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2012年12月18日,發生了這樣一個事件: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將一片尚未命名的土地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地,作為送給女王的鑽禧登基大禮。2012年12月22日,阿根廷政府傳召英國駐阿根廷大使約翰·弗里曼抗議該領土主張。

在外交關係上,英國和阿根廷在很早就馬島問題上爭端已久。2012年,正是馬島戰爭30週年,對於阿根廷來說,這是一個慘痛的紀念日。然而,這一次,雙方爭端的地方,超乎正常範圍, 因為它位於南極洲。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NASA拍攝的南極洲正投影影象|

南極洲不是沒有國家,沒有常住居民嗎?那裡怎麼也有領土紛爭?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南極的探險發現歷史說起。

發現南極史:從想象到登陸

南極洲,狹義上指南極大陸,廣義上包括南極大陸及附近島嶼。這是亞非美之後,面積排名第五的大洲(面積相當於大洋洲的兩倍),也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人類發現的大洲。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世界七大洲面積和人口比較|

曾經很古老的年代,古代地理學家就有了“南方未知大陸”的構想。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15世紀重繪的《托勒密地圖》圖中假象非洲南端有大陸與亞洲相連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16世紀奧特柳斯繪製的世界地圖,繪製了南極大陸

但直至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爾·拉扎列夫、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乘著沃斯托克號與和平號軍艦來到芬布林冰架,這是可靠有記載的,人類第一次目睹南極洲的真容。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馮·別林斯高晉:人類最早看見南極大陸的人之一|

不過,他們並沒有登陸。一年之後,美國的捕獵海豹者約翰·戴維斯船長完成了登陸,他很可能是第一個登陸南極大陸的人。

1890年,蘇格蘭地圖學家約翰·喬治·巴塞洛繆首次使用“Antarctica”,即南極洲一詞,成為正式地理學術語。

作為地球最南端的陸地,南極洲大部分割槽域在南極圈內,四周被南冰洋環繞。除了南極半島最北端部分割槽域,98%的地方被平均厚度約1。9千米的冰層覆蓋。跟溫暖地帶的其他陸地不同,高寒的天氣和寸草不生的冰蓋,讓人類不寒而慄,常人難以生存。

作為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的大洲,這裡是探險家的樂土,卻非常人宜居之地。

探險家最想挑戰是,當然是南極點。挪威人羅爾德·阿蒙森於1911年12月14日第一個抵達了南極點,第二個抵達的是英國人羅伯特·斯科特,後者後來於探南極險途中身亡。

|1910-1911阿蒙森和斯科特南極探險路線|

左:斯科特 右:阿蒙森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斯科特探險隊在南極點,站立著中間為斯科特

正常來說,這本不該是政治家喜歡的地方。由於其生態脆弱,又是地球環境的晴雨表。按照國際法,南極洲屬於共管之地,不存在什麼主權和領土概念。這裡是生態上的“淨土”,也本應該成為政治軍事的“靜土”。

但,它偏偏也有爭端,而且百年前就已經註定了。

“共管”背後的“領土爭端”

南極洲現在是法律意義上的共管領土,由南極條約體系的成員國協商管轄。1959年,12個國家簽署了《南極條約》,隨後又有38個國家簽署,該條約首要宗旨是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態,禁止在南極洲進行的一切軍事活動。

大多數人想不到,從南極大陸被人類發現、登陸那天起,利益紛爭就開始了:就像在其他大洲殖民那樣,部分國家捷足先登,竟然對南極地區提出“領土要求”——當然,這些要求並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英、阿、智三國之爭

第一個提出索求的是當時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國——英國。1908年,英國人就聲稱對一塊從南極點到南緯60度,西經20和80度之間的南極洲陸地擁有主權。到了1962年3月3日,英國人在此正式建制,稱為“英國南極領地”。

