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滿清入主中原後,經過幾位明君的治理,國力日漸強盛。等到乾隆皇帝登基的時候,已經是河清海晏,一片歌舞昇平了。在其父親與祖父的基礎上,乾隆皇帝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最終,發展成了後人廣為傳頌的“康乾盛世”。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但是,不知為何,乾隆皇帝的身世卻充滿了傳奇色彩。

很多人都說,乾隆皇帝名為滿族人,其實是漢人,是浙江海寧陳家的後代。這個說法,在眾多稗官野史中傳的神乎其神,很多電視劇也唯恐天下不亂,各種添油加醋地戲說。甚至,連金庸先生這樣的大家,在作品中也使用了這個說法。

更有野史傳說,乾隆自知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侍從自己是否像漢人。一位老臣趕緊跪下說:“對漢人來說,皇上確實像漢人;對滿人來說,則不像。”乾隆聽後很久沒有說話,而且,此後也不再提起此事。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那麼,這個說法是否真實呢?

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年),乾隆皇帝在雍親王府中出生了。巧的是,浙江的海寧陳家在這天也有一個男孩誕生。當時,海寧陳家是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百年來,陳家英才輩出,有三位人傑入閣拜相,十一位官至尚書、巡撫。至於說進士及第的人那就更多了,足足有二百餘人。

明代陳與郊、陳祖苞和清代陳之遴(清順治朝宏文院大學士)、陳詵、陳元龍(清雍正朝文淵閣大學士)、陳奕禧、陳邦彥、陳世倌(清乾隆朝文淵閣大學士)等均為其族人。自第十世起,其排字輩份為:永世克孝,敬明其德,宜爾子孫,以匡王國。

在康熙年間,陳家官職最高的是陳世倌,由於,擔任過內閣學士,世人多稱其為“陳閣老”。與乾隆皇帝同年同日生的小孩,就是陳閣老的兒子。後世多傳,當年,雍正皇帝生的是一名女孩。看到陳閣老家中誕生的女孩後,雍正讓他們抱來看看。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皇命難違,陳閣老只好將兒子送入雍親王府。不料,等家人抱回孩子時,卻發現了送過去的男孩變成了一個女孩。陳閣老雖然威高權重,但是,也深深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紫禁城中固然華貴無比,可是,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於是,陳閣老不敢聲張,平靜地將女孩抱了回去。不久之後,因擔心惹上麻煩,陳閣老索性辭官回了老家。持此說的人,甚至拿出了很多證據。比如說:乾隆皇帝長大之後曾經六下江南,名為南巡,其實,是為了去海寧陳家探望自己的親生父母。

並且,這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四次都到了浙江海寧。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如果跟海寧陳家毫無關係的話,乾隆皇帝為什麼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六次南巡,又為什麼去了四次海寧呢?正史往往高高在上,雖然權威,但是,太過枯燥無味。而野史、演義、小說趣味無窮,高潮迭起,民眾很容易被吸引。

再加上,滿清入主中原,坐穩江山後,民眾雖不敢再起兵反抗,但也一直心懷不忿,一聽說滿清皇帝竟是漢人,於是,就大肆捕風捉影,牽強附會。近代著名小說家許嘯天在自己的名作《清宮十三朝演義》中,也採用了這個說法。

書中說到: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去海寧尋找親生父母,那時,陳世倌夫婦早已駕鶴西去。乾隆只好去墳前拜祭,還在墳前行了作為兒子的大禮。許嘯天將乾隆皇帝的海寧之行描繪的有聲有色,似乎確有其事。經過小說家的加工,此說法在民間流傳的就更廣了。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近代著名的清史學家孟森,對此說曾經做過仔細的研究。

據他考證,此說並不真實。孟森先生認為:乾隆皇帝出生的時候,雖然他的三個哥哥都早夭了,但是,他還有一個哥哥。而且,乾隆誕生三個月後,雍正又有了四五個兒子。因此,雍正皇帝並不擔心無後,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跟別人換兒子。

即便他想換,可是,宮中不比民間,皇族子嗣的誕生都有著詳細的記錄。如果當日誕生的是女孩,那麼,之後改為男孩,甚至,還登基當皇帝,這是萬萬不可能的。皇族血統備受關注,想要掩人耳目難如登天。

至於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去海寧是事情,孟森先生經過考證,也給出瞭解釋:乾隆皇帝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籌建海塘工程做準備。眾所周知,江南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素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

老皇帝強佔了大臣的兒子,多年後兒子當了皇帝,大臣竟然不敢相認

但是,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零年)後,浙江的海寧一帶經常受到洪水的威脅。海寧的堤壩非常重要,一旦被潮水淹沒,那麼蘇杭一帶的良田都會被淹沒。農業社會中,糧食為天下的根本。蘇杭受災,勢必會引起大範圍的饑荒,甚至釀成民變。到那時候,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因此,乾隆皇帝為了鞏固海寧一帶的堤壩,籌建海寧海塘工程,這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海寧。中國曆來就有俗文化壓倒嚴肅文化,演義小說埋沒正史的傳統。所以,民間所說乾隆皇帝身世的傳聞,大多荒誕不經。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宮十三朝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