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皇宮,作為整個國家的權力中心,具有著重要的地位。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當中,產生了許多的皇帝,而差不多每位皇帝都於在位期間營建了規模宏大,氣派豪華、富麗堂皇的宮殿。例如秦朝時期的咸陽宮、阿房宮,西漢時期的未央宮,唐朝時期的大明宮等等。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而如今,最為人們所熟知的皇家宮殿,無疑是明清時期的紫禁城,就是我們如今所說的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整個建築都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之上,規制十分的講究。不僅如此,整個宮殿更是恢弘大氣。

作為皇家的住所,紫禁城不管是從規制上,還是從建造工藝的精細程度上來看,無疑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上的最高水平,各種建築的佈局以及用料都十分的講究,象徵著皇帝的最高權威。而隨著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退位,紫禁城也慢慢地向人們揭開了神秘面紗。如今,每年都有許多人去往北京,參觀故宮。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在故宮中,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不僅展現出了古人的工藝水平,同時也凝聚著老祖宗的智慧。很多去過北京故宮的人可能會發現,在皇城內的許多地方,都放有很多大缸。這些缸體積龐大,兩邊還掛有鐵環。這些大缸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難道僅僅是作為裝飾陳列在殿外嗎?

這些大缸其實都是金屬製造的水缸,明代時期,這些水缸都是用鐵或者是青銅製造而成。為了彰顯皇家的地位,甚至有些水缸還是鎏金的銅缸。而到了清代時期,則大多換成了鎏金銅缸。在太和殿以及保和殿等重要的宮殿外陳設。那麼這些水缸究竟作何用途呢?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人們都是採用的土木結構的建築。即使到了明清時期,用了大量的磚瓦來修建皇城,但是建築的大體結構還是採用的木頭。這樣一來,就容易發生火災,導致房屋建築倒塌等等,而且不易撲滅。因此,為了能夠在火災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控制火勢,人們在紫禁城內安放了許多的水缸。

為了儘可能的儲存更多的水,這些水缸的面積都很大,其中最多甚至可以容納3噸的水量,以備不時之需。憑藉著這樣的一種“消防設施”,皇宮發生大火災的機率被明顯降低。然而,北京位於我國的北方,冬天的氣溫往往能夠達到零下,許多的河流都會結冰,水缸放在室外,其中的水無疑會被凍住。這樣一來,就失去了防火的作用。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但是故宮水缸裡的水為何在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經歷過600多年卻不結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但我們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首先,每當農曆的“小雪”一過,北京的冬天就開始降溫。這時,皇宮中的太監們就會在水缸的外面套上專門製作的棉套,來起到保溫的作用。同時,還會在水缸之上蓋上缸蓋。但是這種方法不能完全地防止缸中的水結冰,到了寒冬時節,作用並不大。因此,在最初設計製造的時候,工匠們就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在最初製造的時候,每個水缸的底部,都設定有一個專門的石座,其間中空。平常時期,水缸都直接安放在石座之上。每當到了隆冬季節,太監們就會從石座的開口處往其中新增炭火。用炭火來達到保溫的目的,防止缸中的水結冰。

為了保持恆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太監宮女過來重新新增炭火。這樣一來,缸中的水就能隨時供滅火之用。到了春節過後的驚蟄時分,石座內的炭火才會被撤掉,因為此時的氣溫已經逐漸升高,不再需要外部加溫來保證水不結冰。

故宮水缸的水為何600多年不結冰?原因很簡單,卻盡顯古人的智慧

正是因為這樣的兩種方法,才使得即使是在北京的冬天,水缸中的水也能夠保持不結冰。雖然方法十分的簡單,但卻盡顯古人面對自然時的智慧,從設計之初,就想到了這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