因為在文中有一個獨立的段落,曾專門提到過這位向寵將軍,並稱贊他為“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前出師表》記載: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應該說,能夠得到諸葛亮如此高評價的人,應該軍政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不會差的。然而我們翻遍整部《三國演義》小說,卻完全找不到向寵這個人物,在戰場上的任何記錄,也尋不到他在蜀漢政壇上,所參與過的任何事務……

相反,我們翻開《三國志》等史料,倒是多少有些關於向寵的記載:

比如在劉備伐吳的戰役中,向寵擔任“牙門將軍”的職位;在劉禪即位以後,他又被封為都亭侯,中部督等官職;在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漢嘉地區發生叛亂的時候,向寵又在平叛的過程中,陣亡於叛軍的刀下……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就此,我們也不免會有些疑問了:

其一是關於向寵這個人物,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的本事?諸葛亮在上書劉禪的奏摺中,給予他如此高的評價。而他卻連評定內部叛亂的工作都做不好,反而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是不是證明他是浪得虛名?而諸葛亮器重他,也完全是看人走眼?

其二是為什麼在羅貫中的小說中,對向寵這個人物卻毫無提及?除了在摘錄諸葛亮的《出師表》表中,出現過一次名字以外,其它時候都完全形同隱身?

我想,我們還是翻開各種史料上的記載,來好好還原一下,關於向寵這個人物的真實形象。並儘量給予他一個客觀的歷史評價。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首先,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沒有向寵的獨立傳記,倒是有一部簡短的“附傳”,位於《三國志-蜀書十一-向朗傳》的結尾之處,全文約150字出頭……或許,這樣的記載手法和篇幅,已經大致說明了,向寵在陳壽筆下的分量……

從這篇簡短的記載之中,我們大致可以明白,向寵和向朗之間,是“叔侄”的關係。他們同出自荊州的向家,而且這個向氏家族的歷史來頭也並不小,本源可以追溯至一千年前的商朝……

當初,殷商貴族微子啟,在周滅亡商的戰役中出力不小,所以在周武王取代商紂王成為天下之主以後,被封地為宋國國王。而且宋國為公國,地位僅此於天子,比齊、晉等國的地位都高(侯國)。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當宋國這一脈傳至東周宋桓公時,宋桓公有五子,賜第四子子肸姓向,於是便成為了向氏得姓始祖……到了後來的漢末三國時期,向氏一族雖然幾經波折家道中落,不復先祖時期的榮光,但是卻依然人丁興旺,稱得上是荊州地界的大家族之一,地位不可小覷……

據史料記載,向寵的父親叫向聖傳,而他祖父名叫向德基。而向德基同時也是向朗的父親……也就是說,向朗和向寵的父親向聖傳,二人是至親的兄弟。而向寵與向朗之間,也是親叔侄,血緣關係可謂是非常近。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不過,儘管向家祖上榮光,而且家族規模和名望也不小。但是在荊州的政治圈中,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因為我們知道,荊襄八郡的實際權力,主要是控制在蔡、張、蒯三大豪門的手中。即便是名義上的“荊州牧”劉表,也不敢隨意違逆這三家的利益,甚至於其州牧的地位,也是由這三家拱衛起來的。

所以,就類似於廖化所在的“荊州廖家”一樣,向朗和向寵所在的向家,在荊州這種完全固化的權力體系下,也只有認命當小弟的份……儘管在劉表的提拔下,向朗也擔任了“臨沮長”等行政職務,但也改變不了他們處處受制於蔡、張、蒯三家的局面……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記載: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也。荊州牧劉表以為臨沮長)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直到劉表病死,蔡瑁張允等人向曹操投降,赤壁之戰曹軍退敗,劉備入主荊州過後。荊襄八郡原有的政治體系,才算是重新洗牌,打破了以往三家壟斷的狀況。向朗和向寵等人,也從此正式入仕,得以在蜀漢的政壇上展露頭角……

