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盛世迴響,又見大唐。

俗話講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就音樂舞蹈來說,曲子奏起來, 舞姿動起來,哪個強,哪個弱?誰有門道,誰只是熱鬧?懂的人一聽一看, 也就明白了。

大唐貞元年間,長安城鬧市區裡就上演了這麼一幕。

那年關中大旱,德宗皇帝急忙下詔在城南求雨。儀式上需要有人演奏,就得事先選出高手。按說皇宮內院什麼高手沒有?可那會兒已經是中唐了,不像玄宗在的時候,這方面人才一抓一大把。怎麼辦呢?德宗皇帝想,不如先搞個擂臺賽,比比吧。

詔書頒佈,街上可就熱鬧了,雖說為求雨,可也跟過節似的。東大街率先搭起一座綵樓,裝點得花團錦簇,請本地琵琶演奏家康崑崙登臺。這康崑崙號稱琵琶大王,人氣極旺,還沒出場呢,各路粉絲早把周邊擠了個水洩不通。

一曲時興的《綠腰》彈過,眾人如痴如醉,熱烈歡呼!還比什麼呀?勝出者非康崑崙莫屬了!

可就在這麼個工夫,西大街的綵樓上,也傳來動靜了。 眾人定睛一瞧,原來是一位瘦瘦小小的女郎,懷抱著樂器走上去, 正在那撥弄除錯。

“哥哥”“兄弟”這誰呀?沒見過啊。

只聽女郎清清嗓子,慢條斯理地說 :“我也想彈這個曲子,只不過, 換個調兒吧。”底下哄地一聲全笑了,為什麼?那《綠腰》可是康崑崙最拿手的,成名作兼代表作,挑這個,不是淨等著出醜嗎?

再看女郎,倒還鎮定,調好了弦,手輕輕一揮,就進入狀態了。 《綠腰》,又寫作《六么》,您還記得白居易的《琵琶行》裡有一句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嗎?說的就是這個。在當時,不光是有名的樂曲,也是有名的舞曲。節奏上,開始非常輕盈,非常慢,越到後來越快,也不光是快,還得有層次,還得美。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琵琶

/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誰也沒想到,那個女郎,甭看她又瘦又小,可瘦小的身軀里居然藏著強大的爆發力和節奏感。開始誰也沒拿她當個事兒,可聽著聽著,所有人都聽進去了。隨著她靈動的指法,樂音低迴的地方,像蓮花在細浪中搖曳 ;急切的地方,又像瑞雪在大風中飛揚。

等演奏結束,好傢伙,偌大一個鬧市區,居然安靜得只剩下人的呼吸聲,還都不是那種大氣兒的呼吸,都屏著呢。

一片沉寂中,但見一個人噔噔噔跑上彩樓,撲通跪倒在女郎面前,大呼一聲 :“請您收我為徒吧!”此人正是康崑崙。

女郎沒作聲,轉入裡間,不久更衣出來,所有人都傻了,原來,哪有什麼女郎啊,竟是一位如女郎般眉清目秀的和尚。出家和尚扮個大姑娘,用一曲《綠腰》蓋過了琵琶大王康崑崙,這件稀奇事,當天就傳進宮裡了。德宗皇帝也覺得不可思議,把這倆人兒都宣上殿來細細打問一番。敢情怎麼回事啊?原來,是西街上一個富戶, 一直不滿東街,覺得什麼事兒都是你東街壓我西街一頭,這回好,奉旨打擂,動靜大,我得利用這機會也壓壓你們。這人私底下知道莊嚴寺的善本和尚琵琶了得,可從來不顯山不露水,藏著。就跑到寺裡找方丈,

施捨了一大筆錢,只提一個請求,你得幫我搬動善本師父出回山。

就這麼著,一鳴驚人,居然鬧到皇上面前了。

這件事,記載在一部重要的中國音樂史料集《樂府雜錄》裡,編纂者段安節是唐朝宰相段文昌的孫子、大詞人溫庭筠的女婿,本身就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所以事兒雖然奇,八成是真的。

