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們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也從來不清點?

古代人們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也從來不清點?

古代的一些風俗文化,我們從一些歷史改變劇中也能夠窺探一二,而最為常見的就是古人在吃飯結賬的方式。有很多人在吃完飯之後放下一些碎銀就走了,也不用問店小二多少錢,店小二也不清點一下,也不攔住這些人,反而還熱情的送客,讓很多的人不能夠理解,難道就不怕錢不夠嗎?

古代人們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也從來不清點?

古代大俠給人的感覺就是瀟灑,不拘小節,自然是不會在乎錢的多少。由於他們都是樂善好施,慷慨大方,一般身上也不會有多少錢財。即便是身上沒有多少銀兩,他們如果吃的滿意,還是會大方地留下一塊銀兩,也不去在乎多少。當然,如果給多了店小二自然不會說什麼,可是給少了要怎麼辦呢?

古代人們吃完飯,為何扔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也從來不清點?

實際上他們給出的銀子的價值往往都是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消費金額的,絕大多數的銀子是作為“消費”付給店家的——因為你也看出了,不論是“英雄好漢”還是其他付銀子的人,他們在給錢的時候從來都不詢問商品的價格,只是隨意地從身上拿出錢來就給。意思就是——不用找,我有的是錢!

所以說在古代吃飯,所有的店小二看到客官將銀子放在桌子上結賬的話,根本不會說什麼,甚至還會趕忙將錢收起來,更不要說當著客官的面去點清了,除非客官有這種要求。不過現在很多電視劇也確實拍攝的比較誇張,在古代散碎銀子吃飯不用找錢也就算了,根本不可能會有出現那種拿著銀元寶來吃飯。

古人日常生活使用最頻繁的還是以銅錢為主,大俠也概莫能外,他們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在路上的時間遠比住宿、吃飯的時間要多,出於時間成本考慮,任何商業結算都會以方便快捷為首要條件,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飯錢給多不要緊,但一定要給夠,不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