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真的行嗎?100億夠不夠燒?會不會是第二個樂視?

小米汽車真的行嗎?100億夠不夠燒?會不會是第二個樂視?

小米的雷軍宣佈要在汽車上投入100億,而且還會繼續再投入。引發很多人的討論,最大的討論莫過於:這100億夠不夠小米燒?小米是否會成為第二個樂視?

對於樂視而言,100億還真的不夠,不然樂視早量產了,恆馳也量產了,包括前段時間把自己誇上天的賽麟也能量產了。

小米汽車真的行嗎?100億夠不夠燒?會不會是第二個樂視?

他們都不夠,小米憑什麼夠?

這個便是悖論,他們不夠,為什麼小米也一定不夠呢?

街上跑的老頭樂在研發投入上未必用了10個億,可能連1個億也用不到。這不是說小米汽車是老頭樂,而是說汽車生產供應鏈已經完善,除非像賈躍亭那樣,座椅你整航空座椅,電池你整1000公里,別說100億,1000億都不夠。你的標準越高,對技術、工業設計、供應鏈以及生產的要求越高,從而造價也水漲船高。只要你要求不是特別高,這個錢想讓汽車量產也不是問題,看一下國產的低價車便能明白,沒有倒車影像不影響你開車,沒有疲勞提示也不影響賣車,只要該有的有,那些豪車上的配置不都是必須與必要的。

所以小米想用這個錢生產出量產車也不是不可能,這要看小米汽車的要求有多高了。跟手機一樣,為什麼5g手機一定要在4000?1999不行嗎?當然,4000手機可能顏值更高,保值率更高,但是又如何呢?適合自己的,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這都是小米生產汽車的一些硬要求,也可以說是小米汽車高樓大廈的基石。但核心還真的不在這,畢竟現在很多汽車品牌都是代加工,自己是沒生產能力的,所以像生產這塊,只要有錢,這就足夠了。

小米汽車真的行嗎?100億夠不夠燒?會不會是第二個樂視?

核心是什麼?小米有什麼優勢?

現在汽車的核心是銷售。一旦汽車進入網際網路後,它已經發生改變,能夠讓消費者接觸它更多,對它關注更多,它的成交才會更高,這也意味著它有了成交,其它品牌便會少了成交。舉個簡單的例子,手機品牌每出一款手機,網上都是海量關於這部手機的內容,什麼測試啊,比試啊,拆機啊等等,所有這些不都加深了你對這款手機的印象嗎?如果這個手機品牌的測試越來越少,網上的內容越來越少,評論的聲音越來越少,你買的機率還會有多少呢?看一下錘子手機便能知道個差不多。

而小米最擅長的,準確地說最拿手的便是營銷了,小米系的很多產品銷量都不錯,不只是小米手機銷量不錯。而且小米還完成了線下終端銷售門店的佈局,基本上都是在繁華地段,而且門店流量都還不錯,小米汽車只需要進去即可,小米系的產品不都是這樣嗎?

線上的銷售能力也無需多說,對於小米而言,沒有再比這個更得心應手了。

小米汽車真的行嗎?100億夠不夠燒?會不會是第二個樂視?

所以小米汽車造車不是能不能行的問題,而是一定能造出。另外還有一個關鍵是,小米汽車價格還真的不一定高,現在造電動汽車的優勢不僅僅是國內在供應鏈上有優勢,更重要的是雙積分政策也是一項收入,當然這個是需要以銷量為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