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選關注我。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先反問下,

買彩票會中獎是真的嗎?買彩票不中獎是真的嗎?這不明顯是一個機率問題,有的家庭是,有的家庭不是。

一家子如果姐妹居多,大都是父母不在姐妹親情仍在,自然也有來往。

如果兄弟居多,父母一走就各歸各家,

理由很筒單,妯娌間的矛盾遠多於連襟。

大部分情況是這樣的,因為男人對兄弟姐妹表達感情的方式就是出錢,這容易引發小家成員的不滿,顧此失彼只能維護好一頭。而姐妹之間的感情是出力,你來我往感情愈加深厚。

意思就是男人重視兄弟姐妹的,是拆東牆補西牆侵害了小家成員的利益。而女人重視兄弟姐妹的,往往是她個人出力。

要是當個扶弟魔,兄弟姐妹感情好了小家也要散。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姐妹之間都是小錢,能出力的事兒不會出錢。

如果出錢到了影響小家的地步,扶孃家魔一樣會鬧得小家庭不睦。

社會傳統分工註定了男人反哺回饋家庭是出錢用的是整個小家庭的資源,而女性出力是個人並不侵害小家庭其他成員的利益。比如照顧老人照顧侄子外甥女。對男性來講只有出錢,出錢解決不了必須出力的事又得推妻子出來出力。

而且傳統社會男性回饋反哺原生家庭是正常的責任,而女性反哺回饋原生家庭卻會受到譴責。這就更導致了上述所描述的子女對原生家庭的付出方式的不同。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在電影《教父》裡,義大利黑手黨家族,在強大的生存壓力和教父領導下,不斷壯大,也在強大的壓力和誘惑下分崩離析。我們普通家庭在和平年代聚集在一起,要麼為了更好發展,要麼就是在這冷酷的世界尋求溫暖。所以小家庭,大家庭不能滿足個人需求的時候,又沒有武力威懾下自然散去。我們理解的家庭是狹義的,只是披上各種美好面紗的定義。

家庭就是合作關係而已。

災荒動亂年代,拋妻棄子是常態,賣女求食也不少,易子而食不遙遠。史書記載動亂年代破壞了家庭,不是家庭不好,是敵人太強大。本來家庭只是某種合作關係的描述,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神聖偉岸的東西。說下自己,我關注的是人,而不是人和人定義的關係。當我患精神障礙,差點被父親掃地出門之後,當我懷疑父親另有私生子,不再期望他那棟破樓之後,我感覺從沒有過的輕鬆,我可以以過客的身份看這個世界了,而不需要接受各種賦予定義和感情色彩的詞彙。東西本無情,有情本是人。不喜歡,不愛就是不愛,管你說到天花亂墜,包裝的神聖偉岸。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後代怎麼樣真的是為人父母的問題,但是很多人都沒有反向思維能力,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只有少數部分明智。生個孩子很簡單男女一起滾床單這是個技術活,而養孩子卻是個藝術活。

父母一碗水端平+多子女家庭有帶頭人

很少有父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多子女家庭裡別管是重男輕女還是隻看重某一個兒子,根本端不平。

有兄弟姐妹,相互和諧,子孫後代也享福祉,而有些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可能也是資源太少,厚待那個,輕待這個。基本後代也來往的少!當然,大家庭關係就複雜。畢竟伴侶也是機緣,伴侶找得不好,跟整個大家庭不和諧,導致矛盾也很多,所以富不過三代,是真的。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李嘉誠的二個兒子聽說都不是兄弟情深,更何況普通人家庭,這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好比動物世界,小獅子長大必然分家,各自建立自己的領地,當然弱小的動物就喜歡群居,既是必然也是偶然結果。

可是即便因為父母不在聯絡少了或者有各自的生活沒有以前親近了,就不會有因為以前兄弟姐妹感情好,紐帶不僅僅只有父母所以還是感情好的例子嗎?請問如果是父母之前偏心那正常,可是如果不是,我不太理解兄弟姐妹走散了是因為有了各自的圈子小,那跟以前的朋友不也是一個道理嗎,不也有人還是和年輕時候交的朋友關係好,那兄弟姐妹的話有心不也一樣?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我記得竇文濤在一次節目裡說過,如果非要在他哥和梁文道這個好友之間選一個人破產,他選梁文道破產。

儘管他跟他哥關係並不密切,平常幾乎沒什麼聯絡,各有各的生活。彼此的交集比跟梁文道這個老友少多了,但關鍵時候,他還是向著他哥。

所以,除非是兄弟姐妹關係太差,不然血緣帶來的羈絆還是非常強的。

這才是最普遍的情況,其他“極品”兄弟姐妹的情況,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有感情也有小摩擦的,但遠不至於反目。即使四五十的人,回到父母家還是有歸屬感親切感的,但“主心骨”離開後,“家”就沒了,回去就剩空房子和思念愁緒了,沒有回去的地兒了。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什麼叫主心骨?主心骨是能起到主要的決策作用的。

