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國,王翦六十萬大軍,折損僅十萬。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戰爭尚未完全結束,始皇迫不及待派心腹大將任囂前來宣佈旨意。王翦回咸陽接受田產賞賜,拜屠睢為國尉(太尉),接替王翦的兵權。再以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祿為護軍都尉,率軍三十萬(後陸續增兵至五十萬)南下嶺南,意在征服楚國未能征服之百越,同時以蒙恬和任囂為將,各率軍十萬掃平楚國仍在抵抗的地區。秦軍兵力一分為三,而且都不回關中,王翦和王賁與帳下將士分離。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屠睢雖能力不俗,但比王翦王賁父子還是差了點。無奈王翦乃始皇最懼的一個人,第二要算王翦之子王賁。

南嶺又稱五嶺,由西到東排列為: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這五座嶺並不是南嶺中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山脈,只因名稱中有嶺字,合稱五嶺。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屠睢兵分五軍,一軍塞鐔城(今湖南靖縣境)之嶺,一軍守九疑(今湖南寧遠南)之塞, 一軍處番禺(今廣東廣州)之都,一軍守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之界,一軍結餘幹(今江西餘干境)之水。

簡而言之,屠睢將四支軍隊屯駐在湖南和江西,自己親率十餘萬勁卒過南嶺,攻擊廣州。然而苦戰三年,殺西嘔部落首領譯籲宋,越人新首領桀駿率眾沒入山林,寧可與禽獸相處,也不肯投降。這一年秦軍營寨被越人偷襲,屠睢在亂軍中陣亡,趙佗引殘兵退到南嶺以北。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趙佗腦後有反骨,對始皇的威脅不亞於王翦王賁父子,始皇憐其勇而留用,但絕不會他做數十萬大軍的主將。如今趙佗擁兵四十餘萬,始皇始覺驚懼,速派心腹大將任囂[xiāo]前往為主將,趙佗仍為副將,祿為護軍都尉,重整軍馬,再下嶺南。

任囂接手南征重任後,著手打通長江與珠江水系,開鑿靈渠。靈渠溝通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灕江,因灕江的上游為零水,又稱零渠、澪渠。長江支流湘江上游,古為楚國南境,珠江支流灕江上游,古為百越之地,兩地相隔不過幾十里,可謂咫尺江山分楚越。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靈渠全長36。4千米,由南渠、北渠、華嘴、大小天平、洩水天平、秦堤和陡門等子工程組成。主航道南渠長33。25千米,繞山蜿蜒,兩岸桃紅柳綠,風景秀美。

靈渠貫通後,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水路交通要道,兩千多年來,歷朝都修葺過靈渠。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南軍主將任囂和副將趙佗整軍備戰,第三號人物護軍都尉祿,親自督軍修渠。從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4年,整整五年多,靈渠大功告成。

靈渠可通航兩噸以下的木船,一時千舟競發,風帆浩蕩,秦軍戰備物資可源源不斷輸送到南方,秦軍也在當年拿下嶺南各地。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此前屠睢損兵折將,最大的原因是交通不便,不僅武器物資無法輸送到士卒手中,且南嶺山高林密,氣候溼熱,容易引發瘟疫、瘴氣等,毒蟲數不勝數,秦人不怕死,卻恐懼南嶺的各種怪蟲。

始皇設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任囂[xiāo]為南海尉(郡尉),總領三郡,首府設在番禺(今廣州)。根據的戰報,嶺南人心不附,還需大軍留駐五嶺(南嶺),鎮壓南蠻。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秦朝初期有三十幾個郡,後期有四十幾個郡,但各郡的級別是雲泥之別。中原大郡一般有20多個縣,隴西、上郡、太原、恆山、三川、潁川、碭郡、東郡、薛郡、泗水、淮陽、南郡、南陽、會稽等,設有太守(官職三品)一人,都尉(軍職四品)一人,縣令(官職五品)多人、監御史(官職七品)一人。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是邊疆新開的郡,三個郡加在一起只有12個縣,級別遠不如中原一個大郡,只設了一個郡尉(都尉,軍職四品),由主將任囂兼領,副將趙佗則兼領龍川縣令(官職五品),護軍都尉祿兼領監御史(官職七品)。

滅六國後,秦始皇徵嶺南,為何要修靈渠?

秦朝軍隊與地方各有一套體系,將軍和軍中將領一般不兼任地方官,將領在外征戰,家眷要留在關中。地方官的家屬則可以將家眷帶在身邊,任囂、趙佗、祿等人兼任封疆大吏,這裡埋下了隱患。

陳勝吳廣起兵、劉邦入關中,趙佗為何不勤王?這個話題如果帝君們想看,點個贊,有500個讚我就寫一篇趙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