據《三國志》等史書的記載,向家人在劉備的麾下,還是比較得重用的。先是向朗督領秭歸、夷道、巫、夷陵四縣的軍政民事,在劉備入蜀以後,又被任命為巴西太守,不久還轉任牂牁太守,又被調往房陵任職。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記載:表卒,歸先主。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蜀既平,以朗為巴西太守,頃之轉任牂牁,又徒房陵)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而向寵呢?他的仕途路線,和叔叔向朗並不一樣。他是“以武入仕”,而且很快就展露出了軍事方面的才能,被提升為“牙門將軍”。所謂的牙門將,雖然只算是“雜號將軍”,地位不及那些正牌名頭。但是其職務卻相當重要,需要常伴主公左右,參贊軍謀,並代為主公統領親兵等……

別的不說,就連趙雲、魏延、王平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曾在牙門將軍這一職務上逗留過不短的時間。向寵能夠在甫入軍旅的時候,得到和這三人齊平的地位待遇,已經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以及劉備對他的信任程度。

而且,向寵也沒有辜負劉備對他的信任。不僅是把自己作為牙門將軍本職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還隨時跟在的主公身邊,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軍務。並由此得到了包括劉備諸葛亮在內的,蜀漢一系列高層人物的讚賞。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尤其是在夷陵之戰中,孤注一擲大軍盡出的劉備,被東吳都督陸遜,以兵力和後勤上的優勢和高明的戰略擊敗。一把火燒連營令蜀漢大軍潰散,一時間全營崩盤,士卒逃散……只有向寵所部提前有備,面對敵人的水陸兩路進攻陣腳不亂,還展現出了在逆境中的極強戰鬥力。

最終,由於向寵部的有效作戰和抵抗,劉備才得以在亂軍中成功脫出,撤回白帝,並保住了相當部分的兵力和家底(據史料記載,劉備伐吳總兵力五萬左右,傷亡逃散一半2萬多人)。也使得陸遜不敢趁勢追擊,奪取蜀地。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毫無疑問,向寵在這場戰役中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劉備的高度讚賞。也從此令他名聲遠播,成為了蜀漢軍界的核心人物之一。別是在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後,向寵在蜀漢軍中的地位更是一再拔高,先後被封為都亭侯、中部督等高階職務……其上升速度,可謂如火箭一般快。

當然,除了向寵本身的軍事才能之外,諸葛亮對其信任有加,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我們知道,諸葛亮本身是荊州人士,在獨攬蜀漢大權以後,執政思路也大致是“一派壓一派”的策略,只喜歡重用自己“荊州派”的人物……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析過很多次,諸葛亮因為不信任益州本土人士,所以在自己的軍政佈局中,都儘可能淡化劉備之前的“元老派”(元老派除了趙雲幾乎已無人);拉攏包括西涼軍馬超馬岱在內的“其它派”;並儘可能壓制益州蜀地的“本土派”。

而向寵,不僅是荊州向家的代表性人物,本身還具備相當的軍事才能,自然也是在諸葛亮的用人名單上。更難得的是,他為人謙和、彬彬有禮,與人交往從不擺架子,所以在蜀漢軍政兩系都享有較高的聲望。有這樣一個人坐鎮軍中,並統領宮中侍衛兵,自然能給予諸葛亮很大的幫助……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記載:建興元年封都亭侯,後為中部督,典宿衛兵)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是的,向寵這時候的地位,已經有如於劉備時期的趙雲。雖然並沒有太多機會衝鋒陷陣,斬將立功,卻是擔任了極其重要的“親衛隊長”之職。尤其是在諸葛亮率部南征的時候,向寵統領宮廷護衛軍坐鎮後方,有效保證了蜀漢政權機器的有效運作,並有力支援了諸葛亮在前方的作戰,可謂是功不可沒。

於是在數年之後,蜀漢元氣恢復,並興師北伐的時候。諸葛亮也同樣將向寵作為“留守集團”的軍事負責人,並在自己那篇大名鼎鼎的《出師表》中,專門提到了向寵的名字,而且稱讚起為“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論舉寵為督”。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在文中特別叮囑劉禪,在自己率大軍北上以後,但凡國內軍事方面的問題,最好都與向寵商量之後,再作決定。切不可自說自話、自作主張,以免到頭來誤了大事……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記載: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也)

