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現在說起中國典型的旅遊景點,一定會有天安門的一份。天安門除了作為我們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見證者,也為我們後人憶苦思甜留下了無數的故事;

本身已是極具藝術價值的古建築。

關於天安門的歷史

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其實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在明清兩代都是國家都城的正門。只不過在明朝時,“天安門”還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寓意為“承天啟運,受命於天”,

以此佐證皇室順從天意,是真正的一國正統。直到清朝順治八年才改名“天安門”。

早在遙遠的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燕王朱棣就開始召集人手,準備大興土木,重建一番北京城。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說到北京城的興建,

還要說一說元明兩代關於國都的選擇。

在明朝之前的元朝,是選擇了燕京作為自己的都城。元朝時北京地區叫“元大都”,

忽必烈和他元朝皇室的子孫後代們居住於此。

等到了元朝覆滅,朱元璋帶軍攻下集慶後,就將集慶這個地方更名為“金陵應天府”(即現在的南京),作為自己國家的首都。

在明朝之前的元朝,朱棣稱帝之前,明朝的都城都是金陵應天府。但在朱棣即位後的永樂時期,明朝又遷了都,

以如今的北京地區、當時被更名為“順天府“的地區為新的京師。

從這裡可以看出,也許是因為朱元璋是推翻了舊王朝建立新王朝的皇帝,朱棣是從自己侄子手中搶奪來的帝位,都不太算得上名正言順,

他們真的很在意天意這件事,希望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洗白正名。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總之,在朱棣手握權力之後,除了政事以外,他也開始在意皇城的建設。

彼時朱棣得到地位十多年,也算得上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但他並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私心的皇帝,他不但想要一統江山,還像每一箇中國古代的皇帝一樣,想要在死後也能過上不輸生前的奢華生活。

因此,就要在自己還在位時,儘快完成皇陵的建設。

但在朱棣之前,明朝的皇陵是在南京的。朱棣則在下定決心遷都北京後,要將自己的陵墓建在北京。與之相對應的,北京城作為都城預備役,就需要好好建設一番了。

也有一些大臣對於遷都之事表示了反對。但在朱棣的嚴懲之下,沒有人再敢提出意見。

於是,遷都與重建北京城之事,就這樣不容置疑地展開了。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天安門與紫禁城的建成

在朱棣的手下,北京城與皇宮的建設非常迅速,可以說是神速驚人的程度。永樂十五年開始設計動工的皇城,在永樂十八年就建好了,僅僅花了三年時間。

北京皇宮是參照著曾經的南京皇宮建成的規模更大的宮殿,城池的建設也不遑多讓,是很標準的方形都城。

其中,承天門為城門正門,該有的牌面一點都不能少。朱棣特意請了當時著名的香山派工匠蒯祥來設計和建造承天門。

而蒯祥也不負皇帝所望,成功建造出了最初的承天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那時的承天門是五座三層的木牌坊,牌坊的正中間高高懸掛著的,正是皇帝心心念唸的“承天之門“四個大字。

幾十年後的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承天門再一次在蒯祥等人的努力下綻放光彩。在這次重建後,承天門由原來的牌坊樓變成了宮殿的形制,

規模也擴大了許多,成了初具後世雛形的天安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再後來幾百年中,承天門作為都城的城門,不僅光鮮亮麗過,也承擔了無數風風雨雨,

甚至一度被摧毀,又被重建,正如同一個國家在盛世與亂世中迴圈往復。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清朝時,承天門已經在李自成等革命軍的強勢進攻下毀滅過一次了。等到清軍將明朝殘黨驅逐出北京城後幾年,清世祖福臨又指示著自己手下的工匠和大臣們在承天門的原址上重建了城門,

並下令將城門更名為“天安門“,表示希望”受命於天,安邦治國。“

也許是古代皇帝都迷信天,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不過清朝的前幾任皇帝也確實努力做到了“安邦治國“這四個字,清成了當時全世界最大最強的國家。

作為一個萬國來朝的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排場,都城的城門當然也是重中之重。

總之,在清朝的工匠們的建造設計下,天安門慢慢成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樣子。

坐落在都城中軸線上的天安門氣勢恢宏又莊嚴非常,“城門五闕,重樓九楹“,即城樓下的門洞有五個,城樓上的門有九扇,

象徵著九五之尊,即皇城中居住著的高高在上的皇帝。

城樓就如同皇宮裡的其他宮殿一般,是重簷歇山頂的建築,八簷九脊,屋頂是金燦燦的琉璃瓦。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如果進入天安門城樓內部。就能看到,雖然城樓的基本結構幾乎完全是木製的,

