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決戰後,看袁紹曹操如何善後,可知兩人成敗絕非偶然

官渡決戰後,看袁紹曹操如何善後,可知兩人成敗絕非偶然

三國期間的官渡大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交戰雙方的袁紹和曹操兩人幼年時就經常在一起玩耍。表面看,袁紹始終壓曹操一頭,袁紹祖上在東漢朝廷擔任三公;曹操出身宦官,其父曹嵩雖然也當過三公之一的太尉,卻是花錢買的;袁、曹二人後來同入西園八軍,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董卓造亂後,兩人一同加入關東義軍,袁紹為盟主、曹操行(代理)奮武將軍。

官渡決戰後,看袁紹曹操如何善後,可知兩人成敗絕非偶然

袁紹戰前不聽良言,戰後又誅殺謀臣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時期,袁紹憑藉“四世三公”的名望及遍佈天下的袁氏門生故吏,毫不費力地接管了冀州,又出兵消滅了北面的幽州刺史公孫瓚,佔有青、冀、幽、並四州之地,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軍閥。此時,曹操雖然佔有兗、豫二州,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在兵力、糧草等方面遠遠落後於袁紹。

長期優於曹操的心理優勢,比曹操強大數倍的軍事經濟實力,讓袁紹徹底忘乎所以,一意孤行要渡過黃河討伐曹操,對手下謀士提出的反對意見統統不予理會。如田豐就提出過讓袁紹靠優勢的兵力、穩固的地盤、“外結英雄,內修農戰”,與曹操打持久戰、游擊戰,使曹軍疲於奔命,不得安寧,進而不戰自破。袁紹不僅不接受,反而認為田豐有“沮軍”之罪,把田豐關押起來。在官渡失敗之後,又遷怒於田豐,把田豐殺掉。

官渡決戰後,看袁紹曹操如何善後,可知兩人成敗絕非偶然

曹操戰後以德報怨,收攏人心

與袁紹不同,曹操對部下的建議,即使說錯了他也不會怪罪。攻滅袁氏後,其欲起兵征伐遼東,部下很多人反對,在曹操徵遼東取得勝利後,這些人惶懼不安。沒想到,曹操不僅沒有處罰,反而給予厚賞,並對他們說:“孤前行,乘危以微幸,雖得之,天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還有一個典型例子更能說明曹操有寬宏的度量。官渡之戰開始時,袁紹的主簿陳琳曾經奉命寫一篇檄文,並在文中痛罵了曹操的父、祖。“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丐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官渡決戰後,看袁紹曹操如何善後,可知兩人成敗絕非偶然

後來陳琳被俘。曹操對陳琳說:“你替袁紹寫檄文,但可罪狀孤身而已,惡,惡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陳琳謝罪說:“矢在弦上,不可不發。”此言並不表明陳琳是在謝罪,但曹操不僅沒殺陳琳,反而因愛惜陳琳之才華,而任命他主管記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