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若是心中已然懷有濃烈的酒意,那麼一場醉酒便根本不需要如何地大飲、痛飲,只需要一杯酒便可讓人心生醉意,平日裡被藏於胸中的遁世之念、壯志豪言也會隨著這濃稠的醉意流露而出。

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如那“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一般,因為一場“烏臺詩案”而被貶困於黃州團練副使的閒職上,實際上也就是一種變相的軟禁,在此種常人看來是萬分憋屈、失落的情境下,蘇東坡還能心境悠然地飲酒,“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還在恍恍惚惚醉意朦朧之間一邊反思著自己這半生是不是太過在乎功名利祿:“長恨此身非吾有,何時忘卻營營?”,一邊又在心中生出“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夜歸臨皋》)的遁世之念。

亦如那“舉杯邀明月”的李太白,他才氣齊天,但也心比天高,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之後被唐玄宗“賜金放還”(說難聽點的話,實際上就等同於:拿點錢趕緊滾蛋!)

於是這位“詩仙”再度踏上了漫遊山河的旅途,一邊醉醺醺地遊玩山水,一邊還舍不下心中的壯志和才情,一場大醉接著一場大醉,在醉意勃然時,高聲吟唱:“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

心中有欲醉之意,身處可以允許自己放心一醉的場合,彼時,手中的酒杯便是那遁世的一葉扁舟,也是那奔走翻騰於青崖峭壁的矯健白鹿。

那些在醉酒之後心生遁世之感、口出遁世之志的古之醉客往往都只是趁著醉意說一番自己在清醒之時絕對說不出口、在自己清醒之後也改口不提的醉話。

無論是什麼“今時無賀監,誰識謫仙才。曠世此詩筆,隨身唯酒杯。”的自負傲氣,還是說明“紅顏疑易老,白眼怪難開。歸過任城下,狂歌定幾回。”(清代鄭開禧《送亨甫歸邵武》)的狂歌放誕最終都會歸於一陣冷清的沉默。

那些在醉酒時被說出口的關於遠遁山河、不在乎廟堂功名的“豪言壯語”在酒醒之後大多有人都會變為幾句含糊其辭的尷尬推脫。

其實啊,那被他們捏在手中,不斷舉起又放下的酒杯才是古今醉客懷中膽氣、口中豪言的底氣所在。那隻或滿溢或空空的酒杯是他們心生遁世之念的緣由,也是他們口出豪言的底氣所在。

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出世?入世?遁世?在手酒杯算什麼?

此情此景,我們把杯中的茅香坤沙一飲而盡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