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史記:秦始皇為什麼要焚燒掉六國檔案典籍

承德市檔案館開設了“蘭津閣”欄目,用檔案講述百年承德黨史,得到了社會的好評。檔案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有文字之前,就已經有了檔案,“結繩記事”是檔案的開始,檔案貫穿了人類歷史,其重要作用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與“蘭津閣”相配合,老羊鏟史查詢一些資料,配發一些檔案小故事,希望朋友們喜歡。

檔案史記:秦始皇為什麼要焚燒掉六國檔案典籍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燒掉六國檔案典籍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其中爭議最大的事件包括“焚書坑儒”,在焚書過程中,他下令把除秦國以外的六國曆史檔案全部燒掉。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秦始皇於咸陽宮舉行的宮廷大宴上,又發生了一場師古還是師今的大討論。大討論的結果,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六國曆史典籍。

當時規定,除史官和博士所收藏的秦國檔案典籍外,其他收藏於民間的一概燒燬,即所謂“

非秦記皆燒之

。”同時還規定,令下三十日後不送交官府銷燬者罰築長城勞役四年,以古非今者滅族。

但秦始皇也並不是將所有的典籍都燒燬,“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仍允許史官保存於官府,作為資政材料和“官府之學”的教材。民間求學仍以史為師,嚴禁私人講學。

檔案史記:秦始皇為什麼要焚燒掉六國檔案典籍

秦始皇為什麼和這些檔案材料較勁呢?因為這些檔案事關社會穩定和政權安全。

秦滅六國後,被兼併的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最初還都保留著原有的制度,收藏有記載本國制度和歷史的檔案典籍。特別是戰國時期的各國史書,都詳細記載了秦國對他國攻戰的史實,對秦國有所指斥和譏諷。

這些材料,不僅保存於原各國官府,而且在戰亂中大量流散於民間,這就形成了一種巨大的潛在勢力,威脅著秦王朝的統一。如果這些檔案典籍被長期儲存下來,就會引起人民追念故國、反抗秦政的危險,這對秦王朝的鞏固顯然是十分不利的。

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秦王朝採取了

“燒滅經書,滌除舊典”

的斷然措施。

焚書坑儒讓秦始皇擔了兩千多年的罵名,但作為一個執政者,也是做了他應該做的事。

魯迅先生說: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不錯,秦始皇燒過書,

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

。但他沒有燒掉農書和醫書;他收羅許多別國的“客卿”,並不專重“秦的思想”,倒是博採各種的思想的。

魯迅總是一針見血的尖刻:新領導來了,見風使舵的下屬們(幫閒)說前任領導的壞話,好像是一個傳統。秦始皇吃了這個虧。

檔案史記:秦始皇為什麼要焚燒掉六國檔案典籍

事實上,由於秦統治者的極度殘暴和嚴刑峻法,在國內已經出現反抗行動。反抗的理由正是秦始皇們所擔心的事情:陳勝吳廣起義,就是藉著“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都是有其歷史原因。

從文化角度講,秦始皇毀滅了六國檔案,使我國古代長期積累起來的文化財富受到了嚴重的摧殘,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對我國古代檔案工作的發展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檔案事業簡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