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諸葛亮的名字之所以能名垂千古,不僅僅是因為他輔佐了劉備,還有他堅持北伐,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直沒有忘記當初的誓言和揹負的使命。相比之下,龐統的存在感就要淡了許多,他是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論智謀,他乃是妥妥的當世一流。然而,龐統卻在落鳳坡被射死了,還沒等徹底發揮才能,他便草草退出歷史舞臺,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天大的遺憾。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實際上,蜀國是三國中最弱的國家,曹操統一了北方,孫權盤踞江東,唯有他沒有根基,手下的文臣武將也少得可憐,說他是白手起家一點不為過。然而,劉備卻創造了一個奇蹟,雖說他兵少將寡,但個個都是當世英雄,遇到諸葛亮之後,他也勝多敗少,尤其在赤壁之戰之後,他更是得到了喘息之機,有了逐鹿天下的可能。不過,諸葛亮再強,也未免分身乏術,若想壯大蜀國,就必須要有更多的人才加入。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然而,龐統的適時出現,卻使一系列問題迎刃而解,水鏡先生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如今劉備得到了2個人,這豈不是意味著他已經將半個天下收入囊中?另外,龐統還改變了劉備的固有思維,一直以來,劉備都以仁義著稱,前有陶謙讓徐州,後有劉表託孤,就連逃亡之時都有百姓相隨,由此可見,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赤壁之戰過後,劉備佔據了荊州三分之一的地盤,算是有了一定根基,但荊州卻不適合作為發展的根基,若想成就霸業,就必須要拿下益州。可是,劉璋在益州百姓心中的地位卻很高,劉備怕失了民心,於是遲遲不敢動手。就在這個時候,龐統說了句改變劉備一生的話: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龐統不像諸葛亮,他從來不會感情用事,凡是有利於發展的主張,他都會直言不諱,儘管劉備為人仁義,但是時代已經變了,若此時不把益州打下來,遲早會被人奪走,那個時候後悔也晚了。不得不說,龐統的眼光還是那麼毒辣,劉備點頭之後,蜀國也迅速建立了起來,繼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遺憾的是,龐統卻無緣見到這一幕了,公元214年,他在落鳳坡被敵軍射死,時年36歲,若他能一直在劉備身邊輔佐,也許天下大勢還會再一次發生變化,北伐一事或有轉機。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實際上,龐統對於局勢的把控還是非常準確的,他制定的戰術簡單而實用,經常會收到意料之外的結果。另外,他還能針對變數做出應對措施,這一點要在諸葛亮之上。所以說,若是讓龐統北伐,與司馬懿正面相抗的話,也許會取得短暫的優勢,但是從長遠來看,他並不能取勝。諸葛亮是個全能型人才,他不僅會調兵遣將,還懂政治和管理,能充分利用各種人才,讓他們在應有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反觀龐統,他的身上始終有傲氣存在,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他很難做到諸葛亮那麼完美。對一支軍隊來說,只有凝聚力才是克敵制勝的基礎,而龐統顯然沒有這個人格魅力,若是對上了司馬懿,他或許能在前期佔據一定優勢,可是來自後方的壓力卻會使他舉步維艱,甚至功敗垂成。因此,諸葛亮只有一個,後人之所以稱讚他,也並不是因為北伐這一件事,儘管在智謀上,龐統並不遜色於他,但是他卻是個難得一見的全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