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被殺後,趙構對著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岳飛被殺後,趙構對著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南宋紹興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趙構下令,“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隨即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時年39歲。

死訊傳開,南宋老百姓為之哭泣,但金國群臣卻大肆慶賀。長久以來,人們對岳飛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過於剛直不知變通、對政治敏感程度很低、情商低一根筋、不善於處理與同僚之間的關係。

岳飛被殺後,趙構對著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事實上,這是最大的誤解。如果我們把岳飛放在南宋所有抗金名將中去對比,就會發現上面的批評完全是無中生有,岳飛的情商和政治水平是其中佼佼者,與同僚關係也是比較融洽。那麼,宋高宗為何要殺岳飛呢?

在影視作品《精忠岳飛》裡有這樣一幕,岳飛被殺後,趙構在他靈位前說了一句無比經典的臺詞,“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你的公道在這裡,朕的天下也在這裡。”這句話很好理解,“我知道你岳飛是個大忠臣,不是我要殺你。如果你實現了你的理想,那我的天下何去何從?”

岳飛被殺後,趙構對著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雖然這句話是演義,但卻很好的解釋了趙構對待岳飛的矛盾心理,他不是昏君,只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而已。靖康之恥後,趙構以康王的身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急忙稱帝。金朝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立即大兵南下,趙構只能南渡,史稱“建炎南渡”。

此時的岳飛剛滿25歲,正在河北率兵抗金作戰。岳飛很不滿趙構南逃行為,立即向趙構上“千言書”,力主北伐。皇帝要跑,你讓他不跑,皇帝會高興?果不其然,趙構將岳飛開除軍籍。是金子終究會發光,憑著不屈不撓的努力,岳飛在抗金戰場大放異彩。

岳飛被殺後,趙構對著靈位說“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然而,岳飛戰功越大、名頭越響亮,危險卻離他越接近。回到老生常談的話題,岳飛為何被殺?除了《精忠岳飛》裡趙構那句話外,早在金人遣使議和時,就提出殺掉岳飛和談才有可能,“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

反觀趙構,多年的安寧生活已經讓他失去了進取之心,只希望能偏安江南。於是,秦檜就以“莫須有”殺掉岳飛,這是岳飛被殺的最主要原因。縱觀兩宋,一直保持著文人領兵,武將領兵一旦做大很容易引起猜忌,而且往往下場悲涼。

參考資料:《續資治通鑑》、《宋史岳飛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