事實上,在諸葛亮五次率兵北伐的整整七年時間裡,蜀漢在主力外出的前提下,國內軍事環境也大致平靜。至少沒有出現像以往在劉焉、劉璋統治的時期,動不動內部人叛亂的情況。

這其中的主要功勞,自然是蔣琬、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對朝政的穩定掌控;但是向寵作為軍事上的負責人,統領宮廷護衛軍,並平衡其它軍事力量所帶來的威懾作用,明顯也是不可忽視的。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綜上所述,我們大致能描繪出向寵這個人物的形象。他能夠得到劉備的信任,作為牙門將軍跟在劉備身邊,並且在夷陵之戰的大潰敗中臨危不亂,說明他做事穩重,軍紀嚴明……之後又能得到諸葛亮的重用,並且在北伐期間作為後方鎮守主將,也說明他為人一板一眼,細緻謹慎,且膽大心細。

更難得的是,諸葛亮對他“性行淑均”四個字的評價,也不是浪得虛名。這說明向寵的性格絕無孤傲,相反是平易近人,和任何人的關係都能處理得比較好。所以,諸葛亮才會放心地將蜀漢的後方軍權,全權讓他負責。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率兵北上以後,能夠毫無後顧之憂……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接下來,我們就要說到向寵率軍平定蠻夷叛亂,並戰死沙場的過程……

據史料記載,漢嘉地區的蠻夷叛亂,發生在延熙三年(公元240年),這時候離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已經整整過去六年之久了(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

我們知道,在諸葛亮去世以後,蜀漢帝國的軍事大任,主要落在了姜維身上。儘管接任諸葛亮主持大局的蔣琬,提出了修生養息的基本國策,並上書建議改變伐魏的進攻方向。但是由於後主劉禪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還是命令蔣琬姜維等人北上岐山出擊,以造成成都的政治環境空虛,便於自己真正掌握君權……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在蜀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姜維隨蔣琬駐紮漢中,並且在蔣琬升大司馬後,任命姜維為司馬,多次率領偏師西進……

可以想象,原本就已經在諸葛亮前五次北伐的窮兵黷武之後, 被折騰得一窮二白的蜀國。如今好不容易才修養了三四年,就又要舉兵北上,大軍突出。這無疑會使得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蜀漢國力,被搞得雪上加霜。

而且,大軍出征就需要募兵徵糧,對蜀漢各地貴族和百姓的盤剝,也必然會進一步加重。於是,早在蜀漢建國之初,就爆發過動盪的漢嘉地區(當時劉禪聽從益州治中從事楊洪的建議,將其平定),這次又爆發了蠻夷的叛亂。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關於這次叛亂的規模,以及波及範圍,史書並無記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時候蜀漢的大軍主力,正在由姜維率領,精銳盡出攻打曹魏的隴西。而留在國內可供調遣的人馬,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恐怕都是堪憂的。

史料上也並未記載,向寵此次率兵平叛的過程。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向寵所部的兵馬到達漢嘉地區的時候,肯定很快就遭到了叛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不僅是首戰不利,就連作為主將的他,也被敵人衝破核心防線,當場死於混戰之中……

不過,雖然出師不利,主將戰死,但蜀漢軍隊也算得上是訓練有素。他們潰而不亂,還拼命奪回了主將向寵的屍體。由此看得出向寵平時治軍之嚴格,以及他在部將士兵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最終,由於平叛不力,蜀漢也不得不趕緊調回了在北方前線作戰的主力,尤其是其王牌部隊——無當飛軍,才終於控制住了局勢,並平定了漢嘉一代的蠻夷叛亂……而向寵的屍體,也就此送回成都安葬……

或許,關於向寵平叛不成反喪命的過程,我們可以解釋為蜀漢軍事排程上的問題。大軍主力都北上了,導致國內空虛,以至於向寵手中無強兵可用,所以和叛亂軍相比,頗有實力上的差距(後來調回飛軍才取勝,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不過,向寵在這場戰役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也依然是不可忽視的。至少可以證明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強到出類拔萃,並以少勝多的地步。儘管他之前作為牙門將,跟在劉備身邊;或是作為諸葛亮的後方大統領,坐鎮蜀漢首府成都。表現都還算不錯。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但是,讓他獨當一面擔任領兵大將,並且直面強敵的時候。他的軍事指揮能力就顯得不足了。仗打輸了不說,還賠上了自己的性命,並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了整個蜀漢的軍事大局……

