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在歷朝歷代,國舅都不是一個受人尊敬的稱號,演義小說中的英雄好漢,為國除奸為民除害的標誌性行動,就是打死過一兩個國舅。

雖然國舅中有像衛青那樣的英雄,但有一點也不可否認:絕大多數國舅都不怎麼爭氣,尤其是在漢朝,國舅儼然成了外戚集團的領軍人物,也成了其他集團打擊的目標。

咱們今天要說的季漢七位國舅,好像就有一多半是壞人,他們有的參與謀害忠臣良將,有的參與斷送大漢江山。其中二人合力害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還有一人好像有洗不清的謀害張飛嫌疑。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按照正史記載,後漢並不存在魏蜀吳三國,因為劉備集團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是什麼蜀國,更不會在旗子上寫一個大大的蜀字——那等於自扇耳光。

劉備集團的“蜀國”稱號,實際是“三臣”陳壽強加的,“先主”“後主”之稱,也是陳壽“封”的,在後世史書中,劉備的諡號是“漢昭烈皇帝”,劉禪的諡號是“漢孝愍皇帝”。

按照正常的說法,劉備劉禪只傳承了兩代的社稷,應該叫季漢。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史料記載的季漢國舅主要有七位,他們按照成為國舅的先後順序,分別是糜竺、糜芳、孫權、吳懿、吳班、張苞、張紹,除了這七位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國舅,比如甘夫人是否有兄弟,劉禪除了張飛的兩個女兒,肯定還有其他妃嬪,但是咱們只找有名的國舅來說,孫堅所有的子侄都能算季漢國舅,咱們也只說孫權而不說孫策、孫翊、孫匡、孫朗。

在季漢七國舅中,糜竺是沒做過什麼壞事的,他對季漢只有功而沒有過,他的地位也比較超然,雖然不太管事兒,但朝會的時候,一直坐在諸葛亮上頭。

吳懿跟益州原先的主人劉璋是世交:

“懿父素與劉焉(劉璋之父)有舊,是以舉家隨焉入蜀。《三國志·卷三十四》”

作為“蜀主”劉璋的世交,吳懿戰敗後馬上帶兵投靠了外來戶劉備:

“建安十八年,璋遣將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等拒劉主於涪,皆破敗,還保綿竹。懿詣軍降,拜討逆將軍。《華陽國志·卷五》”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吳懿雖然兵敗投降,但好像也沒做太多對不起蜀中百姓的事情,所以我們還不能把他劃歸壞人行列。

季漢的另一位國舅張苞,大家都很熟悉,但這種熟悉是看演義小說看來的,跟正史無關。正史中的張苞沒做過壞事,但也沒建功立業,因為他好事壞事都沒來記得幹就離世了,演義中的關興張苞,在正史中都沒有什麼作為:

“(關羽之子)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張飛)長子苞,早夭。”

所謂“早夭”,就是還沒來得及長大成人,所以讓小張苞參與伐吳並手刃仇人,只能是羅貫中先生美好的願望。但是有一點比較奇怪,“早夭”的張苞是有兒子的,張苞的兒子叫張遵,最後跟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一起戰死綿竹,為季漢江山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三個不能算作壞人的季漢國舅說完了,咱們該來看看合力害死關羽的那兩個國舅了。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按理說,同行是冤家,劉備亡妻糜夫人的兄弟糜芳,是不應該跟續絃孫小妹的哥哥孫權站在一條戰線上的,但是這兩位國舅,偏偏就聯起了手,兩把刀子從背後捅向關羽後背,能在萬馬軍中斬顏良的關羽,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劉備亡妻的兄弟”是個比較模糊的說法,筆者說的亡也可以理解為丟失,兄弟可以是哥哥,也可以是弟弟,因為大家不知道糜夫人和糜芳誰年齡大。

按照三國正史記載,糜夫人並沒有在長坂坡投井自盡,而是在關羽被俘投降又出逃後就失蹤了:跟關羽一起被俘的,還有劉備的妻子,也就是糜夫人和劉備的兒子,這個兒子肯定不是劉禪,劉禪是在荊州出生的。

