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鳳囚凰》播出接近尾聲,有一人的形象急轉直下,那就是拓跋弘。最初,他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心向佛,斯文有禮,謙讓大度,甚至有些孱弱。可現在,開啟彈幕,評價卻是:醜惡的皇帝!為何如此呢?他設計進入康王的圈套,讓其走入絕境,又不惜逼死康王的母親;忌憚霍璇,卻還表現出開明之君的樣子,暗地裡早想置她於死地。相反,康王關鍵時刻念及手足親情,沒有殺掉拓跋弘;霍將軍也是兢兢業業只為百姓。這強烈的反差,對比之下,讓觀眾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拓跋弘一直在偽裝,真正的他人性醜惡。可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不如先了解一下歷史中拓跋弘的處境,再下結論:

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古來帝王,身世可憐的多,遠沒有平常孩子的喜樂。這大概是因其生來註定承擔天下,同時皇家少有安定。拓跋弘十一歲就登基了,親生母親被賜死,這是北魏的一個傳統,主要防止生母亂政,輔佐他的便是當朝太后馮氏,也就是《錦繡未央》中的李未央。小皇帝登基,面臨的朝政形勢不容樂觀,主要有兩大問題:

其一,外戚干政。這外戚,便是由馮太后,馮太后的兄長馮熙(也就是容止)為代表的。這裡必須強調一點,歷史中,馮熙是兄長,不是弟弟,還請不要混淆。歷朝歷代,都有外戚,判斷他們的性質,端看對皇帝的執政有沒有影響。

《魏書天象志三》中有這麼一句話:上迫於太后,傳位於太子。意思是,拓跋弘受到太后的強迫,將皇位傳給太子拓跋宏。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拓跋弘受不了馮太后長期干政,又覺得無力反抗,於是想禪位(這後來傳承他一心向佛,實在有點偏),本來選擇的繼位者是叔叔子推,可是被馮太后否定了,最終傳位太子。

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馮太后為何反對呢?原因有二:1。是出於政治穩定考慮,選擇太子更加正統2。則是由於此時太子年幼,更加聽話。我們不討論拓跋弘和馮太后誰是正確的一方,只是從皇帝角度說,外戚影響了他的決策。

再看《鳳囚凰》,康王的宗親身份不會變,容止的外戚身份也不會變。在歷史中,這二者都給過拓跋弘威脅,而劇裡,拓跋弘也恰恰對他們最為忌憚,可以說,這正是拓跋弘應該有的樣子。

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其二,軍權亂政。《魏書·卷六·帝紀第六》記載:拓跋弘剛剛繼位,年幼且無權柄,有一大將軍名為乙渾。乙渾憑藉軍權,威脅皇權,排除異己,殘害百官,還自封為王,眼看就要莫朝篡位了。這時拓跋弘怎麼做的——他和馮太后都沒有辦法,抱頭痛哭。是的,很可憐吧?如果演出來更可憐,這時你就會理解,他為何要誅殺大將軍。最後的結果是,馮太后成功反殺,乙渾死了。對於這段,史書都沒有好好描述,其實也是一場心理博弈:

《魏書》只說了,乙渾被圍困在自己府中,亂刀殺死。但是還有許多疑問沒解釋,擁兵自重的大將軍,怎麼就回府了呢?我認為,和歷史上幾次誅殺藩王差不多,那就是皇帝假意招他入京,而對方恰恰放鬆了警惕。

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回看《鳳囚凰》。霍璇超級可憐吧?明明忠心奉獻,卻被國家拋棄了。但是抱歉,放在浩瀚的歷史中,她不過是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叫做:軍權擁有者,就像秦朝的蒙恬,漢朝的周亞夫,宋朝的岳飛,清朝的年羹堯一樣的軍權擁有者。同時,在歷史中,拓跋弘的屬性又恰恰受過軍權的壓制。這個角度說,《鳳囚凰》裡,這也是拓跋弘該有的樣子。

按照歷史的發展,拓跋弘和馮太后在鬥倒大將軍乙渾之後幹什麼了?皇帝親政柔然。柔然大敗,往沙漠裡逃去了。根據民族史記載,也正是在北魏年間,柔然被滅國,從此他們的人民不知是容入了那裡。

不要一講到“一心向佛”就認為皇帝是個草包。像福臨那樣,信佛又沉迷董鄂妃的人真的少,事實上信仰和政見是不矛盾的。拓跋弘喜歡戰爭,就像祖輩一樣,在戰場上的成績非常好。為了滿足前方的戰爭需要,他還下令百姓改業,都去種地。

都說《鳳囚凰》裡拓跋弘醜惡但我認為這才是他該有的樣子!

而我們看到的這一系列動作,都必須有一個前提:真正意義上的親政,也就是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對於一個有野心且尚不能做到政由己出的皇帝,不要和他談人性!

誠然,康王,霍將軍有可憐的地方,可是歷史中太多的將軍與皇親恰恰是傷害皇帝最大的人。拓跋弘不過是演出了歷史中帝王心術該有的樣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