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體育和商業是歡喜冤家:離不開,也別指望

東京奧運會落幕了,直到最後一天收官日,美國代表團金牌數才超過中國,39枚的數字也是近年來奧運戰績的低點。

賽前大熱的明星選手大坂直美和拜爾斯,一個連八強都沒進,一個主動退賽,游泳和田徑優勢專案也表現不佳……這屆美國隊確實有點拉胯。

觀眾倒無所謂,一關電視拉倒。贊助商和轉播方就真的慘,對他們來說,賽場的另一面,就是生意場。

金牌沒了,生意就賠了。

01、體育與商業密不可分

既然是生意,必然面臨風險和收益。

比如轉播率的下跌,就讓美國NBC電視臺吃上了官司,被廣告商集體索賠,賽前信心滿滿,如今欲哭無淚,花11億美元買下的奧運轉播權,鐵定面臨賠本的結局。

奧運會舉世矚目,但說白了就是一項體育賽事。和歐冠、溫網、環法、黃金聯賽不同的地方,只在於舉辦間隔長,綜合性和符號性更強。

而任何一個現代賽事,離開商業化必然是玩不轉的,體育和商業資本,是一種相互融合、相互成就的關係。

為什麼說體育和商業是歡喜冤家:離不開,也別指望

舉辦奧運、贊助奧運、轉播奧運,不都是為了獲取收益?當然,收益是多方面的,商業化帶來的,不僅僅是金錢回報。

運動員參加奧運,也是一樣的。你要訓練、打比賽、拿獎牌,都得提前拿到“贊助”才行,在競技賽場上為夢想拼搏,追求人類體能極限,同時也是在創造回報。

體育這門生意,不夠“理想”的地方,就在於輸贏難定,沒有穩賺不賠。你無法預測誰是黑馬,也不知道誰會傷退。當然,比賽不確定性帶來的懸念和刺激性,也正是體育吸引人的一個方面。

和傳統生意的買賣交易不同,體育的商業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一名運動員,從選拔、培養、參加比賽,到廣告、宣傳、出席商業活動,背後連帶著很多機構和人員,都要吃飯,也都有著潛在的商業價值。

這裡就涉及到兩種不同的體育發展路徑了——舉國體制和市場體制。

02、只有模式之別,沒有好壞之分

每年奧運會都要人拿“舉國體制”說事兒,今年也不例外。

眼看中國金牌數壓制了美國,外媒又開始老調重彈“舉國體制”。國外媒體的傳統藝能,我們不必理會,但站在商業的角度,到底應該怎麼看體制問題?舉國體制和市場體制,真的有好壞之分嗎?

為什麼說體育和商業是歡喜冤家:離不開,也別指望

兩種體制模式,說到底無非是誰出錢的問題。

舉國體制的經費由國家負責,集中選拔、培養、訓練運動員,所有訓練、比賽相關的裝備、設施、教練薪酬、差旅、報名費等一切費用,都不需要運動員自己掏腰包。

市場體制,通常是由俱樂部出錢,也有些單人的運動專案,是運動員個人或贊助商出錢。

出錢就是投資,當然是要追求回報的,而無論是金錢,還是影響力,都是比賽結果帶來的。如果兩種體制非要比個高低,恐怕還得說“金牌就是正義”。

舉國體制,並不是商業的對立面,只是一種選拔和培養模式罷了。舉國體制下的“專業運動員”,仍然可以創造極大的商業回報。姚明、李娜、劉翔這些超一流運動員,受體制培養,也回饋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

其實,與其區分舉國體制和市場體制,不如看體育運動在商業化上的差異。

商業化水平更高的專案,比如足球、籃球、網球、棒球、腳踏車,舉國體制是沒辦法培養出頂尖職業選手的。而商業化程度低的專案,舉重、跳水,完全走市場體制,也養不活一名運動員。

哪種體制對運動員更好?

這就看運動員自己的感受了。舉國體制金字塔的篩選模式,從學校運動隊-體校-青訓-市隊省隊-國家隊,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模式,對運動員來說,專注在提高競技水平就好,別的事不用操心。而市場體制下的運動員,一切都要靠自己。

任何事物一旦商業化,都是要標上“價格”的。運動員簽了贊助商,就像創業拿了融資,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不由己。頂級運動員如C羅,也是不能隨便把可樂拿走的。強大如聯賽冠軍,也是能原地解散的。

美國也有舉國體制,中國也有市場體制。早前學蘇聯的那種舉國體制時代,靠金牌證明不是“東亞病夫”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像足籃排等職業化程度更高的體育專案,這些年在國內也迎來了非常多的民間資本。

03、國內體育的商業化功過相抵

很多人反感,鈔票的湧入讓體育運動變了味兒。商業化多年的中國男足,剛好是中國體育最大的恥辱,需要拉出來鞭撻。

為什麼說體育和商業是歡喜冤家:離不開,也別指望

最近恆大的潰退,也讓人對恆大足球隊倍感擔憂,畢竟有蘇寧的案例在前,虧錢的老闆一個決定,衛冕中超冠軍就要原地解散。

可這不是市場體制的正常現象嗎?一傢俱樂部的財務平衡,當然是和商業資本息息相關的。

實際上,中國男足的問題,恰恰在於商業化程度還不夠。目前引入的商業資本,大部分花在了球員薪酬和轉會費上。球員賺錢太容易了,就很難有贏的慾望,沒有提高競技水平和公平競賽的土壤,怎麼會湧現出頂級球員呢?

成熟的商業化運營經驗、完善的配套體系和遊戲規則,需要時間的積累,不能急。

客觀上說,商業大佬們的資本運作,給球隊帶來了輝煌的金元時代,同時也在補足我們在體育理念、科學訓練方法、靈活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差距。至少,讓更多人關注了比賽,讓更多青少年愛上了足球這項運動。

籃球也是如此。2017年,姚明當選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和CBA董事長後,推進了一系列改革內容,主旨就是加大商業化和職業化力度。這次中國男籃沒有進入東京奧運會,姚明飽受批評,不妨多給商業化一些時間,“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資本是逐利的,往往也比較短視。但體育不是普通的生意,俱樂部不是砸錢蓋樓。運動員的職業壽命再短,也是有周期的,更別說一項運動專案的推廣普及、產業發展。體育產業需要更多秉持長期主義和價值投資的資本。

在電影《奪冠》裡,郎平帶領美國隊打敗了中國隊,被很多人罵,郎平的回覆是什麼?“大家還是不夠自信。”

堅定走好自己的體育道路,看哪種體制和方法,更能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更能帶動整個專案的發展,保持耐心,未來可期。

至於體育和商業的關係,早就是誰也離不開誰了,但也別想著指望對方。如影隨形,也保持距離,讓商業的歸商業,體育的歸體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