姻親的紐帶斷了,親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了,糜芳成了過氣國舅,孫權也是同病相憐:孫小妹回了孃家,劉備如釋重負地娶了吳懿之妹為正室,孫小妹被“免職”了。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糜夫人之亡,關羽是有一定責任的(保護二位嫂夫人過五關斬六將子虛烏有),所以糜芳對關羽存有怨念,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孫權賠了妹妹也沒得到荊州,最後這個妹妹也沒過上好日子,“夫人城”遺址可以作證:劉備和孫小妹剛結婚就分居,一直是趙雲負責看守,孫小妹實際是處於軟禁狀態。

孫權和糜芳這兩位或者兩任國舅,合力害死了關羽,而張飛的次子、正牌季漢國舅張紹,則成了拱手送出江山社稷標誌物的投降派。

張苞早夭,張紹繼承了張飛西鄉侯的爵位,並且當上了季漢尚書僕射。

讀者諸君都知道,劉備以大漢正統自居,季漢的官職也是照搬東漢體制,尚書僕射名義上是尚書省的二把手,但尚書令不常設,尚書僕射主管工作,承擔的是一部分丞相職責。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在蜀漢第一代將相的子侄中,張紹以國舅身份擔任尚書僕射,算是最為位高權重的一個,遠比虎賁中郎督行領軍趙統和牙門將趙廣地位高。

張飛一生強悍無比,但他的次子張紹卻是個軟骨頭,在季漢危急存亡關頭,並沒有站出來力排眾議支援劉禪——當時蜀中門閥世族極力主降,既不想戰也不想逃,劉禪提出的固守和南遷設想,全被否決,張紹一言不發,看來他也不想再打了。

張紹的侄子張遵犧牲於綿竹,做叔叔的張紹卻跟譙周一起,當了季漢投降聯絡官,捧著劉禪在百官脅迫下寫的投降書,去面見鄧艾屈膝磕頭,如果張飛九泉之下有知,一定會一腳踢死這個不肖之子。

我們細看三國史料,就知道劉禪其實是想像父親劉備一樣先逃跑再圖捲土重來的,但是包括國舅張紹在內,沒有人願意跟著他吃苦冒險,所以劉禪在傷心失望之餘,對蜀中也沒了什麼眷戀之情。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這裡順便說一句:糜芳投降東吳並沒有回到劉備面前找死,劉備死了他都沒死,還在東吳當將軍替孫權打仗;張紹投降之後,被司馬家主導曹魏封為列侯,雖然比西鄉侯級別低,但比起全部犧牲的諸葛亮子孫,國舅張紹的後半生過得還算不錯。

張紹到死,可能也沒見到過殺害其父親張飛的兇手範疆(也寫做強)張達,而範疆張達的幕後黑手是誰,也一直是個謎團。

隨著三國史料的普及,很多疑點都指向了季漢另一位國舅——後來的驃騎將軍、綿竹侯吳班。

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張飛死得很蹊蹺:手握重兵並負責監察工作的張飛張翼德,在正史中並非魯莽之人,一直名不見經傳的無名下將範疆張達,輕易潛入戒備森嚴的中軍大帳,從容殺死主將又帶走首級,千里逃亡卻沒有被追殺攔截,這極其不合常理。

這時候我們就要問一問了:作為張飛的副手,國舅吳班在幹什麼?

季漢四位國舅:二人合力殺死關羽,一人出賣社稷,一人謀害張飛?

劉備之所以娶孀居的吳懿之妹,實際也是一樁政治婚姻,目的是為了籠絡蜀中門閥世族,而蜀中門閥世族,是一致反對劉備發動任何戰爭的——讓蜀中子弟為外來戶戰死沙場,不值!

範疆張達不可能是曹魏或東吳臥底,這兩個傢伙到了東吳就銷聲匿跡,可見他們的幕後主使另有其人,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可以接管張飛部隊的國舅吳班。

劉備收到張飛遇刺噩耗,大驚失色之後,沒有展開深入調查,相關責任人沒有受到任何處罰,這不是劉備不想深究,而是不敢深究——如果把吳班吳懿挖出來,蜀中豈不是要大亂?

季漢七位國舅的簡歷講完了,最好還是要請問讀者諸君:糜芳孫權合力害死關羽,是否算是替妹報仇?張紹不戰而降,是否因為他身上流著一半夏侯家血脈?張飛之死,吳班是否有重大嫌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