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並沒有得到科考舞弊證據,為什麼就懲罰了20多名考官

自從科舉制度誕生以來,科考舞弊事件就層出不窮。雖然歷朝歷代統治者都對此深惡痛絕,窮盡方法來遏制這種破壞公平、敗壞吏治的醜惡現象。但似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科考舞弊反而愈演愈烈,以致在清朝時期進入了高發期。

在清朝,有名的科考舞弊醜聞就有三起,分別是順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場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場案和咸豐八年的戊午科場案。這其中,尤以丁酉科考案最為轟動一時。在這場科考舞弊案中,涉案人數之眾、為禍之慘、影響範圍之廣,都堪稱這三大科舉弊案之首。

順治並沒有得到科考舞弊證據,為什麼就懲罰了20多名考官

那麼,丁酉科考案中,究竟有多少人遭到處罰?是否又有被冤屈之人呢?

順治14年秋,為迎接江南地區的丁酉科鄉試,江寧貢院被當地官府重新修葺一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不過,這之前江寧曾出現異象,“鄉試前數日,嚴霜厚三寸。既鎖闈,鬼嚎不止”,似乎預示著這場鄉試的不順。

本次在江寧的鄉試被稱為南闈,赴考的學子多達6000餘人,20多名考官經過禮部的仔細遴選後,報送到了順治帝跟前。順治帝在逐一核准後,專門詔見了主考官錢開宗和方猶,告誡他們務必秉公選拔賢才,切勿營私舞弊。倘若所行不正,必治死罪。

但是,即便在順治下了死命令的情況下,依然爆發了史上有名的丁酉科考醜聞。

首場考試的八股題目是《論語》中的“貧而無諂”一章。放榜前,就已風傳考場關節頗多。部分心術不正的考生,自知水平低下難以高中,就精心鑽營各種途徑,以銀兩通關節。20名考官在真金白銀面前自然難以把持,或半推半就,或來者不拒,一時傳得沸沸揚揚。

放榜後,中舉者達120名,其中大多數果然是買通考官,疏通關節之人。多名只知吃喝玩樂的紈絝之徒居然高中舉人,在現場彈冠相慶。而部分飽學之士如尤侗、湯傳楹等人,卻不出意料地名落孫山了。

揭榜的文廟現場頓時騷動起來,有人高聲質疑考試不公,有人甚至提出和才低品劣的中榜者當面比試,以辨真偽。還有人即興題聯一副:“孔方主試副錢神,題義先分富與貧”,暗諷主考官方猶和錢開宗。

一時間,江南文人騷客更是群起攻之,紛紛用詩文、對聯、傳奇、雜劇等諷刺這次科考,其中出現了一本名為《萬金記》的傳奇雜記,明眼人一下就看出, “萬”和“金”字,正是“方”和“錢”的一部分,矛頭直指兩位主考官。

順治並沒有得到科考舞弊證據,為什麼就懲罰了20多名考官

內心有鬼的錢開宗和方猶見勢不妙,急匆匆收拾行李離開江寧回京覆命。不料部分落榜考生不打算就此放過他們,追著兩人的船隻唾罵,拋擲雜物。堂堂皇帝欽命考官,在一片咒罵聲中狼狽逃竄。

當時朝中有一個名叫陰應節的御史,在聽聞了南闈的科考舞弊現象後,擬了一道奏本,把江寧考場的亂象上奏了順治,引發了他的雷霆大怒,下令徹查並重新考試。

他首先將包括錢開宗與方猶兩人在內的20名考官收監待審,然後確定了重考日期,在查明作弊考生後,一併處置。

順治15年3月13日,南闈鄉試重新舉行,考場設在了皇宮太和殿。開考這天,整個考場如同刑場,森嚴可怕,所有考生都在兩名披甲執銳計程車兵注視下,哆哆嗦嗦地參與重考,部分考生甚至害怕得無法握筆。

考試結束後,參加複試的112名當初中舉之人中,98人被重新認定,14人名落孫山,被革去了功名,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才子吳兆騫。吳兆騫少有才氣,9歲即能作詩,曾被大詩人吳梅村讚譽為“江左三鳳”之一。

但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江南名士,在參加複試時,竟然被當時考場的恐怖氣氛給嚇破了膽,“惴惴其慄,幾不能下筆”,居然交了白卷。實際上,吳兆騫既未疏通關節,也沒有行賄考官,他確實是在江寧考試時,憑藉著出色的才華中舉的。但偏偏出了科場弊案,又偏偏讓他碰上了,而且加上他天生膽兒小,在如狼似虎計程車卒注視下無法下筆,只好交了白卷。

順治並沒有得到科考舞弊證據,為什麼就懲罰了20多名考官

當然了,吳兆騫百口莫辯,只能接受懲罰,不但被杖責了40大板,還被髮配到令人聞之色變的寧古塔,在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呆了23年。

不過,倒黴的絕不僅僅只有吳兆騫。順治在舉行復試後並未就此罷手,又在順治16年二月下旨,對複試中舉的98名考生第三次考試,結果又有8人被剝奪了功名,59 人罰停會試一科,18 人罰停會試二科。

回過頭來再說說20名考官的結局。方猶、錢開宗被押到菜市口斬頭,妻子家產籍沒入官;其餘考官除一人去世外, 17 名考官著即處絞,家產籍沒入官,妻子入宮終身為奴;已死考官的家產同樣被罰沒,妻子為奴。

舞弊考生有8人被杖責40板,家產籍沒入官,父母妻子兄弟一併流徙寧古塔。

對於清初這場罕見的科場舞弊案,順治毫不留情,乾淨利落地進行了嚴厲處罰。一時之間引發朝野震動,此後五十年間,科場舞弊幾近絕跡。

不過,後世史學家對這場涉及到20條人命的科舉舞弊案疑慮重重。因為從史籍來看,順治並沒有找到考官受賄的確實證據,只是十分武斷地就得出結論:“納賄作弊, 大為可惡。”

聯絡到江寧科考開始前,順治偏偏只對南闈兩位主考官進行嚴厲告誡,並沒有詔見其他地區考官,這是否就是這場科考舞弊案的開始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順治是否是在借這場科考弊案,既向日趨猖獗的科考舞弊現象說不,同時也在為剛剛入關的大清樹威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