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一、

如果有人問,歷史上那個短命的西晉王朝有什麼貢獻,我還真覺得不好說。

至於西晉另類的“貢獻”,大家都知道幾樣。比如信口雌黃的“清談”,貽害不淺的攀比炫富,以及“嗑藥”。

與秦始皇、漢武帝夢想長生不老,命裝神弄鬼的騙子煉製的丹藥不同,晉朝流行的藥物叫“寒食散”,並非成仙之藥。這玩意跟寒食節也沒半點關係,

說起來,還是曹操的養子、魏晉之交的名士何晏引領了服用寒食散的潮流。

二、

寒食散又叫五石護命散,或者五石散。那麼寒食散能治什麼病呢,為什麼何晏好這一口?

寒食散的發明人是東漢晚期大名鼎鼎的“醫聖”張仲景。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方論》首次提到“紫石寒食散”藥方,它的功效是“治傷寒,令愈不復”。說明這種藥具有徹底治癒傷寒、不再復發的療效。

晉代仙家葛洪的《抱朴子內篇》註釋中也提到,“寒食散方,漢張機制。寒食散一名五石散……”。張機就是張仲景。

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裡收錄了“紫石五石散”的藥方,還特別說明這就是“張仲景紫石寒食散,治傷寒已愈不復方。”

有一點需要指出,本文討論的寒食散並非《千金翼方》記載的“草寒食散”,那是另一種藥方。

曹魏的大名士何晏可能感染過傷寒,無意間發現吃了寒食散另有妙處。他頗為得意地對人說:“吃五石散不光能治病,還覺得神志開朗!” 何晏就把寒食散當作常備藥物,天天吃一點用來“提神”。

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名人效應自古以來都很厲害,有何晏這樣的高富帥代言,看來這玩意錯不了。於是,西晉時期計程車大夫們對寒食散趨之若鶩,誰不整點吃吃就唯恐被時代淘汰。

《全晉文》記載,“寒食散之方,雖出漢代,而用之者寡,靡有傳焉。魏尚書何晏首獲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尋也。”

這段話說明,寒食散雖然在漢代就有了,只不過僅僅限於傷寒病人偶爾服用。直到何晏體驗了此物的“神效”,沒病也當零嘴吃,寒食散這才大行其道。

三、

問題是,晉代計程車大夫們吃著吃著,發現不大對勁兒。原來寒食散的毒性不小,副作用很不好玩。

這東西吃久了會引起各種不適,渾身發熱難耐,嚴重者會要命。頭一個死於寒食散的名人,是魏晉年間的學者、中國古代地圖學之父裴秀。

晉武帝司馬炎年間,裴秀榮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地位很是尊榮。裴秀長期服用寒食散,關鍵他還不注意禁忌。

《抱朴子內篇》鄭重其事講到寒食散的服用方法,“宜寒食,冷水洗取寒,惟酒欲清熱飲之,不爾即百病生焉。”

這段話意思是,寒食散一般情況下必須冷吃,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但如果用酒沖服的話,一定要把酒加熱,不然就各種怪病一起發作。而裴秀卻喜歡用冷酒沖服寒食散。結果他四十八歲就死於“嗑藥”。

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既然都吃出人命了,我們得看看寒食散是什麼成分。首先必須承認,古人勇於探索和創新,寒食散的藥方並不是一成不變。

從寒食散的別名五石散,我們可以猜到,這種藥似乎會用到石頭。沒錯,最初的藥方裡有五樣石頭。

古人很早就知道鐘乳石的妙用,具有溫肺、助陽、補虛、平喘等功效。《千金翼方》記載的“紫石寒食散”,除了必備的幾樣草藥,餘下的的五種分別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碓煉)、太一餘糧。此外,還有白石寒食散等藥方

太一餘糧也是一種礦石,據記載最初發現於泰山,具有不錯的藥用價值。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沒病吃藥本來就是找病,何況這麼多礦物質和草藥混合一起,還長期吃,不出事才怪。只能說晉代人為了尋找“神清氣朗”的愉悅,真的是拼了。

即便有人服用寒食散而死,晉代計程車大夫還是停不下來,照樣樂此不疲。

第二個死於寒食散的人也很有名,他是西晉的文學家、醫學家皇甫謐。很多人都知道皇甫謐號稱中國傳統醫學針灸的鼻祖,卻不知道他也吃寒食散。

皇甫謐名望很高。晉武帝司馬炎幾次三番請他入朝為官,皇甫謐不願意。後來司馬炎急了,催逼得厲害。皇甫謐無奈,上書辭謝,說出了自己不願做官的一個原因:

“臣以尪弊,迷於道趣……又服寒食藥,違錯節度,辛苦荼毒,於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當暑煩悶,加以咳逆,或若溫虐,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重。於今困劣,救命呼噏,父兄見出,妻息長訣。”

這段話讀來令人惻然。皇甫謐說自己吃了七年寒食散,病得很厲害。數九寒天也渾身發熱,他脫掉上衣仍覺得煩躁,還得吃冰塊消熱。夏天有多難受更不用說。藥性發作厲害時,又像熱病,又像傷寒,渾身浮腫,手腳都抬不起來。

