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年少成名卻走上造反的路子,七歲寫下一首詩家喻戶曉。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和大多數聞名於世的詩人一樣,駱賓王也是一個早慧的神童。 七歲時就寫下了無數國人的詩歌啟蒙之作。雖然出身卑微卻少有奇名。雖然父親是個縣令,但在駱賓王尚且年幼時就去世了。所以他的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可憐。

19歲那年(一說22歲),他躊躇滿志的進京趕考,想要考中功名建功立業。可倒黴的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神童竟然沒有考中!在此之後駱賓王就消沉到了極點。雖然《帝京篇》在當時被認為是絕唱。但他仍然“落魄無行,好與博徒遊”

好在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他被人舉薦成為道王文學。可他的仕途也同大多數詩人一樣———坎坷不堪。兩次坐事免官,甚至被投入監獄,遇到大赦才被釋放。

仕途不順的駱賓王寫下了“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來表明自己對建立功業,解救國難的渴望。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登帝位 。同年九月,英國公徐敬業起兵造反,駱賓王好像找到了自己青史留名,建立不世之功的機會。立刻加入了徐敬業造反的隊伍,為徐敬業起草檄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為徐敬業討武曌檄》甚至得到了武則天的讚許,認為朝廷不能任用駱賓王是宰相的過錯。

可檄文寫得好,也不能改變這場兵變必然失敗的大勢。由於準備不充分,缺乏政治軍事優勢,僅僅不到三個月這場叛亂就被徹底鎮壓。而駱賓王也在亂兵之中不知所蹤。有人說他死在亂軍之中,有人說他逃走後隱居了起來,也有人說他遁入了空門。

駱賓王作為“初唐四傑”之一,一生著作頗豐,對盪滌六朝文學頹波,革新初唐浮靡詩風,開闢有唐一代文學的繁榮局面作出了貢獻,因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長期來受到人們的讚譽。

時至今日,有《駱賓王文集》傳世。其中《易水送別》、《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詠鵝》等都成為傳世的經典之作。

儘管他仕途無為,參與造反。他品行不端,好與賭徒來往,甚至貪汙下獄。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啟蒙了一代人的詩歌。也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