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哪些詩是不該給孩子們讀的?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個一線老師,筆者跟同行們經常討論這個問題。而在平時的教學裡,我們也長期因此被家長“訓”。

前段時間,有一位同行給學生們推薦李清照的經典詞作《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結果有家長就不高興了,稱這麼肉麻直接的詞不應該讓他兒子讀。這件事在我們教研室引起不少老師的關注,其中一個姓楊的女老師則表示:李清照的詞還不算什麼,最讓人無奈的是推薦顧城的現代詩,家長們那才叫一個激動。

“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點選載入圖片

楊老師表示,她推薦的是顧城的《一代人》。對這首詩的名字可能還有朋友不熟悉,那就看看全詩吧: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全詩就這麼兩句,一共不到20個字,整整風靡了40多年。直到現在,咱們仍能時不時聽到有人說起它。且不說它的藝術效果,只說字裡行間透出的那股積極向上的能量,就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然而,這並非顧城唯一的優秀作品。除此之外,他還寫下了大量經典。在那些年,他是唯一一個能和海子齊名的詩人。

“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點選載入圖片

那麼,家長為什麼會問老師“為何要給他的孩子讀殺人犯的作品”?他們的一句“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揭開了詩壇的一道舊傷疤。關於這件事,直到現在詩壇巨匠們仍不願提及。

一:顧城殺妻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世人都說顧城是一個“巨嬰”,不然無法解釋他的很多行為。1956年,顧城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在北京城都很有名的詩人。從小家境不錯的他接觸了很多文學作品,這在那個年代是很難得的事。

他不愛熱鬧,性格孤僻,沒人時他甚至會選擇對著牆壁自己給自己講故事。21歲時,他開始嘗試寫作,他把自己在此之前跟著父親下放的經歷,都寫進字詩裡。這些詩讓他一炮而紅,父母和身邊所有的親人都覺得:顧家要出一個大詩人了。

“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點選載入圖片

兩年後,23歲的顧城戀愛了。他愛上的是北京姑娘謝燁,他是她的詩迷,比他小兩歲。兩人在火車上相識,幾乎是同時愛上對方,一對年輕的文藝青年就這樣開始了浪漫的婚姻生活。

相愛容易相守難,特別是對顧城這樣的男人,他根本不懂得生活裡的柴米油鹽,永遠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兩人開始爭吵,顧城的作品質量也下降得很快。這時候,一個叫英兒的女子闖過了他的世界。

對於英兒的介入,謝燁無比苦惱。她曾嘗試著帶顧城去德國躲她,後來顧城去了紐西蘭,住到了一個小島上與世“隔絕”,卻始終與英兒來往。最後,受不了的謝燁只能提出離婚。但當她提出這一要求時,顧城卻怒了,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最後顧城用斧頭砍向了她,而他自己也自縊了。

“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點選載入圖片

二:28年過去了,顧城的詩仍不被接受

不接受顧城詩的人,除了一些家長、網友外,甚至也包括他的家人。顧城有一子名叫桑木耳,是他和謝燁所生。

為了避免他受到父母的影響,親戚們把他帶到了國外定居。別說讀顧城的詩了,家人甚至不肯讓他學中文。雖然這種做法有些偏激,但卻很令人深思。連家人都不願意他的後人讀其詩,咱們肯定沒辦法要求普通網友接受它們,哪怕寫得確實很好。

“我絕不會讓孩子讀殺人犯的詩”, 家長一句話, 揭開了詩壇舊傷疤

點選載入圖片

小結:

以前我們都說“詩品如人品”,但事實上放到現實的個例中來,這句話似乎並不一定成立。對此,咱們只能是一聲嘆息了。您會讓自己的孩子讀顧城的詩嗎?歡迎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