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原文

鄭玄①欲注《春秋傳》②,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③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注傳④意。玄聽之良⑤久,多與己同。

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注,尚未了⑥。聽君向⑦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為服氏注。

註釋

1、鄭玄:東漢儒家學者、經學大師。

2、《春秋傳》:《春秋左氏傳》,即《左傳》。

3、服子慎:即服虔,字子慎,東漢經學家。

4、注傳:指給《春秋傳》作注。

5、良:很。

6、了:完畢,結束。

7、向:剛才。

譯文

鄭玄想要註釋《春秋左氏傳》,還沒有完成的時候,有一天外出時在一間客棧裡和服子慎相遇。起初兩人並不認識,服子慎在店外的車子上,和別人說起自己為《春秋左氏傳》作註釋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發現服子慎的很多見解和自己相同。

鄭玄就走到車前對服子慎說:“我早就想要註釋《春秋左氏傳》,還沒有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談論,很多想法和我相同,現在應該把我作的註釋全部送給您。”於是有了服子慎註釋的《春秋左氏傳》。

文言知識

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說“向”:

本義是朝北的窗戶,後泛指窗戶。

“向”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見釋義。

指“剛才”。

如上文中的“聽君向言”,意思是“聽了您剛才的話”。

指“以前”、“原先”。

如《桃花源記》:“尋向所志”,意思是“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

指“從來”、“向來”。

如《三國演義》:“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

指“方向”、“方位”。

如“東向馳去”,“去向”,“風向”。

指“面朝”、“面對”。

如《狼》:“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指“往”、“去”。

如“所向披靡”,意思是“所去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指“接近”、“臨近”。

如“向午”指將近中午,“向早”指凌晨。

人物介紹

鄭玄:

(127年一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高密)人。東漢末年儒家學者,經學大師。唐貞觀年間,列鄭玄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宋代時被追封為高密伯。

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鄭玄曾入太學學習今文經,後隨馬融學習古文經。學成回鄉後,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後因黨錮之禍,被禁錮14年。

鄭玄以畢生精力註釋儒家經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由其註釋,歷代通用。鄭玄所注經書,代表了漢代學術的最高成就,被稱為“鄭學”,對後世經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文化常識

《春秋》及“傳”:

《春秋》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的,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

由於《春秋》的文字極為簡練,難懂,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作品,被稱為

“傳”

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代表作品是

“春秋三傳”

:左丘明《春秋左氏傳》,公羊高《春秋公羊傳》,穀梁赤《春秋穀梁傳》。“春秋三傳”的側重是有區別的,《穀梁》、《公羊》側重闡發《春秋》中的“微言大義”,《左傳》則側重歷史細節的補充。

《三國演義》中說關羽愛讀《春秋》,其實讀的應該是《左傳》。而上文中的鄭玄、服子慎則是對《左傳》進行註釋。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啟發與借鑑

東漢大儒鄭玄,將研究成果送給了服虔,成就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美名

東漢大儒鄭玄遠比服虔名氣大得多,但是在與服虔相交之後,欣賞其在《春秋傳》方面的學問和見識,毫不吝惜地將自己辛苦研究的成果全盤相贈,在成就了服虔的同時,自己也留下了成人之美的美名。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他人不在於事情的大小,有時一個微笑、一聲問候,都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好意。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善意的環境中,好運也會降臨到你的身上。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愛文言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