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儘管是《水滸傳》中登場的第六位梁山好漢,但打虎將李忠這個角色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物,以賣藝為生,為人吝嗇,遭到魯智深的當眾羞辱。雖然後來當上了桃花山的大寨主,但卻武藝低微。呼延灼攻打桃花山,僅僅十個回合便將李忠擊敗。如果不是魯智深率二龍山的兄弟及時趕到救援,李忠早就命喪呼延灼之手。即便在上了梁山後,李忠也毫無表現,最終在征討方臘的昱嶺關一役中陣亡。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李忠這個人物究竟有沒有歷史原型呢?這個問題也引起了不少專家、學者的興趣。經過對相關史料的查詢,在北宋中、後期先後出現了五位名叫李忠的歷史人物。本文先對這幾位李忠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看看究竟哪一位更像是《水滸傳》中李忠的歷史原型。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第一個要介紹的李忠,出現在《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七十七冊當中。據該書介紹,在大宋宣和八年(公元1126年),廣西路官吏曾經向皇帝彙報了這樣一件事情:盤踞瓊州的賊寇王君想等人在澄邁一帶發動叛亂,當時官府派遣將領李忠渡河作戰,殲滅賊寇大部,將其殘部招安。由於這個記載過於簡略,其中提到的這位李忠也僅有這一件事。故此,他不可能是小說中李忠的歷史原型。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史料中的第二位李忠,出現在宋人李心傳所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不過,這位李忠也只是一位一閃即逝的人物,他是宋軍中的一名士卒,後糾集部眾竄入和州清水鎮搶劫,結果被濠州巡檢及定遠一帶的豪族所滅,李忠當場被殺。與第一位李忠一樣,這也不可能是《水滸傳》中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第三位李忠也出現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一書中。這位李忠是宋軍將領,隸屬遊奕軍。在與金軍的作戰中貪功冒進,最終中了對手的埋伏。李忠與統領田守忠一起浴血奮戰,斬殺金軍士卒數十人,最終壯烈殉國。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第四位李忠,出現在宋人洪邁所著的《夷堅志》一書中。據該書丁志卷九記載,南宋紹興初年,朝廷曾派樞密院官吏李忠潛入河南一帶刺探軍情。由於李忠為人豪爽,交友甚廣,剛剛來到河南就遇到了舊友田庠。李忠在早年曾借了田庠的三百貫錢,一直未還。田庠便要求李忠立即還錢,否則將其交給當地的偽齊官員領賞。此後,有一位名叫劉生的山西人出手相助,殺死了田庠,使得李忠得以順利地完成使命。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從以上介紹的四位李忠的事蹟來看,他們都不像是小說中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不過,在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還出現了一位李忠。他的經歷與小說中的李忠有著一定的關聯。有不少學者認為,這個人應該就是《水滸傳》中李忠的歷史原型。先來看看這位李忠的事蹟。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據該書記載,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京西一帶出現了一位名叫曹端的巨寇,綽號曹火星。京西制置使程千秋揚言招安曹端,指使曹端的部下將其殺死,隨後率部發動進攻。在這場混戰中,曹端部眾傷亡慘重,唯有一位叫做李忠的賊寇力戰不退。不僅如此,李忠所領導的叛軍實力越來越大,最鼎盛時期兵力達二十餘萬眾。這支叛軍有一個最為明顯的特徵,頭戴紅巾。因此,史料中也將這支叛軍稱為“紅巾軍”。此後,李忠自稱京西南路副總管,縱橫中原一帶,率部多次與官軍進行激戰,令朝廷聞風喪膽。經過多年征戰,南宋將領王彥終於擊敗李忠,李忠不得不投靠了偽齊的劉豫。不過,此後李忠的經歷便不見於史料。

打虎將李忠的歷史原型:擁兵二十萬,縱橫中原

有學者認為,《水滸傳》中孔亮的綽號“獨火星”,就是源自曹端的“曹火星”。而在《水滸傳》中的諸多人物當中,多次出現人物頭戴紅巾的描述,而這種描述也源自史料中的李忠。因此,《水滸傳》中的李忠,糅合了紅巾軍首領李忠的歷史形象。

參考書籍:《宋會要輯稿》、《夷堅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水滸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