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變,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三個月前,中國成功地將聶海勝等三名

宇航員

送入太空,並進入了中國自主建造的

空間站

,這是中國宇航員第一次進入中國的空間站。這一次成功經歷,對中國的

航天

發展非常重要。經過三個月的辛勤工作,三名宇航員已經結束任務,已於9月17日返回地球。這也意味著中國宇航員創造了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紀錄。可以看出,中國完成了歷史性的壯舉,再次樹立了里程碑。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變,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中國宇航員成功返回地球

在過去的三個月裡,中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保持了與地面相同的工作和休息,並進行了科學實驗、維護和其他工作。在此期間,宇航員還以影片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宇航員就像是為了工作被派往太空出差一段時間,為了加快空間站的建設,這種“出差”方式以後可能會成為常態。

目前,三名宇航員返回地球時身體狀況良好。可以看出,任務已經成功完成,只等待相關專家對宇航員採集回來的相關資料進行研究。據悉,這項任務僅僅是中國太空計劃的一部分。可以看出,我國正在迅速發展著我國的太空計劃,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里程碑。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變,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西方各國肯定中國航天發展

而就在神舟12號返回地球之際,西方媒體採訪一些歐洲宇航員和航天工作者,希望瞭解他們對中國航天發展有什麼看法。結果,這些航天領域的專家們紛紛讚揚,表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速度十分驚人,未來將有機會超過美國。

當然,在讚揚中國航天工業的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帶上歐洲航天工業。他們認為,中歐航天領域未來有很多機會可以進行合作,雙方互惠互利,實現共贏。顯然,這種合作指的是空間站領域的合作。如今,國際空間站即將“退休”,歐洲各國急需找到另一個合作物件,中國空間站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宇宙中只剩下中國空間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些國家卻制定相關規則限制各國不能與中國航天合作,因此他會被排除在中國空間站合作範圍內。

中國宇航員順利返回後, 歐洲航天界態度大變, 欲加入空間站計劃

點選載入圖片

目前,中國可能會在10月份繼續向空間站運送宇航員。根據中國的計劃,中國將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和建設,這意味著中國的空間站可能在2022年正式投入執行。想要合作的國家,還不趕緊行動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