皇甫謐時常難受得呼喊救命,可是家人幫不了他。他的父親和兄弟們對此已經麻木,一聽他叫喚就走開。而且,皇甫謐的妻子為此跟他離婚了。

明知寒食散毒性厲害,皇甫謐卻吃了很多年,說明這東西極可能有成癮性,斷藥了更難受。

皇甫謐被寒食散害得“嘗悲恚,叩刃欲自殺,叔母諫之而止。”他差點因此抽刀自殺,幸好被嬸孃制止了。不過皇甫謐自己精通醫術,大概有解毒的手段,他活到了六十八歲。

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四、

孫思邈的《千金藥方》提到,皇甫謐死後,晉代吃寒食散上癮的人們“無不發背解體,而取顛覆。”意思是這些人大都因藥性發作而死。

造成“嗑藥”者暴死的原因種種,不外乎一次服用過多,或者不遵守禁忌。但是,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後來寒食散的配方悄悄地變了,癮君子們開始使用藥性更猛烈的配方。

《太平御覽》記載,“靳劭,性明敏,有才術,本草經方,誦覽通究,裁方治療,意出眾表。創制五石散方,晉朝士大夫無不服餌,皆獲異效。”

《太平御覽》講到的西晉人靳劭,很膽大,喜歡別出心裁更改藥方。他創制了新的“寒食散”方子。因為藥勁更爽,獲得癮君子們的好評。當然,新配方也更要命了。

宋代學者洪邁在他的名作《容齋隨筆》中,專門談過寒食散。據洪邁考證,西晉後期的盛行的寒食散,主要成分變成了礜(yù)石。

查閱一下礜石,頗令人吃驚。這玩意的現代學名叫做硫砒鐵礦,又叫毒砂。注意那個砒字,這是用來提煉有毒物質砷的一種原料。用它提煉的三氧化二砷,就是大名鼎鼎名的毒物砒霜。

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礜石

原版配方的五石散就夠毒了。藥王孫思邈說,“餘自有識性以來,親見朝野仕人遭者不一,所以寧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有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

從孫思邈的話裡可以發現,直到唐朝還有人喜好服用寒食散。即便是原始配方的五石散,也被孫思邈認定毒性猛烈。因此他說寧可吃有毒的野葛,也絕不碰五石散。

而西晉的縉紳階層經年累月吃提神劑,覺得不過癮,又添加了含有砒霜的原料。礜石當然可以入藥,但決不能長期服用。這比原本的五種石頭配方毒性猛烈得多。怪不得那麼多人丟了命。

五、

不論是不是靳劭第一次把礜石加入了寒食散,反正這個原本治療傷寒的藥方後來被玩壞了。

西晉那幾位皇帝有沒有服用寒食散的習慣不得而知。東晉的晉哀帝是個癮君子,史料是有記載的。晉代還有個大家意想不到人物,也服用改版的寒食散,書法之神王羲之。

王羲之號“右軍”,《王右軍集》中說到,“吾昨頻哀感,便欲不自勝,舉旦復服散,行之。益頓乏”;“紫石散帖”又說,“二十九日羲之報,月終哀摧傷切,奈何奈何!得昨示知弟下不斷,昨紫石散未佳。”

從文中可以得知,王羲之也是長期服散。不但如此,他的親族、兒子們往往也深受其害。王獻之似乎不吃寒食散,他在《靜息帖》裡勸一個兄長說:“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憙患散輒發癰。”意思是,礜石不是什麼好藥物,兄長你當心藥性發作,背上長癰可就危險了。

神秘藥劑寒食散究竟是什麼?為何盛行數百年,名士和皇帝都愛吃

王羲之影象

近代學者餘嘉錫著有《寒食散考》,比較權威,文中也指出王羲之家族有很多癮君子。

六、

東晉到南北朝年間,寒食散蔓延到北方。比如後來的北魏。

鮮卑人崇尚中原文化,他們不僅學習其中精華,把糟粕也一股腦兒吞了去。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北方遊牧民族君臨中原的時段。但他們最終都被漢文化的糟粕成功腐化,從內部垮掉。因為他們之前做夢也想不到,人生還可以如此享樂。中原人太會玩了。

北魏沒能一統天下,不過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率先被中原文化“放倒”。他染上了吃寒食散的習慣。吃下去一時很爽不假,可是流傳到北國的當然少不了藥性兇猛的礜石方子,誰也招架不住。拓跋珪只活了三十八歲,死於嗑藥。

拓跋珪的的兒子魏明元帝拓跋嗣一樣中招。本來挺正常的一個人,不到三十歲就被藥物折騰得萎靡不振,讓太子代理國政。拓跋嗣死的時候才三十一歲,跟他吃寒食散有很大關係。

史料沒有記載拓跋珪的孫兒、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是否嗑藥。但此君的表現很不正常,才三十多歲就性情大變,隨意殺人,把太子都逼死了。看來也很有嗑藥的嫌疑。

早在西漢,淮南王劉安發動文人編寫的《淮南子》說過,“人食礜石死,蠶食之而不飢。”當時的人們以為蠶不怕砒霜毒,其實蠶吃了礜石粉不再啃桑葉,應該也是中毒的表現。

寒食散在古代能流行數百年,我只得表示,古人玩得太嗨了。

(全文完)

參考文獻:《晉書》、《魏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