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窮人到財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財神有多位,其中眾所周知的有九位:王亥、比干、范蠡、關公、趙公明、端木賜、李詭祖、管仲、白圭。

其中最受認可、最專業的財神當屬“陶朱公”范蠡(Lǐ)。

如何從窮人到財神

范蠡畫像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別名陶朱公、鴟夷子皮,字少伯,是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邑(今河南淅川縣)人。范蠡是春秋末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道家,著有《計然篇》、《陶朱公生意經》《盧氏本草經》等書籍,後世尊其為“商聖”。相傳范蠡輔佐勾踐滅吳國,之後功成身退,化名鴟夷子皮;此後從商成為一代巨賈,自號“陶朱公”。世人贊其“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忠以為國”。

范蠡傳說

范蠡據說有過三次遷徙,《太平廣記·神仙傳》有老子“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一說。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扶持勾踐滅吳後,產生了隱退的想法。面對勾踐堅持要走就會殺掉范蠡及其妻子的威脅,范蠡並不動搖,決然地走了。

范蠡還告誡文種要知退,寫信給文種,勸他儘快離開越國。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馬曉,可與其共患難,不可與其共安樂。於何不去?”文種見信,稱病不朝。有人誣告文種將要“作亂”。勾踐乘機“賜劍”文種,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稱王試之!”文種遂被迫自盡。

范蠡輾到齊國改名鴟夷子皮,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耕作,兼營副業,很快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仗義疏財,施善鄉梓,他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肥城陶山,或山東定陶),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鉅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范蠡何以成為財神

注意選擇經商環境,把握有利時機,運用市場規律,做事有準備,不盲目。據時而動,得失均衡。范蠡關於把握時機的全面論述很有現代價值。他的待乏原則實際上是要求經營者站在時機的面前,超時以待,就像以網張魚須迎之方能獲獵。

“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從各方面做好準備,知道貨物何時需用,才懂得貨物的價值。只有把時和用這兩者的關係搞清楚了,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情況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

抓住現時得時無怠,因為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其三是從時而追。處於這種境況要講究一個快字,指出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

銷售理論,貴出賤取。貴出如糞土,當商品價格漲到最高點時,要果斷出手。貴上極則反賤。賤取如珠玉,當商品價格跌落到最低點,要像珠玉一樣買進,賤下極則反貴。

三八價格,農末俱利。范蠡以為“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經營糧食商品;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去發展農業生產。商人與農民同時受害,就會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由政府把糧食價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間,這樣農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時獲利。

積著理論。“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要合理地貯存商品,加速資金週轉,保證貨物質量。

薄利多銷。范蠡主張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銷,不求暴利,這種非常人性化的主張,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經商求誠信、求義的原則。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為他意識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老子》有云:“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范蠡從人有盛衰、泰終必否的道理中隱約感覺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說與老子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總結

從范蠡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把握到他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精神;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誠實經商的誠信精神;回報社會的無私精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