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口吃真的是一種“心病”嗎?

清楚流暢的語言表達是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必要條件。雖然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各種通訊App打字來和其他人交流,但是重大事件的決策還是要多方面對面拍板才行。

相聲裡有個段子就是講如果一位口吃者當播音員的後果:“‘剛……剛,剛才最……後一響,是北……北京時間七……七……’再一看錶,八點半了。”人類是群居動物,又是智商最高的碳基生物,語言的產生和應用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

然而,事物就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雖然大多數人的語言表達是健康的,但仍有少數人會出現說話停頓、重複、首字難發、拉長音等問題,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口吃。口吃是學齡前兒童較為高發的語言障礙,同時也困擾了許多成年人。

從現有的研究調查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成年人的口吃大多是因為過高的社會壓力導致的,而兒童口吃的發病因素則要複雜得多。不少有關兒童口吃的文章都聲稱孩子的口吃是由心理原因導致的,這個論點有沒有什麼根據呢?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口吃真的是一種“心病”嗎?

心理壓力過大就帶來口吃?

首先我們要強調一個觀點:

現有的對兒童口吃的研究並不完整,兒童口吃幾乎所有的致病因素都沒有得到臨床實驗和理論的驗證。

也就是說,即使口吃已經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了數千年之久,但我們對它的認識還是處於將將摸到門檻的級別。

像是如今我們發現的遺傳、語言神經中樞發育不良、生理疾病、模仿暗示和心理壓力等原因,其實都只是我們從大量的案例中總結出來的,不少案例的發病機制仍是個謎。尤其是心理層面,更是沒有得到科學和醫學層面的證明。

但是,從我們十四年的語言矯正經驗來看,

孩子的心理壓力確實會導致口吃的產生。

就比如年後來我們機構諮詢的一個家庭來說,可以很好地說明父母給孩子的壓力會讓孩子的發育產生怎樣的異變。

這是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罹患口吃已經有近一年的光景了。本來孩子挺健康的,但爸爸的育兒手段太過嚴苛,這才讓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大變。據爸爸自己說,他對孩子的管教非常嚴格,孩子進門先要叫人,否則就得重新再進一遍家門。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口吃真的是一種“心病”嗎?

平時寶寶在說話時有一點不如爸爸意的地方,父親就會手把手教孩子重新說,直到說對了為止,孩子因此大哭的情況層出不窮。後來,孩子見到父親就非常緊張,說話也漸漸結巴了起來。

其實,學齡前尤其是4歲之前的孩子,心理發育尚不成熟,除非是經歷重大的家庭變故或者較長時間過於苛刻的家庭教育,否則不太容易沾染口吃。但是,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口吃的例子有很多,這就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人格特徵和口吃的關係

無論是心理還是性格,都是人格特徵的一個方面,而人格特徵又會外顯在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方式、社交場景中的表現以及其他種種方面。人格是一個人獨特的、穩定的、本質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的總和,是發育過程中諸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

在一次針對口吃兒童個性特徵的調查中發現,

內向個性人數明顯多於正常兒童組成的對照組,且隨著口吃程度的加重,這種個性特徵更加明顯。

這種內向個性是好聽一些的說辭,往嚴重點說就是孤僻和自卑。

此次研究還發現,大多數口吃兒童都有一些共同特點,當他們在家裡和父母說話時,口吃症狀較輕。但當他們和陌生人、老師或同學說話時,口吃症狀明顯加重了不少。這都說明

口吃的發生與程度表現和他們的心理狀態有密切聯絡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口吃真的是一種“心病”嗎?

特殊的器質或個性特徵可能是造成口吃的高度敏感因素,而口吃者又會不斷加重這些不利的心理特徵,形成惡性迴圈。因此,口吃矯正一定要從早期抓起,避免心理障礙的形成,也避免心理特徵和口吃症狀這二者互相作用。

國外有研究顯示,

當環境要求或孩子的自我要求超過他們的認知、語言、行為和社會、情感能力時,語言能力便會受到損害。

當父母對孩子課餘時間的約束越少,孩子的人格的外傾性就越強,情緒越不穩定;父母對孩子的課餘時間適當進行安排,孩子性格的外傾性不明顯,可情緒傾向於穩定。

這就要求父母要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做適當的約束和干涉,但不能過於干涉,甚至是苛刻。太過嚴格的育兒方法會讓孩子的心理發生異變,造成口吃,而放養又不利於孩子健全人格的養成。這其中的平衡點還需要監護人自行斟酌。

相關文章