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後宮那些事兒:延禧攻略中的嫻妃,清宮最慘的皇后?

清高宗繼皇后烏拉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這也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延禧攻略中的輝發那拉淑慎、如懿傳中的烏拉那拉如懿的原型。 烏拉那拉氏在十六歲就嫁給了弘曆,做了他的側福晉,此後一直陪伴在乾隆皇帝的身邊。

大清後宮那些事兒:延禧攻略中的嫻妃,清宮最慘的皇后?

乾隆十三年戊辰三月十一日,這是一個舉國哀悼的日子,但對於那拉氏而言,卻是天大的機遇。這一日,弘曆的元后孝賢皇后病逝,中宮皇后的位子出現空缺,此時,整個後宮,只有烏拉那拉氏和同為貴妃的蘇氏,才是皇后最有力的人選。

過了一段時間,乾隆帝正式下詔宣示那拉氏為繼任皇后,因尚在先後喪期,參考明太祖李淑妃、郭寧妃相繼攝六宮事,順治十三年清世祖福臨冊封董鄂妃為皇貴妃時曾頒詔天下,“典至崇重”,故先晉升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並賜予皇貴妃接受中宮箋表、頒詔天下的尊榮,令“上御太和殿受賀,頒詔天下,嗣後遇三大節及慶賀大典,三品以上大臣官員進箋慶賀”;箋表是外臣每逢年節慶典進給皇后的賀文,有固定的格式,自誕生以來就是皇后專屬的權利,“賀箋授之,此半皇后矣。”有無箋表、頒詔,是後、妃之間的兩個主要區別。乾隆又令貴妃、妃、嬪、王妃公主命婦等都在冊封禮後給皇貴妃行禮 ,確立了皇貴妃作為內外命婦之首的地位。

那拉氏自正位坤寧以後,皇帝無論江南巡幸、盛京祭祖,還是木蘭秋獮、皇陵展謁,都有皇后伴駕同行,可以說,在皇后尚未遭到皇帝厭棄前,她的日子是過得相當滋潤的,絕對不是現在電視劇裡這樣,日日擔心妃子威脅自己的地位。

據說,那拉氏曾經幾次與乾隆皇帝大鬧,皇帝亦是隻能避居養心殿,不敢前往後宮,可見當時皇后地位。

曾有宦官謂嘉慶如妃道,“昔日那皇后橫行後宮,先帝亦敬懼。帝令孝儀皇后掌鳳印,那皇后請孝儀皇后吃茶,孝儀皇后跪伏伺候,不敢輕忽!及至皇后入冷宮,孝儀皇后遙見那皇后,亦是戰慄,避而遠之。皇后雖處冷宮,飲食待遇一如往常,未見苛待!此手段,今後未有之,娘娘可效仿孝儀皇后也!”

可在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那拉皇后陪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這次南巡成了那拉皇后命運的轉折點。

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還為她慶祝生日。他們來到杭州,在風景秀麗的“蕉石鳴琴”進早膳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許多膳品,但到了當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沒有再露面,陪著皇帝進晚膳的只有令貴妃魏佳氏、慶妃陸氏、容嬪和卓氏。原來,當天,乾隆帝派額駙福隆安按指定的路線由水路遣送皇后進宮,並要那拉氏在翊坤宮養病,不許見一人。

乾隆帝回京,進駐圓明園。刑部侍郎阿永阿因力諫不可廢后而被貶往伊犁,次日,另一位為阿永阿求情的大臣錢汝誠辭官被允准。

六月二十四日,繼後侄子、署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訥蘇肯上了一道《奏因皇后擅自剃髮欲意出家頒諭削侯爵留任而謝恩》折,奏摺中提到一份三月初三日乾隆於南巡迴鑾途中寄給訥蘇肯的一份密信,信中乾隆說:“前近,朕恭侍皇太后駕臨杭州,正欲返回,於啟程前之日,皇后忽然想要出家,肆行翦發。身為皇后,所行如此,著實不像話。”

七月十四日未時,皇后崩,十五日,正在木蘭狩獵的皇帝發了一道上諭:

