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大唐天祐元年(904年)八月,朱溫弒唐昭宗後假傳聖旨,立輝王李祚為皇太子,並改名李柷。年僅13歲的唐哀帝李祝就這樣登上皇位,成為了朱溫手中的傀儡,也成了大唐的亡國之君。歷史的車輪行進到了這一天,曾經輝煌強盛無比的大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大唐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雖是傀儡皇帝,但李柷也沒有忘記傳宗接代,年僅16歲的他就已經當上了父親。給孩子起名是一件大事,他也將自己“使朝廷興隆”的美好願景寄託在了孩子身上,給他起名“熙照”。

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溫篡唐,享國289年的大唐帝國壽終正寢。朱溫還沒有稱帝之時,就大肆殺害李唐血脈,哀帝李柷的幾個兄弟也慘死。正因如此,李熙照的存在一直都是李唐皇室的最高機密,以至於史書上都沒有關於他的隻言片語,後人也只能夠透過《李氏族譜》才能知道他的存在。唐朝滅亡後,尚在襁褓之中的李熙照在堂叔李開來的拼死保護下躲過一劫。叔侄二人一路南逃躲避朱溫的盤查,最終定居在了福建邵武的深山密林之中。

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當時天下大亂,朱溫建立的後梁的勢力範圍僅限於中原一帶,福建則是閩王王審知的地盤。沒有了朱溫的追殺,再加上福建地形閉塞,是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所以李熙照便跟隨叔叔在此定居。此後300餘年,大唐李氏遺脈一直定居福建一帶。時間轉眼已經是南宋開禧二年(1206),李氏後人李火德出生。較之於先祖的沒落,他再度讓李氏崛起,他本人就曾官至南宋河南節度使,爵關內候。後來隨著蒙古人的南下,李火德再次率領族人遷徙,最終定居在了福建上杭。

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李家後人開始在閩粵兩地開枝散葉,600年間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官和富商,可謂是人才輩出。時間轉眼又到了晚清,由於大清帝國的全面落後,導致了處處受制於西方、喪權辱國的局面。因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大多從海上而來,所以沿海地區首當其衝,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為了謀生,沿海居民紛紛“下南洋”,當年李火德的後代也在時代潮流之中向海外發展。根據保守統計,李氏後人的足跡至少遍佈海外13個國家和地區。在眾多的李氏後人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李光耀的曾祖父李協裔是廣東人,正是因為他下南洋謀生,才有了李光耀後來在新加坡的成就。根據族譜記載,李協裔正是當年李火德的後人,也就是李唐皇室遺留下來的血脈。李家人在經商方面很有頭腦,雖然遠在異國他鄉,但李協裔及其子孫李猶虎、李搌坤,透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積攢下了不少的財富。等到李搌坤的兒子李光耀出生後,李家已經有足夠的財力讓他接受英式貴族教育。1959年,年僅26歲的李光耀就當上了新加坡自治邦的第一任總理。

此人是大唐的亡國之君,子孫卻一代勝過一代,後來還在海外建國

1965年,新加坡在李光耀的領導下宣告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李光耀成為了新加坡的國父。自哀帝李柷亡國後,時隔1058年,李唐後人再次建國。只不過雖然是李唐皇室遺脈,但建立的不再是帝國,而是民主國家。新加坡在李光耀領導下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當年的“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就是其中一個。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是李光耀之子,依舊是李唐遺脈。除了政界,李唐後人在商界的成就也不容小覷,曾經長期佔據中國首富之位的李嘉誠,也正是李柷後人。

參考資料:《李氏族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