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指的是那兩位?

一般來說,要盤點古代一個非常有作為的梟雄人物,都會說他有雄才大略,而這個詞最早其實用在了漢武帝劉徹的身上,雄才大略有兩個特點,一是才華,二是謀略,表面看起來二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其實在意義上卻是有大不同的,才華說白了就是本事,而謀略便是眼界和膽識,當一個人有才華卻無膽識,這也會變成他的一大短板。

三國中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指的是那兩位?

一、有雄才而無大略

最典型的人是劉表,當年他懷揣一紙“委任狀”匹馬單槍來到荊州,如果沒有兩下子,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當時荊州地方豪強勢力很大,劉表為鞏固權力,一次就將幾十位豪強首領集體誅殺,這種膽氣是一流,這與小說、故事裡的劉表形象不同。歷史學家對劉表有不少正面評價,認為他是個有才幹的人,是“仁義之主”。

三國中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指的是那兩位?

與曹操等三大雄主相比,劉表無疑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他有雄才卻無大略,沒有把握機遇的能力和遠見,在爆發的不少大事件中,其實有不少給機會提供給了劉表,比如曹操和袁紹的決戰,劉表選擇了坐山觀虎鬥,還有曹操率主力北征烏桓,劉表是可以趁機攻打曹操後方的,即便沒有徹底打敗曹操,他也可以擴大自己的地盤,縮小和對方的一個實力差距。

三國中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指的是那兩位?

二、有大略卻無雄才

在漢末歷史時期,袁術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三國志》評價他是‘’奢淫放肆,榮不終己‘’,大意是他因為荒淫放縱導致自己還沒有身死的時候,事業就被終結了,說難聽點就是咎由自取。

三國中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指的是那兩位?

袁術敢於稱帝,雖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但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他有幹更大事的渴望。從袁術的發跡史看,他特別會“鑽空子”,別人苦打苦殺,他經常投機取巧。比如佔領淮南就是使的“巧力”,其實這也是一種眼光的體現,說明他是有“大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