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藝品實用與美觀有機結合——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西漢時期銅器,於1963年出土於陝西興平縣吳鄉豆馬村,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古代工藝品實用與美觀有機結合——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楊曉君 攝

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青銅盛酒器,多為圓腹,大侈口,下有圈足。尊的造型有很多種,其中動物造型的尊最為形象、逼真。

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長58。1釐米,寬20。4釐米,高34。1釐米,重13。34千克,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佇立,四隻粗壯結實的腿有力地支撐著健壯的身體。雖然是以青銅製成,但犀牛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具有強烈的質感,顴骨和肘部突起,彷彿可以透過面板感受到骨骼的形狀和起伏;口部和腹部的皮肉雖然肥厚,但結實有力,富有彈性。兩角尖銳,犀牛的眼睛由珠飾鑲嵌而成,雖然不大,但卻神采奕奕。尊腹中空,用來盛酒。尊背有橢圓形口,口上有蓋。犀牛口右側有一圓管狀的“流”。握住犀尾輕輕抬起時,腹腔內的酒液便從圓管流出。表面遍飾精細的錯金銀雲紋,全身佈滿的流雲嵌入了斷斷續續的金銀絲好像犀牛身上的毫毛,金、銀、銅三色交相輝映。華美的紋飾既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又有助於表現犀皮粗糙厚重的質感,使紋飾與造型得到完美的結合,熠熠生輝,華美無比。此犀牛為古代生息在中國的蘇門犀的形象。

古代工藝品實用與美觀有機結合——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楊曉君 攝

翻開中國古代典籍,人們會驚奇地發現,犀牛和古老的中華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古代,中國不僅產犀牛,而且數量很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多次發現犀牛骨,殷商甲骨文中有焚林獵犀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用犀牛皮做成的犀甲是武士豔羨的裝備。由於大範圍的捕殺,犀牛這種生殖率低的野生動物在北方迅速減少,在關中一帶最遲到西漢晚期已經絕跡,以至王莽輔政時,曾用貴重的禮物換取南海黃支國的活犀牛。

犀牛不但是鎮水的瑞獸,也是人們圖騰崇拜的祥獸,犀牛的形象被刻畫在各種圖騰上,有的把犀牛視為部落的圖騰,用於各種祭祀和典禮之中。

在古代,人們除了把犀牛當做鎮水靈獸和古老圖騰以外,還視其為避邪祥物。西漢的宮廷貴族製作了很多獅、象、犀牛青銅酒器,以求驅邪避災,迎福納祥。所以,也就有了銅犀尊這樣的青銅國寶流傳後世。

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雖為實用重器,卻寫實生動,明顯地表現出藝術工匠在寫實能力方面的巨大進步,堪稱此時期青銅器之佳品。銅犀尊工藝精湛,逼真自然,金色、銀色與銅胎底色相襯生輝,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中實用與美觀有機結合的典範之作。尤其是尊身整體以錯金銀雲紋塗刻,精美華麗之餘,又洋溢著充沛的活力,堪稱中國漢代青銅器中的奇葩。

記者:楊曉君

責編:勾曉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