“據留京辦事王大臣奏,皇后於本月十四日未時薨逝。皇后自冊立以來尚無失德。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宮調攝。經今一載餘,病勢日劇,遂爾奄逝。此實皇后福分淺薄,不能仰承聖母慈眷、長受朕恩禮所致。若論其行事乖違,即予以廢黜亦理所當然。朕仍存其名號,已為格外優容。但飾終典禮,不便復循孝賢皇后大事辦理。所有喪儀,只可照皇貴妃例行,交內務府大臣承辦。著將此宣諭中外知之。”

同日,乾隆命十二阿哥永璂從避暑山莊回京穿孝。八月初一日,十二阿哥就回圓明園了,這樣算下來,乾隆只讓十二阿哥為繼後穿孝十幾日,但按乾隆朝的規矩,皇子要為生母穿孝百日。八月初四日,尚書房師傅入直,十二阿哥開始讀書。

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監察御史李玉鳴因妄奏皇后喪儀而被革職並帶鐵鏈九條發往伊犁。

皇后死了,皇帝卻說是她福薄所致,並且不肯為她舉行皇后等級的葬禮。直至此時,帝后反目事件仍然令人不解。而民間議論則愈演愈烈,乾隆四十一年的嚴譄案中,奏請為納皇后補行頒詔的都察院候選吏員嚴譄供稱:“三十年皇上南巡,在江南路上先送皇后回京,我那剛在山西本籍即聞得有此事,人家都說皇上在江南要立一個妃子,皇后不依,因此挺觸將頭髮剪去,這個話說的人很多,如今事隔十來年,我哪裡記得是誰說的呢。”

乾隆四十三年,又有一錦縣生員金從善上書奏請立儲、立後、納諫、施德,併為繼皇后鳴冤,要求乾隆就此事下罪己詔,引得乾隆帝勃然大怒。

為平息民間議論,乾隆帝終於鬆口承認皇后斷髮,但絕口不提皇后斷髮的原因,只說皇后喪儀降等是”自蹈非理“而非”色衰愛馳“。

“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況自此不復繼立皇后。朕心事光明正大如此,洵可上對天祖、下對臣民。天下後世,又何從訾議乎?該逆犯乃欲朕下罪己之詔,朕有何罪而當下詔自責乎 ……‘’

實際上,那拉皇后的喪禮比皇貴妃的級別還要低,按皇貴妃的喪儀規定,每日應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一項,在那拉皇后的喪事中,這項被取消了,只派了那拉皇后的兒子十二阿哥和兒媳博爾濟吉特氏為其穿孝。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卻葬在了妃園寢內,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那拉皇后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根據大清會典,皇貴妃棺木應用梓木,漆飾35道,抬棺夫96人。從內務府記載的檔案中看,那拉皇后所用的棺為杉木製,抬棺夫64人,僅為嬪等級而已。

另外,清制:凡皇貴妃、貴妃、妃死後都設神牌,供放在園寢享殿內,祭禮時在殿內舉行,而嬪、貴人、常在、答應則不設神牌,祭祀時,把供品桌抬到寶頂前的月臺上。

而那拉皇后既不設神牌,死後也無享祭,入葬以後也隻字不提。根據內務府清單檔案《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掌儀司奏為皇后薨逝事,所有用過什物錢糧數目清單貯內備查》記載,內務府掌儀司奏報花費的物品和銀兩,也就是那拉皇后去世當天和第二天所花費的跟掌儀司有關的開支僅用銀207兩7錢9分7釐。一般來說,喪禮從逝世到入葬,要有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那拉皇后不可能剛去世就給出全部費用。再加上皇室喪禮是由各部門經手的,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開支,各報各的帳,掌儀司給的賬目只能是跟掌儀司有關的開支。喪禮持續時間長,經手部門多,再加上資料不全,所以很難知道喪禮的總費用,但按此花費水平可知那拉皇后的喪儀很簡陋。

作為一個位號尚存的皇后,受到如此待遇是很令人不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