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聖通被廢后陰郭兩家雖努力維持關係但難免出現裂痕被人利用

建武十三年(37年),統一戰爭結束,天下大局已定,真定宗室對劉秀的威脅基本消失。於是,劉秀以“不應經義”為名,將真定王劉得等“服屬既疏”的諸侯王降為列侯;十七年,廢郭氏為中山王太后,改立陰氏為皇后。為安置郭氏,劉秀封其子劉輔為中山王,並以真定所在之常山郡“益中山國”。當時諸王皆在京師,劉輔亦未就國。

劉秀對劉強並無不滿,劉強失去太子之位,只因他是郭氏之子。劉秀在廢后詔書中指責郭氏“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劉秀共十一子,郭氏、陰氏各生五子,許美人生一子。許氏“無寵”,對郭氏不構成威脅。故郭氏不能撫循、訓長的“異室”“它子”肯定是陰氏及其諸子。

在這種情況下,劉強一旦繼位,郭氏勢必打擊陰氏及其所代表的南陽勢力,引發宮廷內訌。南陽是東漢王朝的根,南陽籍功臣和外戚是劉秀集團的中堅力量。為了保護這支力量,劉秀必須廢劉強而立明帝。他在詔書中說:郭氏“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而陰氏乃“鄉里良家”,“宜奉宗廟,為天下母”。

將郭聖通比作“呂、霍”,說出了他的擔憂;“鄉里良家”云云則表明他決意將天下託付給家族中的南陽集團。劉秀改換太子後,又拜陰興為衛尉,“亦輔導皇太子”。

建武二十八年(52年),劉秀大會百官,“詔問誰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執金吾原鹿侯陰識可”。博士張佚反對說:“今陛下立太子,為陰氏乎?為天下乎?即為陰氏,則陰侯可;為天下,則固宜用天下之賢才。”劉秀欲以陰識為太子太傅,是想依靠陰氏保護和輔佐太子。

在陰、郭兩家暗中對峙的情形下,這是必要的。群臣對此心領神會,也大多認可,故皆推薦陰識。張佚之言冠冕堂皇,卻不得要領。於是,劉秀拜張佚為太子太傅以示“為天下”,同時“以識守執金吾,輔導東宮”。此後,“帝每巡郡國,識常留守京師,委以禁兵”,實為太子的保護者。

不過,劉秀同樣不希望明帝和陰氏日後迫害郭氏及其諸子。因此,劉秀不僅厚待劉強,還徙封郭況“大國”。建武二十年(44年),“中山王輔復徙封沛王,後為沛太后”。此後,中山和常山還為郡,郭氏不會繼續留居中山。從郭主死後劉秀“親臨喪送葬,百官大會”,及郭氏死後“於北邙”等情況看,郭氏離開中山後可能並未徙居沛,而是回到了洛陽。

同時,劉秀又遷郭況為大鴻,且“數幸其第,會公卿諸侯親家飲燕,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及郭主薨,劉秀派人迎郭昌喪柩,“與主合葬,追贈昌陽安侯印綬,諡曰思侯”。郭氏薨,劉秀“憐”之,又將其女淯陽公主嫁況子璜,併除璜為郎。這一系列舉動向世人明確傳達瞭如下資訊:郭氏集團雖失去了皇位繼承權,但仍是劉秀家族的重要成員。

郭聖通被廢后陰郭兩家雖努力維持關係但難免出現裂痕被人利用

《後漢書》載:賈復?作戰英勇,身負重傷,劉秀以為他會喪命,遂許諾曰:“聞其婦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也。”但賈復很快痊癒,劉秀便未履行諾言。

可見,劉秀將兒女婚姻視作籠絡部下的重要工具,不肯輕易使用。事實上,為劉秀出生入死的“二十八將”沒有一人能與之結親。在此背景下,竇氏得以尚主實為莫大榮寵,史稱其一門之內“一公,兩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與並時於親戚、功臣中莫與為比”。

而竇勳同劉強之女的婚姻,則將竇氏同郭氏緊密聯絡在一起。劉強生於建武元年(25年),其女達到適婚年齡應在建武末年。此時郭氏和劉強被廢已久,陰氏和明帝即將接掌大權,與前者聯姻的政治風險顯而易見。竇融在朝始終“以非舊臣”而“不自安”,事事“小心”,似不應有此冒險舉動。這樁婚事肯定須經劉秀同意,因而很可能是他促成的,甚至是刻意安排的。

梁統子松尚舞陰長公主。據《後漢書》,舞陰公主乃劉秀長女,但不知其母是誰。竇融和梁統都來自涼州,兩家淵源甚深,在東漢朝廷中的處境也相似。因而梁氏最初應是郭氏集團的成員。馬援曾與竇氏通婚,又與梁統為友,本來也是郭氏集團的成員。但馬援徵五溪蠻失利後,梁松、竇固等乘機陷害之,馬氏遂脫離郭氏集團,轉入陰氏集團。

郭聖通被廢后陰郭兩家雖努力維持關係但難免出現裂痕被人利用

《後漢書》說:“援徵五溪蠻,卒於師,虎賁中郎將梁松、黃門侍郎竇固等因譖之,由是家益失勢,又數為權貴所侵侮。”援兄子嚴“不勝憂憤,白太夫人絕竇氏婚,求進女掖庭”,“由是選後入太子宮”。此事肯定得到陰皇后認可,故馬氏入宮後“奉承陰後”,“遂見寵異”,關係十分融洽。

不僅如此,馬氏還有兩個外甥女也被選入太子宮,其中一人可能是章帝的生母。《馬皇后紀》曰:“後前母姊女賈氏亦以選入,生肅宗。帝以後無子,命令養之。”又曰:“賈貴人,南陽人。”據《馬姜墓誌》,馬皇后這位同父異母的姐姐就是馬姜,嫁膠東侯賈復第五子賈武仲為妻,生四女,其中二女為顯節園貴人。明帝葬於顯節陵,馬姜二女為明帝貴人無疑。

據《馬皇后紀》:明帝即位,議立皇后,“帝未有所言”,而陰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即其人也。”遂立馬氏為皇后。此事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劉秀家族中郭氏和陰氏兩個集團及其對立關係的存在。

劉秀將皇位繼承權交給明帝和陰氏同時希望陰、郭兩家和睦相處,共同維持東漢王朝的統治。郭氏被廢后沒有激烈反抗舉動,劉強更是主動退讓。這表明郭氏一方接受了劉秀的這種安排,叫陰後和明帝對劉秀保護郭氏及其諸子的用意也表現出理解和順從。

陰麗華“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不見打壓郭氏之事。明帝繼位之初,讓郭況和陰識、陰就“併為特進,數授賞賜恩寵俱渥禮待陰、郭,每事必均”。看來雙方都有維持家族團結的意願。

然而陰郭兩家的裂痕客觀存在,難以徹底消除明帝即位前後,一些不服南陽豪族集團統治的地方政治勢力,利用郭氏集團,一再策劃針對明帝的政治陰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