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美食之五彩糯米粽

“點點窩窩,糯米坨坨,醮點白糖,一人一坨”。一首在宜昌三峽傳唱久遠,家喻戶曉的童謠,鮮活平實地描述了宜昌人過端午節都要吃粽子。粽子蘊含著悠久的飲食文化和豐厚的歷史沉澱。關於端午吃粽子的來歷,歷來諸說不一:有傳為紀念東漢悲號父溺水亡而自投江尋父屍的曹娥;有傳為“迎濤神”紀念春秋吳國屈死後化為濤神的忠誠伍子胥;有傳為古代吳越地區龍的節日,是龍圖騰的祭祀日;還有傳為“惡日”,五月初五是個不吉利的凶日,在宜昌三峽則有更多鮮活的傳說,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相傳,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日,楚國的都城被秦國攻佔了。屈原想著他的一片愛國忠心,他聯齊抗秦的主張不僅未被君王採納,反而遭到了奸臣的讒誣,遭到了朝廷的貶逐,他心中萬分悲憤,便散發披衣在汨羅河畔行吟: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憤世投江。

這時,突然天昏地暗,江水猛漲,呼嘯的江風把屈原憤世殉國的噩耗帶到了屈原的故鄉宜昌歸州,故鄉的人們十分悲傷,為了使魚蝦蟹蚌不啃食屈原的軀體,也為讓屈原能享用飲食,人們便砍來慈竹,在竹筒裡裝上最好的糯米飯投到江中,且每年五月初五都如此,在又一年五月初五日將要到來之時,他們正忙著砍竹造飯,可就在同一個晚上,同一個時辰,屈原故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夢見屈原回故鄉了,只見屈原仍然頭戴切雲冠,腰佩長劍,雖然容顏憔悴,卻輕言細語挨家挨戶詢問故鄉的老人身體安康,關心小孩們讀書成長……3唯獨就是不提自己。

故鄉人們見屈原瘦削不堪,心中已明白了幾分,便問道:“屈大夫,我們投入江中的那些竹筒飯是不是都被水鬼、魚蛟搶吃了”?屈原默默無語,故鄉人們憤慨道:“今年我們改變一個方法,不用竹筒裝飯投江了,我們改用竹葉和粽子包飯,再用驅魔降妖的五彩法線纏緊投入江中,水鬼就不敢爭食了!”還有人獻策道:“這個法子雖好,防了水鬼,可那些魚蝦還是搶食大夫飯食啊,但這些水族都屬長江龍王管轄,我們何不造些龍形船隻,把竹葉飯頭下江後,我們就在龍形船上猛劃,搖旗吶喊,放鞭燃炮,那些魚蝦會以為是龍王巡視來了,

就不敢來與屈大夫爭食了”!屈原聽後笑道:“大家的心意我全領了,但我有一個要求,大家給我送竹葉飯的時候,大家千萬不要把所做的竹葉飯全部送光,你們也留一些,我們熱熱鬧鬧一起吃多好啊”!

打從這年起,人們在把竹葉投入江中時也把龍形船推下水,在江上撓槳翻飛,鑼鼓齊鳴,燃放鞭炮、火藥烷,果然水鬼魚蝦再也不敢與屈大夫爭食了,而且家家戶戶也高高興興與屈大夫一道品食竹葉飯了。

這竹葉飯就是現在的粽子龍形船就是現在的龍舟。從此,每年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風俗就在民間流傳下來了。

自春秋戰國以來,端午節承載歷史的車輪延綿至今,端午節吃粽子亦走過了兩千多個不斷變身的年頭。

端午粽子最初本為祭品,演變為端午節,後演變為端午節令食品,這早在漢代的,< 說文解字>已有文字記載:“粽,蘆葉裹米也”,而且西晉的周處在《風土記》中,則詳細地記下了粽的做法,還有資料表明:早在春秋時期,製作粽子的材料為黍米,用菰葉(茭白葉)包裹或裝入竹筒中。所以當時也稱粽子為“角黍”或“筒粽”。到了晉代,包粽子的原料中有添加了中藥“益智仁”,故粽子亦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米中摻雜了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粽子品種增多,到了唐代,粽子開始用發白的糯米,至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就寫下了“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餡料中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仁等,到清代則出現了“火腿粽”。

