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01

伴侶滿意度止步不前

在這裡給大家一個思考題,是這樣一種情形:

你和他確定感情後關係進展非常順利。你的滿意度上升的很快,你們兩人也迅速地變得非常親近。

不久的未來滿意度還會持續上升嗎?

答案是可能不會。

在最初的幸福階段(其特徵為滿意度快速地增加)之後,大多數親密關係(即使那些註定會成功和親密的關係)會遭遇一個平靜期,伴侶的滿意度在一段時間內會止步不前。

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兩人的感情裡出現這樣的狀況確實讓人擔憂,但又不可避免。如何安全地度過這個時期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那我們今天就先了解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02

為什麼會止步不前

親密關係開始時親密水平比較低,

相互依賴程度最小,來自伴侶一方的干擾微不足道,

對伴侶關係的未來也很少有懷疑,矛盾少。

然而隨著伴侶彼此吸引的更親近,開始習慣於彼此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發展到中等程度的親密度時,我們應該預期到會有一個混亂和調整的時期。

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這時期,涉及到對自主權的限制、對伴侶的不確定性和懷疑,還可能有朋友的干擾,

兩人的親密關係容易打斷彼此的生活常規。

比如伴侶一方可能

想當然地

認為他們會待在家裡過週末,這可能干擾另一方的計劃。

伴侶還可能碰到來自朋友的阻力,因為新的親密關係佔用了他們太多的時間,很少探望老朋友。

也可能是慢慢發現,這個人不再是曾經剛認識的“完美戀人”,

因為相互依賴會放大沖突和摩擦……

需要強調的是,這時候容易沒耐心思索對方所說的話,倉促地得出結論(常常假設最糟糕的情形),

想當然地認為無需詢問就能理解伴侶的思想、情感和觀點。這種做法

我們稱之為“讀心”。

所有的人在這個時期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讀心”,但苦惱的是物件以挑剔和惡意的方式來“讀心”。

中性或積極的動機往往被他們解讀為存心不良:你這麼說就是要惹我生氣……

這一階段,親密關係從隨意的約會過渡到更嚴肅的感情投入,是混亂無序的。

成功的親密關係在熬過動盪的過渡期後,隨著疑慮減少、心態調整和伴侶在應對相互依賴上變得更加嫻熟,關係就會安定下來。

伴侶作為配偶的新身份得到了認可,滿意度重新開始增加但卻是緩慢地。

所以,隨著伴侶們調整以適應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嶄露頭角的親密關係在一段時間裡滿意度會突然趨向平緩,這種現象很普遍。

聽完以上發展的分析,你會發現,

穩定愉悅的感情需要經營才能得到,沒有情侶能輕輕鬆鬆就進入平穩安全期。

03

“讀心”需慎重

最後,重點講一下如何去應對“讀心”這種狀況的出現。

這裡不得不提火熱的“讀心術”,許多人對讀心術有一定誤解,以為是一種能看透人心的技術,好像只要學會這一項能力,就能像美劇《Lie to me》裡的偵探一樣厲害。

《FBI教你讀心術》一書中寫道,“從1990年代開始的反覆研究顯示:

大多數的人,包括法官、律師、臨床醫生、警察、政治人物、教師、母親、父親與配偶,在偵測說謊這件事上只能靠運氣,機率一半一半。

大多數的人,包括專業人士,要正確地察覺到不誠實的行為,表現並不會比丟銅板來得更好。

看完這篇,你能更準確地猜到另一半的想法

看到這裡,大部分人會認為被騙了。本人卻很欽佩作者的職業道德:即使會讓人覺得被騙,還是要提醒讀者,

不能隨便判斷。

那,學讀心術有用嗎?有。

它給了我們一套知識基礎,讓我們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會

更有覺察,更善於跳脫預設立場,能避免給別人隨便貼標籤這樣的主觀意識。

不一定更會識破謊言,但是更善於判斷互動中的氣氛。

未必能看出一個人的直接動機,但能快速推測不同種的可能性,因此能在溝通當中比較靈活的應對。

當然,我們普通人可能不需要學到“讀心術”,

但是學會一些技巧去客觀地判斷另一半的想法卻很重要。

它讓我們在婚戀中能有辦法實時監測婚戀質量及風險,化解其中的矛盾和危機。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觀察小動作、語調、細節等的敏銳度都不太相同。

好訊息是,不管你是高敏人和低敏人,察言觀色是可以被訓練的。

我們每個人要追求的是剛剛好的敏感度,能夠察覺一些細節的變化,

但同時也不會讓自己陷入過度解讀的陷阱裡。

另外,一定要記住,不管你覺得你有多瞭解你的另一半,在下結論前還是需要謹慎。畢竟,你猜到的機率並不比拋硬幣的機率高。

這裡要做到:

1。 要接受自己不可能永遠都是對的。

2。 你要記得抱持開放的態度,少一些評判。

不管你多麼會閱人,最多也是個猜測,不保證全部都是正確的。

所以這個時候你寧可委婉、模糊一點,絕對好過你斬釘截鐵地下結論,

別因為猜測而錯過好好溝通的機會。

即使你要判斷別人是否在說謊,你也必須先假設對方所說的都是真的,

你可能會問,這個是否有出處呢?

這個就是溝通心理學的經典原則。

這不表示你要全面接受對方的話,

但是你要先排開自己的主觀意識,試圖去思考對方的思考邏輯。

當我們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我們的表情就馬上會豐富起來。

即使只是跟別人眼神交流,身體都會產生一連串的非語言訊號反應。

溝通時身體語言是否對稱,肢體語言是否疏離,身體距離是否慢慢靠近。

這些基本觀察可以當我們的

溝通溫度計,

及時覺察剛才的溝通哪裡出現問題,方便我們做理性分析,說不定能幫助自己及時化解誤會。

這些都不難,只要聊天時你能及時覺察。但學會這些可有大用處,不僅能幫助你平時與人交流,同時也讓你與另一半能更好地溝通。

懂得保持覺察,客觀地讀心,是好伴侶的一種基本素養。

細心的觀察和技巧的應對,能讓我們更善解人意,也能給對方帶來認可的力量,是最加分的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