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是一門學問,3個誤區很常見,難怪喝再多的水也沒好處

什麼是水中毒?

很多人不瞭解水中毒,以為喝越多水越好,越能排除體內毒素,殊不知這是一個大大的誤區!

水中毒,也叫稀釋性低鈉血癥,由於短時間攝入大量水分,導致水分在人體內儲留過多,稀釋了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濃度,造成細胞水腫出現頭暈眼花、意識障礙等症狀,嚴重可危及生命。

喝水是一門學問,3個誤區很常見,難怪喝再多的水也沒好處

同理,喝太多水容易水中毒,喝水少了,則容易水分缺失。

水是維持人體內機體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物質,人體水分缺失,可能導致口乾舌燥、身體疲軟、工作和認知能力下降。如果水分過分缺失,甚至有休克死亡的危險。

人體一天飲水量有標準

人體的每日所需的水分主要來源有三種,一直接進入體內的飲用水;二是攝取食物中的水;最後一種是人體代謝產生的水。

除去人體代謝和食物中獲取的水分,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直接飲用獲取的水分應該在1500ml~1700ml之間。

喝水是一門學問,3個誤區很常見,難怪喝再多的水也沒好處

很多人認為喝水是人的本能反應,對喝水這個日常行為並未有太多的關注,但其實,我們不僅要喝夠水,還要“會喝水”。

喝水也有大講究,三個誤區別踩!

切勿大口喝水

很多人忙起來就長時間不喝水,等想起來了就大口大口地喝。這個行為很容易讓腎臟一下子加重負擔,短時間大量攝入水分,水分的攝入量遠大於身體排出量,人“水中毒”的風險會大幅度提升。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少量多次,有意識地時不時飲用,保證身體經常有水分補充。

別等到口渴再喝水

人對“渴”的感覺有滯後性,當人發出口渴訊號時,體內的水分已經失去平衡,部分細胞已經處於脫水狀態,亟需水分的補充。

“脫水”狀態下,人體免疫力會下降,身體各項機能都會暫時停滯,如果長期保持這個習慣,久而久之,人體就會長期處於一種潛在的缺水狀態,不利於代謝功能的正常發揮。

燙水容易引發食管癌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超過65℃的熱飲(食)正式列入2A類致癌物名單,提醒大眾長期飲用燙飲的健康風險。

我們的食管粘膜非常嬌嫩,正常耐受溫度為10℃~60℃(最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50℃~60℃已經是耐高溫的極限。

如果攝入的食物或飲料超過65℃,很大程度上會燙傷食道粘膜,誘發炎症發生,炎症反反覆覆,則會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風險。

喝水是一門學問,3個誤區很常見,難怪喝再多的水也沒好處

因此,喜歡喝熱水的朋友,一定要把水放置適宜溫度後再飲用,防止被疾病找上門。

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

漢陽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吳小微教授表示,飲料中含有糖分和各種新增劑,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容易導致熱量“爆表”,不僅容易引發肥胖,還可能誘發“三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所以,建議大家含糖飲料不要喝太多,尤其是運動後,它不但不能幫助補充流失的水分,還可能讓產生代謝負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