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其實按照現在的方法分析,杜甫雖然貴為詩聖,但是貧窮的原因,是要分為兩個部分來考慮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唐朝的時代背景,脫離了背景那就是毫無意義的。而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杜甫本人的原因,他做了什麼,性格如何。這兩點,不管是什麼時候,還是在外國,大概都是能看出一二的。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一、外部原因

從大的方向來說,比較重要的莫過於安史之亂了。按照《唐史》的記載,其實杜甫本人的家世是非常顯赫的,他的祖先是晉朝非常著名的官員——杜預。而中間的戰亂時期雖然天下動盪,但是杜家還是逃過一劫,等到隋唐時期才再一次邁向了朝廷。

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杜甫的爺爺還算是朝中說得上話的大官,自然給杜甫留下了不少好東西。所以在杜甫這一代,雖然杜家因為不少事情沒落了很多,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杜家還是稱得上世家。可惜的是,杜家在朝廷中權力不大,自然杜甫也很難依靠家族實現自己的理想了。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那麼依靠家族進去不行了,那就讓自己努力考進去吧!而唐朝的科舉,對有意做官的人來說,算是非常好的路子。然而遺憾的是,杜甫這條路,還是沒走成。公元736年,二十多歲的杜甫參加科舉失敗,但是此時正是壯年,加上古代一次上科舉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所以杜甫也不放在心上。

可是沒想到的是,這一,直到最後一場科舉考試,杜甫都沒有機會上榜了。而且最令人遺憾的是,最後一次科舉,杜甫本來還有機會。但是卻因為奸臣李林甫的一句“野無遺賢”,這一期的全部考生,都無法上榜。這就意味著,杜甫想要走科舉的路子,也是完全行不通了。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這個時候的杜甫,科舉失敗,家世又不行,又沒有一技之長。可以說,杜甫除了隱居江湖自給自足之外,基本沒有什麼路可以走了。但遺憾的是,安史之亂的爆發,意味著杜甫的人生,徹底走進了死衚衕。

在戰爭之前,杜甫要是肯放下心,那還是可以靠自己的才華,混個小吏滿足自己的生活。可在戰爭開始之後,唐朝陷入了戰亂之中,杜甫作為一個平頭小百姓,自然也只能隨大流東奔西走了。在戰亂期間,杜甫甚至還被叛軍抓到過,但是在偶然脫身之後,杜甫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理想,去找了皇帝。

皇帝一見,都這個時候了,沒想到還有人願意效忠自己,那心裡真的高興啊,於是一樂之下,給了杜甫一個小官。但是沒想到的是,杜甫當了官,卻因為看不爽皇帝的決策,於是多次上奏。這讓皇帝又氣又惱,結果大手一揮,杜甫又淪為了平民百姓,重新捲入了戰亂之中。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二、內在原因

而杜甫之所以會錯過這麼多的機會,原因就在於他自己的性格和為人問題。說實話,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中,對杜甫的為人評價,其實遠不如現在這麼正面。要麼就是認為他性格急躁,容易恃寵而驕,要麼就是覺得他眼高手低,說不切實際。

雖然說在當時,可能有點誇大其詞,但是在杜甫的《奉謝口敕放三司推問狀》中,他也覺得這些評價是符合事實的,甚至還專門寫出來,自嘲了一下。認為自己之所以會丟了官,就是因為自己說話的時候,不懂得委婉。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而除此之外,杜甫還認為自己是沒有辦法入朝的。因為他的臉皮實在是太薄了,沒有辦法去低聲下氣求人。在《贈李白》一詩中,杜甫就曾經回憶起了在洛陽的往事,覺得當時為了入朝而投機取巧的事情,簡直就是自己一生的恥辱。他甚至認為自己當時做了那種事,就是被豬油蒙了心,還不如自己就這樣耿直的活下去更快樂。

詩聖杜甫為何才華四溢,卻過得很窮困呢?

所以總結起來的話,杜甫之所以一生都貧窮,是因為那個時代的環境太過於黑暗,讓他無法參加科舉,也無法依靠家族獲得個好地位;是唐朝的最後榮光讓他雖然想要為國效力,卻因為奸臣和戰亂,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在亂世之中,杜甫作為一個詩人,作為一個無依無靠的百姓,自然是時代的受害者。於是他一生窮困潦倒,直到死後,才被稱之為“詩聖”。

參考資料:《贈李白》《舊唐書》《新唐書》《唐史》。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