這還沒完,德宗皇帝知道了始末緣由,挺高興,對善本說 :“既然康崑崙願意跟你學,你也別藏著掖著啦,教教他,收他做個徒弟。”

善本和尚微微一笑 :“萬歲,那就請他再奏一曲聽聽吧。” 欸,有門兒,康崑崙來了勁了,使出渾身解數,把打小就練熟了的一支曲子翻出來,連皇上都不住地點頭。

可沒想到善本和尚聽完以後,嘆了口氣 :“可惜,當初學雜了,怎麼還有點兒旁門左道的路數在。”“哎喲,您太厲害了,連這個都能聽出來?”康崑崙佩服得五體投地,“沒錯,小時候剛學琵琶那會兒,教我的是我們家一鄰居,跳大神兒的。後來長大了點兒,陸陸續續又跟過好些師父。”

“這就對了。”善本和尚重新撩衣服跪倒,回奏皇帝 :“請陛下令康崑崙十年不得再碰琵琶,把所學的全部忘掉,小僧才有把握教他。

德宗准奏!《樂府雜錄》裡給這事兒畫了個圓滿的句號 :10 年後,康崑崙從頭學起,盡得善本真傳。

有唐一代,音樂歌舞大發展、大繁榮,是此前魏晉南北朝分裂時期所無法想象的。

那時候劃江而治,南是南、北是北。雖然也有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可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南方的,提到北方的金戈鐵馬,更多是懼怕; 北方的,提到南方的杏花春雨,也只能是遙想。北方之雄偉山川、廣袤大漠, 南方人一輩子也沒法踏足 ;南方之絲竹小調、曼舞輕歌,北方人一輩子 也無緣聆聽。

到了唐朝,局面徹底變了。南北一統,江山穩固,社會安定,交通便利。 從唐詩裡就可以看出來,文化人像安裝了 GPS 定位的空降部隊,一會兒 出現在浙東的山水之間 ;一會兒站在了西域的烽火臺上 ;一會兒踏上危乎高哉的蜀道 ;一會兒又突發奇想,來一趟仗劍去國、說走就走的遠遊。

東、西、南、北,世界的,就是中國的 ;歌、舞、詩、樂,融合的, 也是創新的。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橫笛。來源/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太宗貞觀十六年,即公元642年,皇帝把宴飲時經常演奏的宮廷音樂按照發源地的不同分為十大類,這就是後人常說的大唐“十部樂”。

光聽這些名字,您就能感受到背後是怎樣一番大國氣象。這十部樂分別是清商樂、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高麗樂、燕樂和高昌樂。

請注意,這時候,不同的音樂風格還能根據發源地,分得清清楚楚。

等再過個幾十年,它們在大唐進一步融合所形成的新的音樂風格里,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那麼清了。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樂舞圖》。來源/網路

《舊唐書·音樂志》裡怎麼講?“陳梁舊樂,雜用吳楚之音;周齊舊樂, 多涉胡戎之伎。”南方的、北方的、中國的、外國的,兼收幷蓄一勺燴了, 又該怎麼分呢?

這個難題,被甩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面前。

歷史上,以藝術修養著稱的皇帝,三個人最拔尖——唐玄宗李隆基, 擅長音樂 ;南唐後主李煜,擅長詩詞 ;宋徽宗趙佶,擅長書畫。

李隆基給音樂分類的辦法,相當巧妙,也相當偷懶。 他就分兩大類 :“立部伎”和“坐部伎”。

坐在屋裡演奏的,一律叫“坐部伎”;站在外面演奏的,一律叫“立部伎”。所謂“伎”,是指唐朝宮廷音樂機構——教坊、梨園、太常寺等集中的專業人才。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笙

