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後妃必出身平民,無子嗣妃嬪一律殉葬,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我國古代每一個朝代,其實是很注意總結前代興亡得失的。以前我們就說過,清代總結了明代很多的政治得失,建立了自己的制度。

明代又何嘗不是這樣?明太祖朱元璋那真是起於毫末,好不容易打下了一個大明天下,所以朱元璋很注意總結前代王朝的經驗。

比如說考慮到唐末藩鎮割據,所以朱元璋提出:我要把自己的兒子封到邊疆去,那都是跟我老朱家一條心的人,他們不會有擁兵自立的情況。

明朝後妃必出身平民,無子嗣妃嬪一律殉葬,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考慮到漢代外戚專權,所以朱元璋對於后妃有非常嚴格的限制,直接寫在了皇明祖訓之中,給每一代後世帝王看。

我們知道,外戚專權在我們古代確實是個事,你想一般而言,皇帝的老婆都比自己年輕很多,皇帝死了兒子繼位的時候媽媽還在是太后,小皇帝自然要多聽媽媽的話。

而作為太后能倚仗的勢力,自然更多的是自己孃家的勢力。尤其是在我國古代,皇帝通婚的物件都是世家大族,本身人家就很有實力,所以很容易形成外戚專權。

明朝後妃必出身平民,無子嗣妃嬪一律殉葬,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漢武帝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甚至做出了立子殺母的舉動,然而漢武帝一個人的行為,並沒有扭轉整個漢代外戚專權的形式。

考慮到這一點,朱元璋是痛下狠手。首先對於后妃的來源就給了明確的規定,朱元璋說,我的兒子們、孫子們,太子也好、皇帝也好、親王也好以後結婚,絕不允許跟世家大姓、功勳貴族通婚,一定要找老百姓的女兒。

明代是怎麼選後妃的?每隔一段時間在北京、南京老百姓的家庭,知識分子讀書人的家庭,或者是一些低層官員的家庭,他們的女兒來選秀女,經過層層挑選之後成為皇帝的妃子。

明朝後妃必出身平民,無子嗣妃嬪一律殉葬,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特別規定,任何大臣沒有舉薦權,你不能哪個大臣說,我的外甥女兒、侄女挺好的,能不能進獻給皇上當個妃子?不行!

皇帝選妃或者太子選妃,一定要嚴格的用選秀女的制度,選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女孩,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勢力。

這些女孩未來即便當了皇后、當了太后,她們的孃家就是個普通人家:低層官員知識分子、小老百姓家庭,沒有能力掀起滔天巨浪,這樣就保證了明代不會有外戚專權。

另一方面,朱元璋本人推行了非常殘酷的殉葬制度,朱元璋死的時候特別告訴他孫子允炆,凡是沒給我生一男半女的妃子,有三四十個人,全部讓他們給我殉葬。

明朝後妃必出身平民,無子嗣妃嬪一律殉葬,這麼做究竟有何用意?

什麼叫殉葬?就是讓他們跟我一起死,不管他們是如何的花容月貌年少青春,曾經陪過我老朱,對不起,我死的時候讓他們一起死。

這樣其實也遏制了世家大族和皇帝通婚的念頭,你想哪個世家大族辛辛苦苦生出的女兒,願意嫁給皇帝?還指不定哪一天得陪葬了!

老百姓家庭自然考慮不到這一點,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元璋的設計是很殘忍的,但是效果還真是很顯著的!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