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每逢端午,最離不開的自然是粽子。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那粽子是如何而來的?粽子有哪些種類?我是張張,想與您一起發現美食,瞭解美食,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喲!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

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新增中藥材益智仁,稱“益智粽”。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到了唐代,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的必備食品。

唐人姚合“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反映了當時食粽之普遍。宋代時,出現了用“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了菰葉的季節侷限。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核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則出現在清代乾隆年間。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從南北朝開始,民間開始有了粽子,這源自於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都特別哀傷,覺得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是國家的損失。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據古書記載,在這之後,是屈原託夢給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粽子。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來說,千百年來,大家吃粽子的習慣是一樣的。那粽子的種類也是數不勝數,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粽子不僅種類各異,形狀也大有區別。

由於地區不同,粽子使用的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大有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那每個地方粽子的代表品種是什麼?

首先,

南方粽子

的代表品種是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形狀有金字塔型、條形與三角錐形等。品種主要有鹹肉粽、梘水粽、豆沙粽等,其中鹹肉粽最受歡迎。

江南粽子

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稻草灰湯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最後,

北方粽子

,多是糯米所做,蘸白糖或紅糖食用。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那挑選粽子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項:一要

看粽子標籤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二要

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嚐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

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

四要

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五要

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每逢端午粽飄香,紀念屈原永不忘,南北地區差異大,選粽需謹慎

我是張張,一個喜歡瞭解美食,善於發現美食的美食愛好者,如果你有喜歡吃的菜,有想要了解的美食,記得在下面評論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