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表五十年,渣權永不倒

我的備用號:(早關注,不迷路)

【材料】《資治通鑑》漢紀 孝獻皇帝 建安五年 公元200年

太夫人問揚武都尉會稽董襲曰:“江東可保不?”

襲曰:“江東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譯文】

吳國太問揚武校尉、會稽人董襲說:“江東能保得住嗎?”

董襲說:“江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討逆將軍(孫策)恩澤民間,討虜將軍(孫權)繼承基業,大小官員都擁護他,

張昭主持大局,我們這些武將作為爪牙,這正是地利人和之時,萬無一失,您不必擔憂。”

【解析】

董襲的這一番回答,基本揭露了東吳為什麼能偏安五十年的原因,從感情上講,魏蜀吳,我不是很喜歡東吳的氣質。

如果說魏國是屠龍少年終成惡龍,蜀國是理想主義後續無人,那吳國就是獐頭鼠目苟且五十年。

東吳的立國根基,就底層邏輯來說,董襲說明白了最重要的兩點,還有一點下文我給他補充:

一、地利

這一點董襲在材料中提到了,滔滔江水將北方政權阻擋在了長江以北,曹操的鐵騎只能是望洋興嘆。

二、人和

這一點董系也提到了,但他是既得利益者,說得太好聽,沒有講開。

人們只會幫能贏的人,魏蜀吳三國,東吳怎麼看都不像能贏的人,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擁護東吳?為什麼赤壁之戰能打起來,還能打贏?

這就是董襲口中的大小用命了。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孫權給他們的利益,曹操給不了,曹操出了名的打壓士族,除了背靠的潁川集團,其他地區計程車族基本上都是曹操的打壓物件。

在三國形態下,士族就是豪強,豪強就是士族,曹操的國策,是不受士族豪強歡迎的,要是曹操佔據了東吳,肯定又要壓榨士族。

這是東吳當下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意看到的,但赤壁之戰的時候,江東計程車族豪強又很扭捏,比如說張昭,一方面他主張投降,另一方面又不阻止孫權發動赤壁之戰。

這其實就是一個雙面下注了,一方面他擔心萬一孫權頂不住曹操,攻破長江防線以後,家族會遭到徹底清算,另一方面張昭又希望孫權贏,以維持自身在江東的既得利益。

孫權的背後,就是東吳大大小小的山頭派系,他們各有利益範圍,如果孫權倒了,曹操是會剷平他們拉起的各個大小山頭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平山頭,就是殺死中間商,就是打破次級利益集團。

曹操要平山頭,此時已經勢大,那江東要幹嘛?難道他也打出平山頭的政治主張嗎?

如果是這樣,那一樣的產品,江東的體量沒有中原大,領導者能力又差一檔,還有啥競爭力?自然是會遭遇競爭失敗的。

所以孫權不能再打平山頭的牌了,他得打拉山頭的牌,這樣雖然曹操勢大,但江東的既得利益者不會因為曹操勢大而幫曹操,而是誰最代表自己的利益幫誰。

這就是張昭們的心理,赤壁之戰,一方面他們擔心孫權戰敗,自身作為主戰派被曹操徹底清算,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孫權贏,所以口裡喊著投降曹操,身體卻很誠實的不反對孫權發動赤壁之戰。

而最高領導帶頭拉山頭的代價,是利益的讓渡,是權力的分羹,是雙倍的壓迫,三國的東吳,就好比戰國的楚國。

為什麼楚國反秦最激烈?因為楚國山頭最多啊,而秦國卻一貫是個辣手摧山頭的主,你說楚國的貴族們能不反秦嗎?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你以為這句話是楚國人民對秦國的深仇大恨?

奶芙,楚國百姓巴不得當帶路黨,日夜盼著秦國打過來,早已備好牛酒時刻準備喜迎王師。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出自史記,三戶不是指楚國只剩下三戶人家,而是指屈、景、昭三大楚國貴族,

意思是說,只要我大楚國的三大貴族及其依附者還在,就和惡秦勢不兩立,鬥爭到底!這是當然的,因為秦國眼裡容不下其他貴族,就好像曹操的字典裡沒有豪強兩個字一樣。

所以,由於孫權的利益讓渡,主動拉山頭,東吳的既得利益者自然希望山河萬年,渣權永不倒。

這就是曹操赤壁失敗在政治上的原因,也是最大的原因,三國是個士族走強的時代,東吳計程車族為了保證自身既得利益不受曹操禍害,文臣武將自然都支援孫權。

這就是董襲口中的大小用命,這背後苦的是誰?利益讓渡,讓渡的是誰的利益?孫權的嗎?狗屁,那都是人民的利益。孫權帶頭拉起來山頭對抗曹操的直接後果,就是江東人民都受到多重剝削。

這些剝削本不應該存在,是不合理的,但因為孫家佔據江東的私人慾望,老百姓的利益就這樣被出賣了!所以我說東吳政權獐頭鼠目。

說難聽點這就是個邪惡政權,一開始孫策的國策並不是拉山頭,採取的同樣是打擊豪強的策略,孫策是想要和曹操一決雌雄的。

但孫策早死,江東人心不穩,新繼位的孫權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年,自身能力不足以治理江東,更不足以打擊豪強。

為了自保,自然就只能像豪強投出橄欖枝,拉攏他們上船一起對抗曹操了,只有這樣,孫權才能穩住局面。

但代價,是出賣與背叛,孫權為了維持權力與家族安全,背叛了孫策的國策,出賣了江東人民,其中既有無奈,又有不齒。

這就是曹操拿不下江東的底層邏輯,因為江東計程車族豪強不相信曹操平定江東以後會維持他們的現有利益,所以鐵了心支援孫權。

就好像潁川集團不相信袁紹拿下黃淮流域後可以給到他們現有利益一樣,赤壁之曹操,未嘗就不是官渡之袁紹,他們面對的都是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所謂的復興漢室,那隻不過是一句虛偽的口號敗了罷了。

三、天時

董襲講了地利人和,卻沒有講天時,其實這個時候東吳是有天時的,這個天時是什麼?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第一是二十年的戰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中原不再人口稠密,元氣還沒有恢復過來,曹操堪堪打敗袁紹,短期內也氣短心虛,需要時間發育。

赤壁之戰,不過是曹操耄耋之年的一場急於求成的不成熟戰爭罷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再不打赤壁之戰,曹操就要老死了。

第二點是曹魏政策變更,曹操能力超強,固然可以壓著豪強打,但隨著曹丕的繼位,這個二世祖能力自然比不上曹操。

壓不住豪強士族,就時刻有被顛覆的風險,所以怎麼辦,曹丕的策略很簡單,一方面是打壓宗室一切有威脅的標的人物,另一方面是學孫權向士族讓渡利益。

這樣一來,等到五十年後,中原政權兵強馬壯,糧多將廣;而兇狠打壓士族豪強的曹操早已作古,此時已經是士族出身的司馬家執政。

在這種時候,東吳面臨行業一流公司在產品上的同質化降維打擊,天時不再,人和已無,徒留一條長江天險。

而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又豈能光靠一條長江保江山萬年,所以江東計程車族見中原士族執政,確信自己的利益不會再被剝奪。

所以當西晉司馬家打過來的時候,如果你是江東士族,有什麼必要抵抗呢?不在背後捅刀子,那就是士族裡的大善人了。

失去了天時人和,邪惡的東吳就這樣破產消亡了,然而取而代之的不是太平盛世,不是天下沒有不平路,而是一個更大,更邪惡的組織,是一場亂世沉淪的序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