2012年,這塊區域被英國命名為伊麗莎白女王地,以紀念她登基60週年。阿根廷為此非常氣憤,並提出抗議。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作為最靠近南極大陸的國家,阿根廷也對南極有所謂的“領土要求”,該國很可能覺得,這是自家門口的土地,自己申領天經地義。1943年,阿根廷主張包括南極半島部分地區、威德爾海沿岸的部分地區為自己領土,包括西經25度至西經74度之間,南緯60度以南,以南極點為中心的扇形地區,面積為965597平方公里。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這塊區域與英國主張的領地幾乎重合。

很多人知道,英國和阿根廷曾在後者家門口發生過著名的馬島戰爭。阿根廷人所說的馬島,即馬爾維納斯群島,在英國人那裡叫福克蘭群島。1982年6月,戰爭最終以阿根廷失敗、英國人佔領馬島而結束。

2012年英國人對聲稱主權的南極領地命名時,恰逢馬島戰爭結束30週年。英國命名領地之後的第五天,也就是2012年12月22日,阿根廷政府傳召英國駐阿根廷大使約翰·弗里曼,抗議該領土主張。

另一個對相關區域索求領土的是同樣距離南極較近的、阿根廷的鄰國智利,1940年,智利政府提出東起西經53度,西到西經90度,南起南極點,北到南緯60度為該國領土範圍,與阿根廷、英國主張部分重合。

英、阿、智利主張的領地,核心爭奪的還是南極半島——這是南極洲大陸部分位於南極圈外的陸地,南極洲海拔5140米的文森峰就位於這裡,相較於南極洲的其他地區,南極半島氣候較為溫和,這裡和周邊島嶼,因此聚集了大量科學考察站。

1820年被探險家首次發現後,英國、阿根廷、智利均對其提出了領土要求。至今,智利與其餘六個主張有南極洲部分地區主權的國家一樣,仍未完全放棄在南極上的主權。智利本國地圖上,南極半島在內的主張領地為“南極智利省”,由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管轄。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澳大利亞、紐西蘭的主張

大洋洲雙雄對南極領地同樣十分積極。

1923年,紐西蘭提出150°W至160°E的“羅斯屬地”——名稱來自詹姆斯·克拉克·羅斯,他早期曾跟叔父一起去北極,後單獨去南極探險,登陸了這塊土地。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紐西蘭主張的“羅斯屬地”|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詹姆斯·克拉克·羅斯|

除了“羅斯屬地”,以他命名的還有羅斯島、羅斯海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紐西蘭早年發行的“”羅斯領地”郵票

1933年,澳大利亞將160°E至142°2‘E和136°11’E至44°38‘E間的陸地主張為本國領地——這是各國主張南極領地中面積最大的一塊,面積為5896500平方公里。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澳大利亞主張的南極領地|

大洋洲兩個國家主張的南極領地,在其脫離英國獨立前,為其宗主國所聲稱擁有。

另外,挪威聲稱堆一塊命名為“毛德皇后地”的區域聲稱有主權;納粹時期的德國曾提出對東經20°至西經10°的南極地域擁有主權,並稱為“新士瓦本地”,或譯“新施瓦本地”——這塊區域是毛德王后地的一部分。二戰期間,德軍曾攻陷挪威。隨著納粹德國二戰失利,這個聲索也就再未提起。

被法國索取的“狹長領地”

跟前面國家相比,另一傳統列強法國主張的南極領地不算大,它是一塊狹長的接近扇形陸地,位於142°2’E至136°11‘E之間,稱為阿黛利地,是南極洲近印度洋的一角,面積43。2萬平方公里,主要為冰蓋高原。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阿黛利地”|

除了南極大陸,法國還聲稱並實際控制了南極大陸及附近的部分高緯度地區的的島嶼,將其與南極大陸的阿黛利統稱為“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阿黛利地和南印度洋島嶼組成的“法屬南部和南極領地”|

除了阿黛利地之外,法國聲稱的領地包括:聖保羅島與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法屬印度洋諸島,總面積約為7666。6平方公里。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法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印度洋島嶼|

