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最初僅是個窮地區,為什麼能後來居上反超

我們都知道,自春秋以來,秦就從來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那麼為什麼到了戰國時期,秦能夠一躍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呢?

(圖)春秋列國地圖

春秋戰國,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其中許多故事,都能為今天提供參考。

有這樣一個國家,套用今天的話說:它發跡於老少邊窮地區,建國初期人口少、底子薄,資源貧瘠,政治文化落後,人民素質普遍較低,還常受外族侵略。

這,就是當時處於西北邊陲的秦國。然而,在其後短短一百年間,秦國透過變法圖強,迅速超越中原各國,一躍成為政治、軍事、經濟強國,令人們震驚和讚歎!它依次滅掉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成為天下一統的新霸主。

這是一種什麼速度?秦國速度。

要知道,從秦國商鞅變法(公元前 356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 221年),只用了一百三十多年的時間 ——相對於周王朝八百年曆史、齊晉等國三四百年曆史的老資格來說,秦國只是一個年輕小夥子。

但事實就是如此,它華麗麗地崛起了。

這“秦國奇蹟”的奧妙究竟在哪裡?

秦國最初僅是個窮地區,為什麼能後來居上反超

(圖)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為何它能後來居上?

秦,是後世談不盡的話題。無論是在歷代的史書文字裡,或是考古挖掘的實物場景中,我們都能得到這樣的印證:秦軍戰鬥力極強,它的軍隊紀律嚴明,士兵驍勇善戰,所向披靡。

當時的人們就評價秦國“秦,虎狼也”。在《戰國策》中,有這樣震撼的描述:崤山以東的六國計程車兵,參戰時都全副武裝,穿著鎧甲、戴著帽胄。但是,秦國士兵比六國士兵都更勇猛,他們通通赤膊上陣,不做任何保護措施,他們橫衝直撞,殺紅了眼,左手拎著血淋淋的人頭,右手夾著生擒而來的俘虜,還在不停地追殺敵軍(“山東之卒,被甲冒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秦軍的驍勇善戰,為世人所公認。

後世人們往往把秦國的強大歸因於某些具體因素,比如:使用了遠距離射殺武器“弩”、青銅劍的製造技術好、馬匹精良等。誠然,這些因素能夠決定單場戰鬥的勝負,但秦軍逢戰必勝,所向披靡,其原因僅僅只在軍事嗎?

軍事,只是表象,是政治的延伸。

而政治,亦只是另一個表象。

這背後,實質上是制度的變革。

秦國最初僅是個窮地區,為什麼能後來居上反超

(圖)《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圖為《戰國策》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贏者通吃的時代,誰能打,誰就是大佬。

秦國一直都在做小弟,守著自己那點可憐的土地,龜縮在西北角。

所謂“向東不能出崤函,爭南不能及巴蜀”,很長一段時間裡,秦國的形勢很不樂觀,如果我們沿著北、東、南三個方向畫一個半圓,就會發現,在秦國的周邊,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 c形包圍圈”,將這個國家嚴嚴實實封鎖起來。

魏國、趙國、楚國,周邊很多國家都在挑釁它,製造各種事端。面對各種挑釁,秦國就是硬不起來,幸運的是,秦國老百姓都能理解領導人的苦衷,他們說:“我們秦王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問題是,這盤棋下了好幾代人,從爺爺輩到孫子輩,似乎車馬炮還憋在老巢裡不得出來。

“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改革,國家就不能發展!”站在函谷關的城牆上,秦孝公向近臣吐露心聲。

作為秦國的第三十一位君主,秦孝公想帶領秦國走向富強。

可是,改革該如何進行呢?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比較優勢的後發國家來說,一切都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經驗可循。

時間不等人。

秦國最初僅是個窮地區,為什麼能後來居上反超

(圖)《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徙木立信(指透過某種手段樹立典型,而使公眾信服的行為),圖為《史記》

此時,各國都已經啟動改革了,而且卓有成效,請看:

魏國率先改革,領先了秦國五十多年,“李悝變法”讓魏國一躍成為強國,侵吞秦國在河西的大片土地,將秦國逼入關中,使得“秦兵不敢東向”。

楚國也開始了改革,領先了秦國三十多年,“吳起變法”,闢地千里,帶甲百萬,“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南方的大片土地歸入楚國勢力範圍。

韓國,法家名士申不害也引領變法,“內修政教,外應諸侯”,製造出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攻擊效能極高,“天下之寶劍韓為眾”。

齊國,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富之國,最早稱霸中原,國內經濟繁榮,商業發達,讓各國羨慕不已。

……

當各國都在爭相改革、取得一次次巨大的經濟、政治、軍事成就時,西北邊陲的秦國該怎麼辦呢?

年輕的秦孝公登基伊始,便召開會議,加速改革,實現富國強國的願望。當然,在秦孝公的心裡,本國人才匱乏,他只能寄希望於國外人士。

當時各國間,人才流動頻繁,奇士高人都自薦於王公貴族,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負。

商鞅就這樣上場了。開始的秦國的逆襲之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