父母作為主心骨,只存在一種情況,那就是父母還掌握主要的經濟支配權力,掌握著一個家族吃喝的財權,或是擁有令子女貪羨的財產。假如父母不管子女的經濟生活,也沒有令子女渴望的財產,父母在家族裡根本沒決策權。

成年各自成立家庭後,子女仍然圍繞著父母,是因為要承擔共同的贍養義務。父母成了子女聚在一起的主要理由,父母沒了,自然也就沒理由再聚在一塊了。

曾經要好的發小,離開共同的家鄉,慢慢也疏離了;曾經要好的同學,畢了業,離開共同的學校,也疏離了;曾經要好的同志,離開共同目標後,也分道揚鑣了。沒有共同話題,聯絡不緊密,空間和時間會讓人的情感淡化。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相識。

怎麼說呢,父母在,甚至起碼大哥在,過年就有一定的軟約束。大家過年了就要聚在一起,無論是不是心甘情願,無論是不是這種聚會有意思有意義,在軟約束下大家就選擇了聚會。

等到父母和大哥都不在了,離心就是主旋律。每個小家經濟狀況不一樣,每家對於假期安排和選擇也不一樣。有的人覺得聚在一起好,但也有人覺得好不容易有個假期我要旅遊。有的人願意維繫傳統的生活方式,但也有人希望突破和改變……差異大了,也就聚不齊了。

最後說一句,不管過年回家還是旅遊,說起來都是沒意思都是累。所以,很有可能,有沒有軟約束,無論怎麼選擇,可能回頭品嚐感受,都半斤八兩,差不多吧。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外公是很早就過世了。外婆前年也走了。我媽這邊有一個大舅,一個小舅,一個大姨。大舅60多歲一直沒有結婚,視菸酒如命,喝多了還打罵我外婆,一度喝到酒精中毒住院搶救,也作過死喝農藥,通風,沒有任何勞動能力,靠低保和我媽和幾個小輩給點錢續命,還要每天菸酒不斷,基本是個廢人。我小舅原配前幾年癌症去世,新娶了個年輕的舅媽帶著一個娃,連飯都不燒的懶婆娘,我舅50多歲又老來得子,一個人幹活,養一個老婆兩個娃。好在已故舅媽生的兩個表妹都已成年且能自立。不過因為當年舅媽的事,對我舅這邊親戚也是很有隔閡的!大姨剛60歲,身體也不好,常年吃各種莫名其妙的藥。有個兒子,腰椎間盤突出,幹不了重活,40多歲了還不能完全自立,表嫂甲狀腺癌做過手術常年吃藥,有個女兒還在讀小學。去年我大姨夫意外過世,全家失去賺錢主力,陷入赤貧。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我們一家目前來看算是身體健康,但我爸媽也是靠苦力一點點賺錢養家的,我是獨生女,也只是普通的工薪族。

現在我媽在我這給我帶娃,我爸還在老家,60多歲了還在幹苦力賺錢。

沒辦法,我媽狀態就像提款機,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得給他們“借錢”。昨天我大舅又說貧血暈倒住院了,要輸血。我大姨一天好幾個電話給我媽,又哭又鬧要跳樓,說我哥不聽她勸,要賣房子去搞運輸,可能後面為了讓他不賣房子,我又得給我哥借錢。我媽在我這每天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誒,我也很無奈啊!我們過得也並不輕鬆啊~可是能怎麼辦呢?難道見死不救嗎?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清官難斷家務事,這二名話說明這個事很難。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真的嗎?

我是把婆家和孃家問題看到很透徹的,所以時刻都會提醒自己不能像他們那樣婆家一言難盡,公公出軌多年+網上撩騷,婆婆強勢又戲精控制慾極強,他們經常吵架打架,兩個兒子一個自私又現實一個媽寶男為媽是從……我家是我媽深受外婆性格毒害,外婆愛抱怨媽媽也完完全全繼承了外婆這個性格特點,三天兩頭抱怨雞毛蒜皮的事,任何事不管大小都能上綱上線,情緒化特別嚴重歇斯底里大哭大鬧的,爸爸性格很懦弱毫無擔當任由媽媽作,我和弟弟在這個家庭環境裡性格變得很孤僻內向膽小懦弱討好型人格。一直覺得自己運氣很差,出生不好找的婆婆老公也不行現在我有自己的兩個寶寶,做了媽媽經歷生育“死而復生”感慨萬千,慢慢反思所有的家庭人際關係,然後杜絕他們那些愚昧,跟上時代在不會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是小美呀兒更多文章看我主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