試想,要是向寵能夠獨立平叛,在短時間內就將漢嘉之地的蠻夷征服或壓服。那麼遠在北伐前線的姜維,就不至於為此而匆匆回軍,並在一定程度上,也延誤了北方的戰事……

不過,瑕不掩瑜,儘管有平叛不力反喪命之過,也並不能否定向寵身上的閃光點。以及他從事蜀漢軍政,跟隨劉備和諸葛亮,一路走來十多年的兢兢業業和盡忠職守。也不負於諸葛亮對他“性行淑均,曉暢軍事”八個大字的讚賞。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最終,在後人的口中,向寵也得到了較高的歷史評價:

黃履翁《古今源流至論·別集卷四》:古之烈士才略,則向寵、柳渾、蔡道貴、鮑昭。或曉暢軍事,料敵萬里;或勇比關張,或治績顯太原。

章如愚《山堂考索》:至於三國,各自據其土而成鼎峙之勢,亦諸人之力也。故在魏,則荀攸、賈詡之算無遺策,郭嘉、劉曄之才策謀畧,管寧之淵雅高尚,毛玠之典選清正;在吳,則周瑜、魯肅之儔入為腹心,出為股肱,甘寧、淩統之徒奮其威,黃蓋、蔣欽之屬宣其力;在蜀,則諸葛孔明之長於治國,費禕、董允之志慮忠純,向寵之性行均淑,皆一時之人傑也。

端木埰《有不為齋集》:諸賢早世,宿將只一趙雲,內治只一蔣琬,向寵、董允以下力皆有不逮將相之任。

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裡,出劉備殿西偏殿的“武將廊”中,而今也依然矗立著向寵的塑像,其位亞於趙雲、馬超、黃忠、王平等人,排行第九,其後尚有張嶷、張南、馮習等人……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寫到最後,我們還剩下最後一個疑問,那就是關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為何提及到了向寵,卻完全沒有任何事蹟記載呢?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因為就羅貫中本身的寫作意願來說,是並不想在自己的筆下,出現有向寵這號人物的。

我們都知道,由於小說構建劇情和人物形象打造的需要,所以作為作者,往往不得不以偏概全,對史料上的劇情進行修修改改。並且,對其中的人物也“選擇性錄用”。最終必然會導致,有些可能還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在小說中卻完全尋不得蹤跡……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事實上,熟悉歷史的人都會了解,在《三國演義》中,被隱藏的重量級歷史人物並不在少數。其中比較有名的,就包括與趙雲齊名的陳到,著名隱士胡昭,曹操麾下謀主戲志才,江東重要將領衛溫等……

至於向寵,他的名頭並不如以上這幾人那麼大。所以羅貫中隱藏他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還是在於,不想去揭露蜀漢帝國的陰暗面……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整本小說,都是基於“擁劉反曹”的寫作基調。所以,羅貫中也並不想記敘在蜀漢帝國的後期,還發生過這麼一件丟臉的事情(後方叛亂,平叛大將被殺)。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至於在夷陵之戰中力挽狂瀾的故事,羅貫中又為了凸顯人物形象,將戲份儘可能刷給了趙雲(其實領兵擋住東吳追兵的人是陳到),而絲毫未提及向寵的功勞……

就這樣,向寵在史料記載上的唯一兩次表現,都因為林林總總的原因被刪除,所以他這個人,也只能是在羅貫中的筆下,無奈隱身了……

然而,老羅又在小說中,完整引用了諸葛亮那篇名垂千古的《出師表》。所以又不可避免地在自己字裡行間,留下了向寵這個人物的名號……最終就帶來了,讓我們看起來頗有些費解的奇怪劇情……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PS:其實不僅是向寵,整個向氏家族在《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存在感,都是很低的。即便是向寵的叔叔,參與過蜀漢立嗣事宜,且代理過丞相之職的重臣向朗,在全書中也僅有一次登場(第六十三回,龐統死後,諸葛亮前往益州助劉備攻蜀之時,臨行前令向朗等一班文武將官,輔佐關羽守備荊州)

其實,老向家在蜀漢的地位是絕對不低的。除了向寵這位諸葛亮欽點稱讚的大將,和向朗這位學者重臣之外,還有向充(向寵之弟,歷任射聲校尉、尚書),向條(向朗之子,襲父爵,擔任御史中丞等)……

三國諸葛亮麾下的重要大將就是他:演義隱身的淑均將軍向寵

關於這些被演義隱藏的歷史,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去繼續細細解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