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你吃過“驢打滾”嗎?

對於中國的飲食文化來說,一日三餐不一定都要做成滿漢全席,但不厭其精,色香味俱佳,應該是美食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一次聽到“驢打滾”這名兒,我聯想到的就是一頭小毛驢,在黃土地上翻滾,有點可愛,有點萌!

其實“驢打滾”只是一種雅號俗稱,它真正的名字應該叫“豆麵卷子”,是一種起源於東北地區,盛行於老北京的古老的美食小吃。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你吃過“驢打滾”嗎?

因其在製作成型以後需要在炒熟的黃豆麵中滾一圈,裹上一層黃豆麵,酷似毛驢愛在黃土中打滾一樣,所以才被趣稱為驢打滾~

經常聽到路邊有吆喝叫賣“驢打滾”的,就很佩服最先起這個名字的人,真是富有想象力!

一道民間的小吃,卻跟驢掛上鉤,就和“佛跳牆”“螞蟻上樹”一樣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但細細想來又很貼切,不禁泯然一笑。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你吃過“驢打滾”嗎?

有詩云:“紅糖水餡巧安排,黃米成團豆裡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黃、白、紅三色分明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麵,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關於驢打滾的小故事,我知道的就有兩個。

一個是乾隆、香妃、艾買提之間的情愛糾葛~

看過還珠格格的都知道,香妃自帶體香,翩翩起舞,彩蝶飛飛,羨煞了多少人!

話說大、小和卓叛亂平定後,香妃被乾隆帶到了北京城,乾隆對她是喜愛非常,有什麼要求都會滿足她。

可是遠離了故土,遠離了心愛的丈夫艾買提,香妃是茶飯不思,日漸憔悴。

為了讓美人恢復生機,乾隆命御膳房做山珍海味,風味名吃,但香妃連看也不看。

無奈之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營的人給香妃做家鄉吃食送進宮。

正好香妃的丈夫艾買提趕來京城,聽說了這件事,於是自薦他家祖傳的自制點心江米糰子,獻與香妃。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你吃過“驢打滾”嗎?

江米糰子送到宮中,太監問到食物的名字,原來就是驢打滾。香妃一見,睛睛一亮,知道丈夫來了,精神頓時好了許多,展露了笑容。

乾隆聽了非常高興,後來艾買提就天天做驢打滾送進宮來,驢打滾也就出了名。

還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叫“小驢兒”的太監,不小心把御膳房新做的點心掉進了黃豆麵裡,慈溪嘗後卻很喜歡,大廚覺得都是小驢兒惹的“禍”,於是跟太后說這菜叫“驢打滾”。

隨著歲月更迭,以往的驢打滾也與時俱進地“滾”出了新花樣。

除傳統的黃豆麵,還增添了糯米麵、高粱面、黃米麵、玉米麵等,餡料有紅糖餡、豆沙餡等多種風味。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你吃過“驢打滾”嗎?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而製造美食者,必定閱過人間百味,又能返璞歸真,回到食物本身。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香、甜、黏的“驢打滾”,可願嘗試一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