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在朱元璋征戰四方乃至取得天下時,麾下有許多能人義士,如李善長、湯和、劉伯溫等。在這中間,有位擊敗無數敵軍、戰無不勝的將軍,他是朱元璋的老鄉,與朱元璋為兒時的玩伴。他對朱元璋從始至終忠心耿耿,且在太祖稱帝后更加謹小慎微,不因幼時的情誼而顯露絲毫的怠慢。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徐達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與朱元璋相同,他也是出身於農村,並且與朱都是一個村子裡長大的孩子。幼時他便經常跟朱元璋玩耍,一起放牛耕地。朱元璋年幼時經歷的貧窮困苦也同樣映照在他的身上,因此他十分理解並支援朱元璋。

徐達出生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從小就生的高壯,是個練武功的好苗子。雖然元末時政治腐敗以及社會混亂導致農民的生活非常困難,但是還沒有危及到生命。直到至正三年(1343年,瘟疫和饑荒席捲了整個元朝的大陸,十一歲的徐達親眼目睹自己鄰家的朱重八(朱元璋原名)家破人亡,父親長兄雙雙餓死。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這件事給予朱家致命的打擊,因為能夠勞動的兩個男丁全部去世了。朱重八為了活命,只好背離故鄉尋找生機,而徐達也在這場災難中意識到,他必須變得強大,才能夠保護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於是他勤習武藝,飽讀兵書,為的是有一天自己能夠用雙手打破這不堪的命運。

事實證明,徐達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重八帶著烏泱泱的一隊士兵站在了他的面前。眼前的朱大哥早已不是當年瘦弱的放牛娃,他的眼神中多了堅毅,少了懦弱。徐達一下子就明白,朱重八這些年經歷的風雨讓他羽化,蛻變為朱元璋——可以消滅元朝的利器,他就是打破自己命運之人。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跟隨自己的好友,踏上這條永遠無法回頭的道路。一年後,徐達在軍中初現鋒芒。滁州之戰中徐達殲滅數敵,面對敵軍從不手軟,以強韌的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奪取戰鬥的勝利。獲勝後,朱元璋感嘆自己果然未看錯人,他給徐達封了頭等功,整個軍營裡都瀰漫著戰勝的喜悅之情,篝火點起之時,所有士兵將徐達高高抬起。

而真正讓他二人以生命相托則是和州的那次生死較量。至正十五年(1355年),徐達跟隨朱元璋攻打和州,然而意外發生,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興與和州內的孫德崖有舊仇,因此擄走了他;孫的部下為了部將於是抓了朱元璋相威脅。關鍵時刻,徐達挺身而出,提出要交換人質,用自己來換取朱元璋。他對於朱元璋的忠心日月可鑑。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此後,朱元璋終於放心把自己的後背完全交給徐達。在之後的十多年裡,二人南征北戰,打下這來之不易的江山,創造了無數神話般的勝利。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即位,創立了明朝,年號洪武。即位後,朱元璋封賞了包括徐達在內的開國功臣。徐達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在其位謀其職,又揮師征討北邊殘存的元朝舊部,為了明朝根基的穩固而出戰。

直到洪武十三年時,元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左相胡惟庸妄圖謀反,事發後朱元璋即召徐達回京。在胡惟庸一案中,幾乎所有與胡惟庸有關的大臣被波及,與徐達同一時期的數位開國大將難逃一死,而徐達因常年征戰,不事朝堂,反而逃過一劫。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但是即便徐達未生謀反的意圖,朱元璋心中卻不如早年那樣豁達。徐達發現,自己的老友似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另外一副面孔。或許朱元璋的轉變不是從胡惟庸謀反開始,而是很早——早在他權勢擴大之時就埋下了伏筆。徐達看著昔日與自己一同奮鬥過的肱骨幹將被斬首,只覺得脖子和心中皆涼了三分。

朱元璋果然對他已經生出芥蒂,畢竟徐達貴為右丞相,又手握重兵,萬一真的謀反,自己皇位就要不保。朱元璋隨後對徐達試探,《智囊全集·捷智部》中記載:“上嘗召徐中山王飲,迨夜,強之醉。醉甚,命內侍送舊內宿焉。舊內,上為吳王時所居也。中夜,王酒醒,問宿何地,內侍曰:“舊內也。”即起,趨丹陛下,北面再拜,三叩頭乃出。上聞之,大說。”

朱元璋為了試探他,特意將他灌醉後抬到龍床上,想要檢驗他是否忠心。徐達醒後慌不則已,連忙跪拜磕頭,求太祖寬恕。朱元璋聽內侍如此形容後,終於對徐達放下心防,不再忌憚他擁兵自重。

朱元璋把徐達灌醉後抬上龍床,徐達醒後一個小舉動,朱元璋放心了

也因此,徐達的下場不似李善長等那樣悲涼。洪武十八年(1385年),由於徐達在戰場上留下的痼疾頑症,最終不治身亡。朱元璋為了紀念他對元朝的貢獻,將他追封為中山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