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司馬遷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一本《史記》可謂是曠古爍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傳記體通史,對後世的史書體裁產生了深遠影響。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對《史記》都有著極高的評價,就連以言辭犀利著稱的魯迅先生,對《史記》就不吝讚美,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晚年時期的司馬遷經歷坎坷異常,更是因為無錢免罪被漢武帝處以宮刑,遭受了巨大的屈辱。也正是在堅韌和屈辱中,司馬遷完成了他父親窮盡一生也沒能完成的理想,創作出了名傳千古的《史記》。那麼,當司馬遷遭遇不幸後,她的妻子又是如何對待他的呢?實在令人意外。

司馬遷的妻子名叫柳倩娘,是飛將軍李廣的外孫女。柳倩娘是品貌端莊,琴棋書畫無不通曉,在鄉鄰眼中出了名的小才女。在柳倩娘15歲那年,她和家人前往長安看望外祖父李廣,這次長安之行改變了她的一生。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當時的司馬遷在長安的文人中間已經是小有名氣,柳倩娘也被司馬遷的文采所吸引。在表哥李陵的介紹下,柳倩娘得以結識了司馬遷,兩人之間可謂是郎才女貌,互相暗生情愫,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結為了夫妻。

柳倩娘嫁給司馬遷之後,陪著丈夫走訪名山大川和歷史名勝,收集整理了不少珍貴史料,為司馬遷日後撰寫《史記》提供了巨大幫助。後來在司馬遷回到長安出任太史令的職位,因為替李陵仗義執言惹怒漢武帝遭遇牢獄之災時,仍然一如既往的陪護在丈夫身邊。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公元前99年,漢武帝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大軍征討匈奴右賢王,又命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為大軍護送輜重。李陵認為自己手下的將士都是“力可縛虎,射必中的”的荊楚勇士,如果只是替大軍護送糧草,實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就懇請漢武帝給他5000精兵,直搗單于王庭。漢武帝被李陵的勇氣所感動,就同意了李陵的請求。

歷朝歷代的文人,都感慨於“李廣難封”,對李廣功高不爵,命運乖舛的人生際遇嘆息不止。造化弄人的是,李陵的運氣比祖父李廣更差。當李陵率領大軍行至浚稽山時,就遭遇了單于的主力,被三萬多匈奴騎兵圍困。本應作為李陵後援的路博德遲遲不至,最後李陵大軍全軍覆沒,他本人也力竭被擒成為匈奴所俘。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當李陵被俘之後,滿朝文武都視為奇恥大辱,對李陵更是嘲弄不休,漢武帝也因此大為震怒。此時此刻,唯有司馬遷一人仗義執言,他對漢武帝說:

李陵侍奉親人孝敬,與士人有信,一向懷著報國之心。他只領了五千步兵,吸引了匈奴全部的力量,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降敵,其功可以抵過,我看李陵並非真心降敵,他是活下來想找機會回報漢朝的。

司馬遷對漢武帝說的這些話可以說是非常中肯,漢武帝一時間也被司馬遷說動。然而,不久之後,漢武帝派去迎接李陵的公叔敖,不但沒能迎回李陵,反而誣陷李陵替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漢武帝對此大怒,下令誅殺了李陵三族。原本未降匈奴的李陵,在接到父兄妻子被殺的訊息後,也就徹底地投靠了匈奴,還娶了單于之女為妻。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在李陵被抄家滅族之後,司馬遷也因為“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而獲罪。按照漢朝的律法,司馬遷所獲的是死罪。不過,根據當時的規定,獲罪之人可以選擇用錢財免罪,也可以選擇腐刑抵罪。可是司馬遷當時的處境卻比較複雜,首先他沒有足夠的錢財給自己免罪,其次他還沒有完成父親司馬談留下的遺願,《史記》的編著工作還沒有開始。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為了留下自己的有用之身來完成編撰《史記》的大業,司馬遷最後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這個“腐刑”就是人們常說的“宮刑”,最後在屈辱和堅韌中完成了《史記》的編撰工作。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在漢朝時期,對於女性並不像後來的朝代那樣壓迫,當司馬遷遭遇宮刑之後,像柳倩娘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選擇改嫁。可是令人意外的是,柳倩娘並沒有離開司馬遷,而是忍受著巨大的非議,仍然不離不棄的陪伴在丈夫身邊,幾乎每天都要去探望丈夫,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令司馬遷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史記》的創作中。

後來在司馬遷去世之後,柳倩娘為了維護丈夫的尊嚴,仍然選擇獨自一人度過了餘生。司馬遷生前所著的《史記》也被柳倩娘仔細珍藏,臨終前她將這本曠世鉅著傳給了她和司馬遷所生的女兒,交代女兒無論如何也要將這本包含著整個司馬家族心血的史書傳承下去。

司馬遷因無錢免罪被處以宮刑,事後妻子是如何對待他的?令人意外

到了漢宣帝時期,《史記》傳到了司馬遷和柳倩孃的外孫楊惲手中。這個時候楊惲深得漢宣帝的信任,被封為平通侯。他看到此時朝政清明,就將珍藏了數十年的《史記》獻給漢宣帝。從此之後,人們才得以讀到這部偉大的史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