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回你資訊的人,也沒必要結交!

成年人的世界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有著這樣那樣的“潛規則”,比如你向某人求助,得到的是模稜兩可的類似“我想想”之類的答案,那麼就不要再糾纏對方了,因為這就是否定的答案。只是更委婉的方式而已。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的一箇舊朋友不再回復你的資訊,那麼也不要再執著於此,因為這樣的人沒必要結交。

人與人之間的交匯集合看緣分更看彼此的匹配度。許多人在時間的風沙裡走著走著就走散了。

前幾天有朋友與我傾訴,自小身邊有一群玩伴,後來上大學大家天各一方,平日裡大家都忙聯絡越來越少,只有在過年時有機會相聚。今年過年回來他興沖沖地在朋友圈和好友群裡發了一句“小爺回來了,在家的速度相聚”這在以往電話早都打爆了,但是朋友等了許久也沒有等到一條訊息和電話。

朋友說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和這群朋友聯絡過。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許多的友情逐漸被時間所沖淡。那些我們曾經認識且至交的朋友,他們開始有新的朋友和新的生活。我們逐漸與對方漸行漸遠往來無書。對於那些不再回我們資訊的玩伴來說,彼此的緣分就到此為止了,沒有必要再聯絡了。

網上有一段話“那些在我們生命裡擦肩而過的人,不要因對方的視而不見而感覺懊惱,你的通篇人生劇本里他只是僅有二三句臺詞的配角而已。”

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是曾經的同事,如此彼此離職既不會見面也不會寒暄點贊,只是默默地存在對方的微信裡。你若真的有為難的事情需要求助,也不會首先考慮到他。即使真的沒有出路忐忑地發出一條訊息,在微信的那一端也不會得到任何迴應。

沒有迴應就是沉默的迴應,一種委婉的拒絕。並非對方沒有看到或聽到,而是選擇了視而不見。我們也沒必要因此懊惱,我們沒辦法做到與所有人都成為朋友,對我們總是報以沉默迴應的人也必要去結交。

成年的交際更多是在酒桌上的觥籌交錯間完成的,在那些有用無用的酒桌上,我們透過朋友會認識這樣那樣的人,在禮貌的狀況下也會彼此互加聯絡方式。

在酒精的刺激下會勾肩搭背彼此稱兄道弟。酒醒後我們想到某件事對方剛好可以幫忙助力,於是發一條訊息過去,而這樣的訊息通常會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不得不承認,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有些殘酷。這樣的酒局認識的大多是逐利之徒。彼此之間更喜歡用利益互相取悅,而對方一旦覺得在你身上無利可圖,那麼選擇沉默的意味就不言而喻了。

簡單來說,你在對方的眼裡似乎價值並不高,他認為不回覆訊息自然理所應當,這樣的逐利之徒自然也沒必要結交了。

張愛玲曾說“一個知己就像是一面鏡子,照亮我們天性中最美的部分。”

與人相交貴在交心。心在同一頻率,雖遠則感同身受。心不在同一頻率,雖近在咫尺也視若惘然。那些不回覆資訊的人,真的沒有必要再硬生生結交了,人生短暫沒必要再委屈自己了。各位看客朋友你們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