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文 / 曾湘軍

圖片來源網路

漢高祖劉邦晚年,把大臣召集在他跟前,又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馬,要大臣們歃血為盟。大夥兒當著高祖的面,歃了血,起誓說:“從今以後,不是姓劉的不得封王,不是功臣不得封侯。違背這個盟約的,大家共同討伐他。”這就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白馬之盟。在湘西苗區,也流傳一段湖廣按察司副使李愷與苗民結白馬之盟的佳話。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明湖廣按察副使李愷塑像。

李愷,福建惠安人,明嘉靖年間湖廣按察副使。明代湖廣行省包括現在的湖南、湖南,按察司掌管司法。李愷任湖廣按察副使時,被譽為“操行端嚴,兼通謀略”。嘉靖二十二年(1542)正月,貴州銅仁平頭龍子賢、鳳凰筸子坪龍母叟、龍許保、吳黑苗、臘爾山龍科桑與六里(花垣古稱)鴉酉龍求兒、龍柳補等聚眾起義,攻陷湖廣麻陽、四川酉陽等地,史稱“嘉靖大苗亂”。侍郎萬鏜帶兵鎮壓,四年不克,右都御史、總督湖廣、貴州、四川軍務張嶽繼之,也束手無策,反而被龍許保攻破印江與石阡兩縣城,將印江知縣徐文伯及石阡推官鄧本忠俘虜,張嶽停俸,帶罪督徵。李愷臨危受命,他改變策略,變剿為撫,很快化干戈為玉帛。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吉首雅溪天王廟。

《湖廣按察司副使抑齋李公洎配恭人吳氏墓誌銘》是明萬曆間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李廷機為李愷夫妻合葬墓所作墓誌銘,墓誌銘大意如下,意思是這次苗民起義,朝廷調集三省軍隊鎮壓,未能平息。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鳳凰古城天王廟。

三王爺,相傳為宋紹興年間楊氏三兄弟,南宋紹興末年到淳熙初年,有辰郡(今辰溪一帶)“土蠻叛賦首”龔之德、龔之奇據浦市一帶,“焚掠瀘麻”,杜葉“蠻酋”雞冠大王何車,高都“亂民”周彥、周德星等與“峒酋”一起,“精挑悍賊九千”,“蹂躪楚邊,湘西大擾”。常德郡守鄢爾榮無力收拾混亂局面,便向南宋朝廷報告,請求派兵剿滅。宋孝宗便命令楊氏三兄弟出征,他們設計誘敵到鳳凰奇梁橋洞邊進行決戰,大敗賊部。民間有歌謠頌楊氏兄弟功德,“三十六人殺九千,殺在奇梁洞門前,血流成河骨成山,盔甲埋在爛泥田。”他們遭人陷害,被宋孝宗賜以毒酒,死後封為白帝天王,常於辰州顯靈,自宋代年以來是湘西苗族虔誠祭祀之神祇。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福建泉州李愷題摩崖石刻。

明代至清代期間,鳳凰廳就建有12座天王廟(三王廟),乾州建有雅溪三王廟。鴉溪天王廟位於湘西吉首市鴉溪村境,又叫三王廟、三侯祠,是一組工藝精巧的古建築群,正殿華麗堂皇、寬敞肅穆,正門上有“雙龍搶寶”浮雕,屋脊上有巨大的“雙龍搶寶”石雕。三神像同真人般大小,栩栩如生,身著龍胞,怒目揚眉,威嚴無比。三王崇拜是湘西本土宗教,明清兩代統治者加以利用,由民間信仰轉為官方祀典,俗稱神道設教,以控制苗民思想。苗民有冤屈,常到天王廟接受神判,苗民信天王賽過信官府。李愷就是在這裡與湘西苗民結白馬之盟的。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鳳凰縣城觀景山麓天王廟,建於清嘉慶三年(1797年),正殿三間,中堂塑三王爺神像,白臉為大王、紅臉為二王、黒臉為三王。

時湘黔邊區虎患嚴重,威脅人畜安全。如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貴州銅仁城內火災,燒燬400餘舍房屋。秋,有虎渡江進城叼走牲畜。冬,老虎到府街又到李參將馬廄咬死3匹馬。嘉靖十九年(1540)初3虎連續4夜吼於東山之椒地,地為之震,捕其1只後才離去。是時乾州鴉溪山上有虎傷人,苗民苦不堪言。李愷上任三個月,知道苗民畏懼三王,於是決定到鴉溪天王廟祭祀三王,祈求白帝天王為苗民攘除虎害,他預言在祭三王的日子,為害一方的老虎會自取滅亡。屆時果然有三隻老虎從雅溪三王廟附近山上跳下來摔死了,預言應驗,此舉在苗民中產生極大震懾,起義首領紛紛歸降,相繼放下武器者,多達三十五寨。苗民畏懼他的威嚴,感佩他的公正,就在當地豎立一根銅柱,旌表他的德行,他與苗民“殺白馬釁銅柱”,即將馬血塗在銅柱上,結白馬之盟,湘黔邊苗區很快安定下來。李愷又向朝廷建議,在臘爾山設宣慰司,建立土司制度,因俗而治,以義理教化苗民,希望永絕苗患。可是不久,李愷接到母親病逝訃聞,不得不回家守喪,此事作罷。《湖廣按察司副使抑齋李公洎配恭人吳氏墓誌銘》雲:“公在事半歲,不煩寸兵鬥糧而威加三苗、綏五溪,辰沅之功,至今不可磨滅。”對於他撫定苗區的功績進行了高度讚揚。

流傳在湘西苗疆的“白馬之盟”佳話

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載:於民國時期拍攝新寨(今臘爾山鎮)民間抬天王神求雨老圖片。清嘉慶年間,建有新寨天王廟。白色旗面書寫“新寨天王纛旗”。

李愷降服三虎屬於湘西傳統巫術禁山令,湘西山高林密,多毒蛇猛獸,為了保障人身安全,便發明了禁山令。所謂禁山令,即將山中的毒蛇猛獸禁錮起來,不讓他們傷害人類。舉行禁山儀式的時候,全體獵人倒穿蓑衣,靜靜的盤腿坐在獵神廟前,由巫師梯瑪主持儀式。梯瑪倒穿蓑衣,呈上刀頭肉、餈粑、豆腐等祭品,再將一隻公雞的雞冠咬破,滴血於神壇前,口中念動神咒。進行禁山儀式之後,人們就不會受到毒蛇猛獸的攻擊了。禁山令以及開山令屬於辰州符中九丁十三川之絕技,是湘西神秘事象。

可是,李愷戰功赫赫沒有受到嘉獎,反而招來了奸邪小人的忌恨。就在他守喪期間,小人不斷對他進行攻擊,稱他“跅弛不羈”。李愷不屑與之爭辯,又痛感朝政日非,奸佞當道,匡世濟民抱負難以施展。因此嘉靖二十六年(1547)主動辭官,歸隱家鄉,於惠安縣城北面的南埔介山,開墾荒地,過著恬淡的鄉村生活。閒時,將處理苗疆事項撰寫成書,是書分《征討》《巢穴》《哨道》《轉運》《調發》《防守》六目,名曰《處苗近事》,詳細收錄洪武至嘉靖湘黔邊區苗疆史料,現收藏於浙江寧波天一閣。

宣告: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net0743@foxmail。com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稽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