/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這裡邊有個區別,“坐部伎”因為是室內演出,規模小,人也少,所以藝術上要求更高 ;“立部伎”因為是戶外演出,排場大,人數多,所以以氣勢取勝。唐玄宗就立過一道規矩 :“坐部伎”水平最高、待遇最好 ; 有不稱職的,那就麻煩您甭坐了,去外邊“立部伎”裡回回爐 ;要是還不行,連“立部伎”也待不住,被淘汰了,也給出路,去“雅樂”團吧,就是皇家舉行祭祖大典的時候,負責伴奏的樂團。那位說不對吧?這不是糊弄祖宗嗎?其實,所謂雅樂就是烘托個氣氛,旋律簡單,節奏平平,本來就不需要多少演奏技巧。

皇家是這樣享受音樂的,再看民間,也毫不遜色。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排簫

/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您知道嗎?當年唐詩都是能唱的,有些還被廣為傳唱、婦孺皆知,絲毫不亞於今天周杰倫的歌曲。

有個很出名的故事,叫“旗亭畫壁”。“旗亭”就是酒樓,酒旗子迎風招展。

話說唐玄宗開元年間的一天,下著小雪,三位詩人 :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結伴去酒樓小酌。這三位您應該不陌生,都是赫赫有名的邊塞詩人。

正喝著,忽然一位梨園班頭帶著十幾位女

弟子登樓,也來這裡宴飲,三位詩人就回避到了裡間。

不一會兒,樂聲響起,都是當時的流行歌曲。王昌齡幾個就悄悄約定,平素咱們在文壇上也人五人六的,可究竟誰高誰低一直分不出來。今兒也趕巧了,等會兒哪位的詩作被這些歌女彈唱得最多,咱們就服氣他是老大!

一位歌女率先唱道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甭問,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那王昌齡聽了就很得意,伸手在牆上畫了一道 :“我的。”

第二位歌女又唱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今寂寞,猶是子云居。”這首詩咱們不熟悉,是高適的一首悼亡之作,朋友不在了,自己看到遺物,淚灑衣襟。高適聽了,點點頭,也伸手在牆上畫了一道:“我的。”

等第三位歌女開口,眾人一聽,又是王昌齡的絕句,哈哈,王昌齡邊畫邊嘚瑟 :“我兩首了。”

這時候王之渙臉上有點掛不住了。他覺得自己成名已久,寫的也不賴,咋這幫歌女這麼不識貨呢,就憤憤地說 :“你倆別得意,剛才唱的那幾個,一看就是庸脂俗粉,陽春白雪之作哪裡是她們駕馭得了的?” 伸手一指 :“那個,看到了吧,最漂亮那個,待會兒她要開口,唱的還不是我的,乾脆,我以後也就甭寫詩了。可要真是我的,那對不住,咱們算打個賭啊,您二位就這兒給我磕個頭,拜我為師得了。”仨人一陣兒說笑。

過了會兒,果真輪到那位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只見她輕啟朱唇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嘿!”王之渙一拍大腿,“我的《涼州詞》啊!怎麼樣?我沒說錯吧!”三位詩人哈哈大笑。

笑聲傳到屋外,眾歌女莫名其妙,紛紛走過來問 :“列位大人,不知所笑何故啊?”當聽說剛剛自己唱的,就是面前這三位的作品,趕緊施禮下拜 :“小女子俗眼不識神仙,祈望列位大人屈尊,與我們同飲吧。”

於是眾人興高采烈,歡宴了一天。

這個故事,是關於唐詩入樂的最生動的寫照。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豎箜篌

/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不過據研究,唐詩入樂,最受人歡迎、最膾炙人口的,還不是這三位的作品,誰的呢?我一說您準保知道,王維的《渭城曲》,又叫《送元二使安西》,又叫《陽關三疊》。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別看它簡單,情感很深沉,意境很清新,又帶點兒憂鬱氣質,所以迅速流傳開來,家喻戶曉。

