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方法》:有效的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當別人說話時,你是不是左耳進右耳出,心裡不停盤算著要插話發表一番高見?

你的心裡是不是覺得對方說得一團糟,總想著找個說辭反駁對方?

在你看來,與人溝通是不是就得能說會道、舌燦蓮花?

其實,我們總是在對方說話時,一味地想著待會兒要怎麼說,卻忘了認真去傾聽。

《溝通的方法》:有效的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01

在《溝通的方法》這本新書中,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脫不花說道:“溝通的起點,是傾聽。只有全力以赴地去聽,我們才能聽出對方的真實意圖,才能識別出對方可能並不會說出口的那些潛在需求。”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總以為與人溝通就是說得越多越好,不說話才是出了問題。

其實,無論是跟領導、上司、朋友或是家人,如果我們總是一個勁地過嘴癮,嘰裡呱啦說個不停,這才是最遭人反感的做法。

別人聽得實在不耐煩以後,直接扔下一句:你話太多了,能不能讓我說一句?

於是,彼此之間的溝通便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當中。

可想而知,後面的溝通也不見的有多麼地順暢或者有建設性。

在這個人人都張揚個性的時代,單方面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溝通方式,只會一步一步把人給推開。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就是要求人們多聽少說話。”

因此,要想獲得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首先我們要學會把嘴巴閉上,把兩隻耳朵豎起來,認真傾聽對方說了什麼。

唯有做到這點,他人才會打從心裡願意與我們真誠溝通,才會敞開心扉跟我們分享真知灼見。

《溝通的方法》:有效的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02

那麼,怎麼聽才是最有效的呢?

在書中,脫不花提到:“傾聽是溝通的起點。如果你無法聽懂對方表達的意思,甚至聽不全對方提供的資訊,絕對不可能展開真正有效的溝通。”

由此可見,要想與他人展開有效的溝通,不是簡簡單單地張開耳朵聽就完事了,而是從基礎的傾聽開始掌握溝通的技巧。

比如,你是一名新入職的員工,領導突然在OA上給你發來一條資訊:“你現在忙嗎?”

寥寥幾個字,你聽出了領導的言外之意了嗎?

難道領導閒來無事,只是隨便問候一下嗎?答案顯然不是。

如果你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忙。領導心裡肯定在想這個新員工的任務安排得太少了。

如果你說很忙,也不妥。領導會覺得你抗拒接受新的任務。

可見,一句話的隱含義可不像字面那麼簡單。

所以,在與他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個心眼,多加揣摩對方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有哪些話藏在字面之下。

《溝通的方法》:有效的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03

那麼,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我們準確地識別話裡隱藏的資訊嗎?

在《溝通的方法》一書中,作者脫不花給我們提供一個錦囊妙計:結構化傾聽。

“結構化傾聽,是指你在接收到對方傳達的資訊以後,要習慣性地在頭腦裡畫三個框,分別放三件東西:溝通物件的情緒、事實和期待。”

其中,情緒就是指說話者的主觀感受,如生氣、高興、憤怒、悲傷等等。

事實就是客觀的、不受主觀判斷影響的內容。

而期待就是找出說話者心裡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

明白了這些以後,我們就可以準確地抓住對方的言外之音、話外之意了。

比如,在炎炎夏日,你和鄰居都是剛從戶外回來,一起等候電梯,恰好你手上拿著剛從商店裡買回來的兩瓶冰凍飲料。

鄰居兩眼直勾勾地看著你的飲料,笑嘻嘻地說道:“你真明智,買了兩瓶冰飲料!”

聽到這句話,套用結構化傾聽的公式,你馬上識別出鄰居當時的情緒是極度渴望喝到冰凍的飲料。而事實是她手裡卻沒有,因此她的期待是得到一瓶冰飲料,喝個痛快。

明白了這點以後,你便慷慨解囊,說道:“天氣太熱,來,拿一瓶吧,我這裡有兩瓶呢。”

話音還沒說完,鄰居便馬上一邊說謝謝,一邊伸手過來提飲料了。

透過這個小小的細節,相信你和鄰居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親密了。

《溝通的方法》:有效的溝通,從學會傾聽開始

04 寫在文末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與人打交道,而人際關係就是在具體的言談舉止中或親密,或惡化。

因此,要想獲得融洽而親密的關係,我們要學會開展有效的溝通。

而這本《溝通的方法》堪稱溝通的萬能金鑰匙,作者建設性地向我們闡述“結構化傾聽”的方法,教會我們聽到對方的話語後,在頭腦裡畫框框,把對方的資訊按照情緒、事實和期待來處理。

透過這麼一分析,便能精準地聽懂對方的弦外之音,從而做出適當的舉動,從而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

無論你是企業高管、金牌銷售,還是普通的你我他她,這本書都能讓你獲得恍然大悟的暢快感,打通你的交際任督二脈。

掌握良好的溝通方法,你會收穫良好的人際關係,工作更順利,生活也更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