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對於中國歷史之中的遺憾也許就是你沒有辦法穿越到項羽入關的時候不要讓他燒燬咸陽城和裡面的瑰寶,對於中國歷史之中最為困難且公認的幾件事情就是東漢末年的時候帶著漢獻帝重新振興,南宋末年的時候抵擋住蒙古大軍的南征,明朝末年的時候如何代替崇禎皇帝挽救大明。

這幾個歷史問題堪比中國歷史之中的世紀難題,即使讓你知道了歷史之中所要發生的一切,但你還阻止不了事情的發生,就像讓你回到明朝末年,即使是沒有李自成等人的內憂和後金人的外患,你就一定能夠保證讓明朝末年的中國進入到工業社會之中嗎?

明朝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明代時期的中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就出現了僱傭勞動關係;二個就是出現了較大規模的工廠集中勞動方式。明朝時期江南地方一帶有著很多的商業重鎮其實都出現了這兩種情況,像從南宋以來就一直出名的景德鎮瓷器事業,每天居住在景德鎮瓷器的工人有好幾千人,技術指導也是好幾百人,供皇家使用的巔峰瓷器大師是數十名,這裡的工人每天按時來到瓷器場地打卡上班,然後進行工作。

這一幕幕像極了今天中國人的996工作責任制度。而且明朝末年這種關係發生的地方和產業還不是集中在瓷器生產這一個行業上面,明代時期的煤礦業,瓷器行業,茶葉生產,絲綢紡織,棉花種植與布匹生產這些重要的行業之中都出現了這種情況,無數的農民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城市之中集中的場地開始這些工作,到下班時間之後又回到自己的家鄉,然後每個月或按照勞動量,或按照說好的工資給錢,這些被統稱為明代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對於這種觀點的提出其實在歷史教科書之中很早就已經出現,而且還得到了認可,認為這是中世紀中國民間商業發達的表現,更有一些激進派的專家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和這種工商關係其實早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因為南宋時期一直是被認為中國商業和對外貿易古代王朝之中最為發達的一個,這種繁華程度即使是到了後來的明朝都趕不上他。

中國民間商業的發達為中國人創造了一種自信,使得很多人產生了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那個時候的中國雖然是一個封建王朝,但實際上中國從唐到宋,從宋到明都是一直在進步的,進步不僅體現在經濟方式的變化上面,還體現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上面,明朝初年廢除丞相,後來因為皇帝事務繁多,又開始設定了內閣大學士進行輔佐政治,這種內閣制度極容易被一些歷史初學者與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之中的首相內閣制度相混淆。

內憂外患斷送了大明的工業化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明朝末年的江南地區資本主義萌芽和各種工商業的發展其實從明朝中後期都是時候就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值,但很多年都沒有進步和出現一種質的蛻變,這一點讓我們都搞不懂,按道理來說以那個時候大明的經濟總量和市場需求,要發生蛻變所需要的生產物品應該是很多很多的啊!可是比較奇怪的就是這個萌芽一直處於萌芽之中,直到遇到了內憂外患的李自成和後金八旗兵入侵。

李自成厲害啊,將整個大明都給葬送掉了,也不知道應不應該去怪罪他,西北地方的生態環境其實早就不行了,對於西北地方朝廷其實能夠收取的賦稅十分有限,根據明朝實際歷史記錄之中記載西北地方只是在前期的時候收取到了一些賦稅,但整個西北依舊不如江南的一個省份之多,到中後期的時候因為防備投入了太多的白銀了。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明朝末年時候的崇禎皇帝為了節省西北的開支,開始裁撤自古以來就設立的“驛站”。使得整個西北數千人失業,其實不裁撤的話還好,就不會引起這數千人失業,這數千人失業的背後是數千個家庭的破產,根據那個時候一個家庭生育七八個孩子的情況,就是好幾萬人吃不到飯了,這一下就在陝西等地方引起了一個量變,量變催生了李自成這個質變的出現。

很多人可能會說如果沒有李自成那也會有什麼張自成或者劉自成出來推翻大明王朝,對於這種看法只能說是過於膚淺了,這種看法完全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點,是建立在既然已經知道了答案的情況之下對於歷史事實進行分析評論,完全就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首先如果沒有以李自成為首的流民在西北禍亂,那明朝就不用分兵西北,也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抵抗後金王朝了。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明朝的戰略決策走錯了就是走錯了,不要使用後面的歷史走向去推動之前的結果,就像一個嬰兒出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會死的,難道聰明人會說出來嗎?只有那些愚蠢到極點的人才會說不管這個嬰兒怎麼樣,他一定會死。這不是智者該說出的話,道理使用在李自成和大明王朝身上也是一樣的,大家誰不知道沒有千秋萬代的朝代啊,還要你們這些專家來指出不管時間先後明朝一定會滅亡嗎?

後金是一個東北地方的邊患,這裡從萬曆皇帝薩爾滸之戰失敗之後就一直在流血,這裡投入了明朝歷代皇帝無數的心血,東南地方的錢財糧食砸進去了,西北地方計程車兵人馬填進去了,到最後連一個浪花都沒有起來一個,最後的結果就是李自成千辛萬苦地推翻了大明王朝,可是勝利的果實卻是屬於後金的。讓我們遺憾無比,也同時在想,要是明末沒有這些內憂外患,資本主義萌芽可以帶著大明進入到工業化社會嗎?

明朝無法進入工業化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進入工業化的代價其實十分的沉痛,皇帝這些和貴族官僚可能不會馬上失去很爽的權力,但他們的權力會一步步的被抽空,要將皇權和官僚權力分配一大部分到大商人的手中,因為中國古代商人其實並不是不想將自己的錢財投入到一個新行業的擴大再生產之中,而是完全不敢去投入,因為農業社會的朝廷和官府實行的一直都是“養豬戰略”等到這些商人富可敵國且不小心觸犯道德法律的時候就進行抄家倆充實國庫。

功臣武將害怕天下太平之後被謀害,商人致富之後害怕自己積累千萬的家產說沒就沒有。所以他們寧願偷偷的將金銀珠寶深埋於地下留給子孫後代也不願意使用手上的這些錢去擴大再生產,所以這些商人寧願花費大價錢去買田地,也不願意造船去開拓海外殖民地收割更多的財富,商人們滿足於成功之後的現狀,不敢期望更大的成功。

如果明朝末年沒有李自成內亂,清軍入關,會進入到工業社會嗎?

可是如果有了權力能夠自保之後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有了權力之後他們的這些錢財就成為了合法錢財,可以繼續擴大再生產而不用擔心被皇帝或者權臣侵吞,他們可以正大光明的去開拓海外的市場,然後催生出工業革命。

可惜的是這些在農業社會之為主的中國太難實現了,只有改變這種社會本質才可以邁入到工業社會之中,所以說大明那個時候資本主義萌芽不缺,軍事上的火器這些熱武器不缺,甚至用於遠洋航行的船隻也不缺少,缺少的就是一種能夠合理分配使用權力的政治體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