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如何讀

概括說,先《大學》後《論語》,讀完《孟子》讀《中庸》。

四書如何讀

眾所周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佔據了大半,而儒家思想最具代表的就是四書五經。所謂四書,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所謂“五經”,對應《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四書五經”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歷代都將其視為成功成人成才的思想源泉,毫不誇張地說,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不足以瞭解中國歷史,更無法真正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四書五經在南宋之前,並沒有上升到“萬儒本宗”這樣的重要地位,充其量只是作為儒家重要書籍流傳於世,然而經過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編撰整理之後,“四書”“五經”被抬上了神壇,在明朝發光放亮,成為了儒家傳道、授業的指定教科書,成為科考的依據來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地影響。

四書五經內容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儒家人文內涵,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文言文的寫作風格生澀難懂,初學者不知從何下手,先看哪本書合適。

對此,朱熹提出閱讀“四書”的指導意見,“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按照這個由淺入深的次序,我們可以看出朱熹的良苦用心,先易後難,逐步瞭解“四書”的深邃奧義。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長文,據說是孔子的十大優秀傑出學生之一,曾參整理成文,專門講的是孔子“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我們日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思想,就是出自這本書。

《大學》建設性提出了“三綱領”,分別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圍繞著這三個目的,分為“八條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代表著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後世做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