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強識|牛車雖穩,英雄需小心

秦朝末年,天下間戰亂紛紛。待到劉邦平秦滅楚一統天下,中華大地換了人間,雖是百廢待興,但也是一片創傷。戰爭導致人口銳減、經濟崩潰。最慘的地方莫過於“

自天子不能具醇駟

”,皇帝出行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樣的馬,而王侯將相上朝參覲,只能“

乘牛車

”,只能坐著牛拉的小車,慢慢悠悠一路走。

從這段表述上看,至少在西漢初年,乘坐“

牛車

”不算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甚至有些“低賤”。畢竟比起君子出行乘坐的馬車乘輿相比,牛車顯得有些low。

但是越是顯得low的東西,有的時候往往越接地氣。與馬車相比,乘坐牛車不僅更加安全可靠,而且還省去了不少稀奇古怪的禮儀問題,“

乘輿之禮

”在牛車面前就算不了啥。而且坐牛車,慢慢悠悠,飄飄然,在盛世王朝就顯得安逸舒適了許多。東漢以來,再到魏晉六朝,直到唐代,牛車在上流社會開始逐漸受寵,在地位上慢慢取代了馬車。

順帶一提,牛車在盛唐時期傳入日本,此後日本公卿顯貴出行,大多是牛車開道。

博聞強識|牛車雖穩,英雄需小心

上圖所見,是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南北朝時期的北朝陶牛車。這件器物是個隨葬用的明器陶俑,1955年山西省太原市張肅俗墓出土,車高31。2釐米,牛高23。2釐米。車為長方形車廂,車廂短寬,前面有通風透氣的窗戶,有柵欄,後邊有供人進出的小門,頂上是個長長的捲棚,可以擋風、擋雨、遮太陽。人坐在車廂內,車轅原為木製,出土時已腐朽不堪。

漢晉以來,使用牛車之風日益興盛。在《三國志》裡面還記載有這樣一段有趣的對話。當時曹操南下荊襄,寫書致信孫權意圖勸降。孫權猶豫不決之時,魯肅站出來嚴肅的說:

“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

我魯肅投降曹操,可以當個小官,乘坐牛車結交好友,最後當上個地方長官不成問題,但您呢?

正是這番推己及人的話,促成了孫權聯劉抗曹的決心。

牛車雖穩,但坐久了,恐怕也會漸失陽剛之氣。安穩雖好,切不可消磨了英雄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