這些島嶼,位於非洲東南和南極大陸之間。非洲南部大國南非自然也想分一杯羹,於是在1963年提出非正式未經承認的主權要求,但1994年又撤消主權要求。

上圖中距離南極圈較遠但又位於南緯40度以南的島嶼,屬於“亞南極地區”

那些被索求的亞南極島嶼

除了南極大陸及附近島嶼,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紐西蘭、挪威、南非對南緯40度以南的南大洋島嶼,聲索領土要求(不包括這一範圍內的南美洲國家的陸地部分)。這些陸地即附近地區,有一個專門名詞叫“亞南極地區”。

除了前文所說的法國外,英國還對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即馬島)、南喬治亞島、南奧克尼群島、南桑威奇群島主張擁有主權。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馬島|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描繪1914年福克蘭群島戰爭的畫|

紐西蘭則主張擁有南太平洋坎貝爾島主權。

挪威聲稱擁有南大西洋布韋島主權。

南非則聲索並控制了南印度洋愛德華王子群島。

還有一處鮮為人知的聲稱“南極領地”已經成了歷史:

日本南極探險家白瀨矗曾經命名一塊叫“大和雪原”的南極區域,位於南緯80度05分西經156度37分附近,並未被國際社會廣泛使用。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白瀨矗等在南極

1912年1月,白瀨矗等人乘坐開南丸靠近羅斯冰架,他們在鯨灣附近的一個小海灣停泊並在附近建設據點。1月20日,四名隊員向著南極點出發,但最終只到達了南緯80度05分西經156度37分,白瀨矗就在這個地方升旗日本國旗,並將此地命名為大和雪原,並宣稱日本擁有主權。

二戰之後,根據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日本放棄相關主張

凍結南極領地的《南極條約》體系

南極條約體系,是對《南極條約》及相關協議的總稱,目的是為了約束各國在南極洲及附近區域的活動。目前,南極條約常務秘書處總部設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南極條約》體系等場合使用的南極徽章|

條約中的南極洲,指的是南緯60度以南的所有地區,包括冰架,總面積達約5200萬平方公里,超過了亞歐大陸的面積。目前,有包括我國在內的50個國家簽署該條約,其中28個為具有表決權的協商國,其他22個為非協商國。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在南極有領土要求的法國、挪威、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均為協商國。其餘43個協商國,對這些領地既不承認,也未曾提出自己的要求。不過,美國、俄羅斯、南非,聲稱保留依據原來的《南極條約》而提出領土聲請的權利。

條約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開發研究;促進在南極洲進行自有可靠;促進推動科考中的國際合作;禁止在南極地區進行一切軍事活動。最重要的一條:凍結目前領土所有權的主張!

綜上我們可知:從英國人1908年聲索南極領地開始,南極紛爭已經走過了110多年。幾乎從被發現、探險的那一天起,南極就成為各國覬覦的地方。早期多數探險都帶有強烈的政治、軍事色彩,甚至很多探險家本身就有軍人身份。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1996年,一架美國海軍運輸機泊在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附近|

《南極條約》從名義上凍結了各國的領土主張,但未必能夠鎖住合法活動背後的各種動作,某些國家仍舊在進行著礦藏勘探活動。許多國家在科考站及附近建造郵局、發行郵票,基督教堂也早已登上了南極大陸。直到目前,其美、俄一直未放棄對南極資源的訴求。2007-2008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期間,許多國家計劃建立“南極保護區”。

關於南極110年的人類紛爭史

|南喬治亞島與南桑威奇群島古利德維肯的挪威路德會教堂|

如一位極地科學家所言:當下南極的紛爭,變得更為複雜、隱蔽和尖銳。2012年,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地”的命名,引發阿根廷抗議——在南極這塊名義上的“共管地”,居然產生了外交事件,這讓公眾感到不可思議。

今天足不出戶,我們就可以透過衛星遙感圖俯瞰南極大陸,廣袤的冰蓋閃爍著銀光。看似萬籟俱寂的冰原上,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正在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