但巧妙地卯榫結構和古代匠人們對受力平衡的巧思遍佈整個天安門。

除開這些我們平常人不太注意的專業建築結構之外,殿中隨處可見漂亮的彩畫,有金龍,有彩色的璽圖案,有鴟吻,還有飄逸的仙人。

建造天安門用的材料也是極盡奢華。除了華美的琉璃瓦以外,

天安門內部鋪著兩千多平米的金磚,城樓外有1.59米高的巨型漢白玉須彌座臺基。

雖然臺階以紅磚為材料,但城樓周圍圍繞著漢白玉的欄杆和欄板,如果在這種地方憑欄遠眺,除了能感受到一國之都的氣勢和宏遠,一定還能瞭解到什麼叫經費燃燒。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天安門的設計者

能受皇帝之託來決定都城城門的建造,不得不說蒯祥是個非常優秀的工匠。他優秀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說優秀的人分為天賦型和努力型,那蒯祥應該是全佔了,是學生時代能見到的比你聰明還比你努力的學霸。

明朝的蒯祥是吳縣香山(如今的蘇州一帶)的知名工匠。在《吳縣誌》中有記載:“蒯祥,吳縣香山木工也,能主大營繕。永樂十五年建北京宮殿。正統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諸閣。天順末作裕陵(即皇帝朱祁鎮的陵墓),皆其營度。能以兩手握筆畫雙龍,合之如一。”

從這短短的一段介紹中,我們就能看出蒯祥是一個多麼厲害的人了。不說他的建築才能,單說他能夠左右手同時各畫一條龍,畫完後兩幅畫還能天衣無縫地重合起來,就已經是天才的程度了。

從古到今,有這種左右手協調能力的人應該都沒多少。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甚至有傳聞道,蒯祥施工前可以隨手畫出工圖,

建成後的建築卻無可挑剔,蒯祥憑這一手本事獲得了皇帝的歡心,被皇帝贊為“蒯魯班”。

而且,我們還能從這段介紹中得知,蒯祥實在是參與了很多大工程的建設。皇帝的宮殿與陵墓,必然要選最好的工匠來建造。

蒯祥能在其中脫穎而出,與學子及第也沒什麼區別了。

且蒯祥在參與設計承天門時,也不過19歲。

相比於如今19歲可能還沒有上大學或剛進入大學校園不久的愣頭青們,蒯祥已經年少成名,成為人生贏家了。

為皇帝做事,除了硬實力以外,當然也要有極強的心理承受力。

畢竟伴君如伴虎,萬一哪裡有一點點惹皇帝不高興,大機率就會掉腦袋。

蒯祥也是藝高人膽大,不但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得很好,讓自己的作品流傳百世,

最後還憑藉自己的實力當上了官,成為工部左侍郎。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其設計者是誰?一個不滿19歲的小夥子

古語有云“士農工商“,蒯祥就實現了階級的跨越,由地位較低的工匠,一躍成為地位最高的“士”。除開在官場中的地位,蒯祥在工匠界中的地位本來就很高。

蒯祥的家鄉香山可以說是工匠“井噴”之地,幾百年間湧現出無數優秀的工匠。

他們的建築設計有著江南水鄉獨有的精巧典雅,又不失大氣,藝術水平極高。他們的蹤跡遍佈全中國,江南江北,水鄉高原,各地的知名建築中都有香山工匠的參與。

香山的工匠們因為都具有獨特的“蘇派建築”風格而被稱為“香山幫”。蒯祥在“香山幫”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因為除了工匠們的祖師爺魯班外,對香山幫作出貢獻最大,

甚至可以說奠定了他們的建築風格的就是蒯祥了。

在香山幫的工匠們心目中,蒯祥也是香山幫當之無愧的祖師爺。且因為蒯祥參與了皇城的幾個大型建築的設計建造,

很得皇帝賞識,香山幫也跟著名聲大噪起來,成為全國知名建築品牌。

蒯祥一輩子都與建築打交道,在一次次實踐中成為一代宗師。《憲宗實錄》中也這樣評價過他:

“凡百營造,祥無不與。”

他為精美絕倫的建築付出了一生,回報也顯然是巨大的。

他以古時地位低下的工匠的身份流芳千古,還為後世留下了這麼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值得所有建築學子或普通遊客們的尊敬和喜愛。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