白居易有句詩:“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意思是說,朋友啊,聚在一起就是緣分,別推說酒量小,幹了吧!要是不敞開喝,你聽,《渭城曲》的第四聲怎麼唱的?白居易問完,自己在後邊添了個注:“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跟白居易同時代,有位官員叫劉伯芻,是刑部侍郎。在他家巷子口,有一個賣餅的小店。每天早晨劉伯芻上班經過的時候,都能聽見那裡邊的小老闆“謳歌而當爐”,也就是一邊賣餅,一邊唱歌。您別說,唱得還真不錯,其中就包括《渭城曲》。

這劉伯芻老聽老聽,聽習慣了,看小店生計也不容易,就想幫幫他, 別哪天經營不下去,自己不是也沒歌聽了嘛?怎麼幫呢?出一萬塊錢, 好比說這餅一塊錢一個,我先訂一萬個,你慢慢做,慢慢還,好歹本錢先裝進口袋裡了。

可是打那以後,奇了怪了,小店裡再也沒有歌聲了。劉伯芻把他叫過來,說你怎麼不唱了呢?賣餅那位一臉委屈:“哎喲,大人,這哪兒怨我呀,自從您老賞了我這一萬塊錢,我是壓力山大。一想,欠您一萬張餅呢,怎麼趕工才能還上?腦子裡全這事兒,哪還有心思唱什麼《渭城曲》啊!”

話說回來,聲樂多姿多彩的背後,也有同樣多姿多彩的器樂的支撐。這裡邊包括製作工藝的提高,也包括外來樂器的加入。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唐墓樂俑六件 拍板

/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從唐代社會主流來說,因為受北朝文化影響,最喜歡的,首選胡樂,特別是動靜大、節奏感強的樂器,比如唐玄宗為了練羯鼓——一種大月氏人發明的鼓——打斷的鼓槌據說能裝滿幾櫃子。演奏的時候呢,他雙手疾如雨點,卻能夠保持身姿不動,從背後看,簡直看不出他是在打鼓。 這就到了極高的水平了。

有一年的早春二月,頭天夜裡剛下過小雨,早晨起來,空氣特別清新,玄宗皇帝來了興致,命高力士在御花園裡給他支開鼓架子,咚咚咚就奏了一曲自己編的《春光好》。完事以後,身邊人驚奇地發現,剛剛那柳樹條、杏花枝上還光禿禿的呢,這麼一會兒工夫,居然冒出新芽來了。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九霄環佩琴

。來源/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與羯鼓那樣熱熱鬧鬧的傢伙事兒不同,古琴,又叫瑤琴,是中國本土的創造,有一種沉靜內斂的氣質。放在唐朝,多少有點兒吃虧。《唐國史補》裡就記載過兩位古琴家的感慨,說當時一場演出,三分之一是古箏,三分之二是琵琶,合著沒我們什麼事兒啊。不過在中國古琴發展史上,唐朝是古琴形制和樣式的形成階段,也湧現出成都雷氏家族那樣的斫琴世家,連續三代,9位姓雷的,號稱 “蜀中九雷”。這次“又見大唐”特展上展出的這張“九霄環佩琴”,就是他們的作品。而傳為周昉所繪的《調琴啜茗圖》上,

我們也能看到當時貴族女性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古琴的場景。

那上面的古琴,與今人常用的,已經沒有任何區別了。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周昉《調琴啜茗圖》。來源/

《博物館裡的大唐之美》

插圖

據說古琴最早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 :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時候,因為思念死去的兒子伯邑考,特別加了一根弦,人稱“文弦”。等到武王伐紂,為鼓舞士氣,又加了一根,是為“武弦”,從此固定下來,古琴的別名也便成了“文武七絃琴”。“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大唐樂舞時代已然遠去,但我相信,不論何時何地,如“文弦”般凝結著真摯之愛的旋律,以及如“武弦”般反抗強暴、憧憬光明的心曲,

一定會在不同的樂器、歌喉與舞姿中活躍跳蕩、萬古長青!

大唐樂舞時代:王昌齡、高適和王之渙,誰是流行歌曲之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