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老派爺叔

摘要:在老北京心裡,義利麵包和北冰洋汽水恐怕是童年裡印象最深刻的記憶,義利麵包這家北京的老字號,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其實原來最早誕生在上海,後來才搬到北京的。

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在老北京心裡,義利麵包和北冰洋汽水恐怕是童年裡印象最深刻的記憶,義利麵包這家北京的老字號,很多人卻並不知道,其實原來最早誕生在上海,後來才搬到北京的。

在北京,說起麵包,肯定馬上會想到“麵包大王”——義利麵包,70年代、80年代,學生春遊秋遊的標配就是義利麵包,外地親朋來北京,臨走時的伴手禮首選也是義利麵包。

在北京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義利麵包,一百多年前誕生在上海,又是如何從上海來到北京的呢?

這段傳奇還要從1906年說起,沒錯,1906年,距今天已經整整一百一十五年了。一位英國輪船上的廚師蘇格蘭人詹姆斯·尼爾,那個年代,海運從歐洲到亞洲,快則三五個月,慢則半年,所以船上通常會攜帶足夠的補給,遇到航程順利,到了上海後,船上就會剩下不少沒吃完的食物。詹姆斯·尼爾就把這些食品帶到岸上擺攤售賣。當時上海租界裡西方人不少,他們自然很高興能夠品嚐到正宗的英國食物,還有一些西化的中國人也以開洋葷為時尚。這樣一來二去,詹姆斯·尼爾的英國食物在租界就小有名氣了,光靠輪船上多下來的補給就不夠賣了,於是,詹姆斯·尼爾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本來就是廚師出身的他乾脆就在上海開店製作、銷售正宗英國風味的食物,首先就從麵包做起。

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詹姆斯·尼爾給自己的洋行起了一個極具中國文化底蘊的名字——“義利”,出自《左傳》裡的名言“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詹姆斯·尼爾雖然是英國人,但是對中國傳統文化還是很有心得,以義生利,利以養義,先義後利,義利相融,這可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樸素而深刻的精髓。

最初,義利洋行的廠址在愚園路1489號,生產糖果、餅乾、西點、麵包,採用前店後工廠的經營模式。後來隨著生意越來越興旺,又在南京路、貝當路(今衡山路)、邁爾西愛路(今茂名南路)、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等處陸續開出了門市部、西餐廳。

義利的巧克力在1915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也就是茅臺酒一摔成名的同一屆博覽會上,義利的”星牌“巧克力也取得了金獎。所以,後來義利巧克力也被稱為金獎巧克力。

到了1946年,一些中國商人集資250根大黃魚(一根大黃魚是舊制16兩的10兩,也就是312。5克,250根就是78。125 公斤)將義利食品公司盤了下來,從此義利就成了徹底的中資企業。不過,當時正是戰亂年代,所以經營情況也不是很好。

1950年冬,出於發展首都北京的商業,繁榮市場的考慮,國家就計劃從上海選調一些企業北上遷往北京,一方面義利在上海的經營也挺困難,另一方面北京的糕點麵包也沒有很精細的,儘管說起來是皇城根下,但就糕團點心這一塊,還真沒有江南精緻。周作人就曾在文章裡寫下了“北京枉做了五百年首都,連一些細點心都做不出,未免丟人”。

於是,以倪家璽為首的公司骨幹以及一百多員工帶著裝置北上北京,當時是從上海甚至連螺絲釘都一顆不少的帶到了北京。到北京後又和一些食品小作坊、小企業進行了整合,1951年10月,在廣內王子墳(今廣義街5號)佔地4488平方米的新廠房落成,成立了公私合營的北京義利食品有限公司。

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在義利遷到北京之前,麵包是隻有洋人們和有錢人才吃的起的高檔物,義利遷至北京後,麵包終於可以走進普通百姓的餐桌,成為了大眾喜聞樂見的點心,毫無疑問,義利對於麵包在北京的啟蒙和普及,可謂功不可沒。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義利和麵包就是劃等號的。

義利在北京開業後,原先的海派摩登風格並沒有在京城延續,反而入鄉隨俗,開始融入了濃濃的“京味”。原先以葡萄乾為主要配料的“聖誕麵包”,到了北京之後,原材料供應出現短缺,麵包師傅馬上就想到了北京的特產——果脯,只是果脯太膩,而單純的麵包又相對寡淡無味,要是將果脯和麵包來個土樣結合,豈不是相得益彰了嗎?於是,義利就把麵包和果脯結合在一起,開發出了中西合璧的果子麵包。配料從原先的葡萄乾變得更為豐富,有核桃仁、蘋果脯、瓜條、糖青梅、葡萄乾等等。義利的果子麵包顏色不同於常見的麵包,在麵粉發酵前,就把果脯和麵粉混和在一起,所以果子麵包的顏色有些發黑,吃起來口感更是香甜。

而且義利也將上海點心的精緻運用到了選料上,選用的果脯都要一個一個經過精心挑選的,蘋果脯不能有核,核桃仁不能有皮,葡萄仁則要飽……由於選料精細,生產出來的果子麵包既好吃又有營養,迅速就在北京風靡一時。

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60年代,一個果子麵包賣到三毛八分,外加三兩糧票,這個價格在當年也可以算是相對奢侈的。但是,香甜鬆軟,絕對是引領著麵包潮流的標杆,那個年代,學生們春遊秋遊,果子麵包加北冰洋汽水,絕對是標配。北海公園白塔下,果子麵包幾乎成了一代人的記憶。甚至在男女青年的戀愛時,一個果子麵包就是一份情誼的傳遞。愛她,就帶她去吃義利果子!

當然,義利不僅僅只有果子麵包,60年代中後期,由於物質匱乏,人們的維生素攝入量明顯不足。義利就在麵包裡添加了維生素B,開發了維生素面包。由於添加了維生素B的緣故,這款麵包的顏色是明豔的金黃色,還有一股獨特的香氣,很快也成了義利的經典品種。

源自上海,卻紅遍北京成為一代人記憶的這家百年老字號“麵包大王”

1984年4月20日,中國第一家西式快餐店——義利快餐廳在北京西單南口的西絨線衚衕開張,供應漢堡包、火腿三明治、咖啡等。雖然只是最簡單的西式快餐,但開張第一天,150平方米的店堂裡就擠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嘗新鮮的顧客,盛況一時無二。

改革開放以後,受到外資食品公司的衝擊,以及原料價格上漲等原因的影響,義利麵包一度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一直到1992年,《北京晚報》上刊發了一篇題為《義利麵包哪裡去了》的文章,引發了一代北京人的強烈共鳴和呼聲,義利麵包才得以迴歸。

如今,義利麵包在北京有十多家連鎖實體店,在一些超市裡也能看到義利麵包的產品,除了果子麵包,維生素面包,還有巧克力、威化餅乾、薩其馬、黃油餅乾等等西式糕點。當然老北京還是最推崇果子麵包,而且還一定要極富年代感的蠟紙包裝。

義利在1950年也不是整體遷往北京,還有一些員工留在上海,這點義利的餘脈則併入了上海另一家著名的餅乾糖果廠——沙利文,1954年更名為益民食品四廠,1997年又和益民食品七廠合併成立了冠生園益民食品有限公司。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