而今粽子則更是花色品種繁多,雖然總體上都是粽葉包裹糯米,但內含的花色則把各地的特色和風俗發揮的淋漓盡致。單就屈子故里宜昌的粽子而言,隨口數數就有小棗粽、紅豆粽、綠豆沙粽子、蓮蓉粽、桂圓粽、蜜餞粽、板栗粽、叉燒烤肉粽、雞肉粽、水晶粽、老壇酸菜粽、峽江臘肉粽、火壟火腿粽、鹽蛋黃粽、八寶粽等。

宜昌人最引為自豪,最值得一表的是“峽江臘肉粽”,它選用峽江的優質冷水糯米,淘洗淨浸泡半日,其中摻入切成細條狀的峽江煙燻五花臘肉,用老嫩適度、寬窄相宜的簝葉,即《本草備要》記載的“多汁、味甜、有涼心暖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風邪煩熱,咳逆喘促、嘔噦吐血、中風失音、小兒驚痢”等功能的淡竹葉,包裹糯米臘肉,用五彩絲線纏成如角杯的“菱角粽”,一角翹天的“獨角粽”或二粽一連或多粽一串的“鴛鴦粽”、“ 母子粽”、“ 祖孫粽”等。

煮食峽江臘肉粽宜先大火煮沸,然後用中火、小火煮兩個小時即熟。食時解開彩線,剝開簝葉,團成一坨的熟粽糯米潔白如玉,晶瑩剃透,五花臘肉條油光紫紅或琥珀內斂,分外誘人,食之,糯米軟糯滑潤,臘肉勁道味綿,一陣陣淡竹葉的清香淡甜,煙燻臘肉的濃厚肉香,百草煙燻香撲鼻,真乃賞心悅目,爽口之極也。

最奇妙的是峽江臘肉粽煮熟後置於通風處,儘管在五月初夏,亦可存放十日,其色香味不變,故峽江臘肉粽已成為了中外遊客不可多得的搶手旅遊地方特色饋贈禮品。

粽子萬變不離其宗,其主料為糯米,又稱江米,是我們經常食用的穀類之一,糯米應比普通的米的口感要黏一些,香糯軟潤一些,故受大家的喜愛。

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暖胃的作用,並且具有收斂作用,對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也由於糯米有黏性,其中所含的澱粉在結構上與普通的大米不同,比普通大米生血糖的速度更快,而且甜粽含有較多的蔗糖,所以糖尿病人吃粽應注意適量,血脂高的人群和肥胖人群也應適當限量,切不可過多的食粽子。

從現代營養學的理念來看,粽子也許並不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健康食品,但我們不要把粽子僅看成是一種食品,套用時下流行的一句網路語言來描述一下:“哥吃的不是粽子,是文化”。所以端午節的粽子還是一定要吃的。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吃粽子應“食不在多,有粽即行”,“ 粽不宜縱 有粽即中也”。

宜昌人食粽子是沾光——沾了老祖宗屈原的光,每年端午節前後,宜昌的大街小巷、小吃店裡、大餐館裡都會有人包粽煮粽,食粽的客人更多,親友之間也有以粽作為節日禮物相互饋贈,尤其是在大街小吃攤點買上幾串,由小孩提著,蹦蹦跳跳的走親戚,真為節日的熱鬧,為五月的風景增加了一道十分醒目地亮點。

更難為屈子的故鄉人,他們縱情端午於粽情,把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粽子文化演繹的匠心獨具,鍾情萬千,他們詮釋:為什麼宜昌粽子只包一顆蜜紅棗?一顆蜜紅杏?因為紅杏、紅棗代表屈原的一顆愛民、愛國之紅心,為什麼粽子要改黍米為潔白的糯米,因為糯米性粘糯慈,諧音“慈”,喻意屈原以百姓心連心、心貼心、有情有義,永不分離,糯米的潔白,寓意屈原為官清正,光明正大。

在宜昌,人們吃粽子,卻從沒有把粽子看成一種簡單的食品,而是視為在品味古老悠久的民族飲食文化,人們縱情粽情端午,寄託了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崇敬與紀念,更寄託了龍的傳人愛國、愛民的赤子激情的一種傳承和縱情宣洩,一年一度歡度端午佳節,無疑成了宜昌人民自覺進修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公開大課堂和全民進修日。

三峽美食之五彩糯米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